“超大班额”现象带来的潜在危害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国内初中最大班额在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二中学,平均120人,最大班额竟然高达160人!排名第二的是驻马店市平舆县第五中学,平均班额105人,最大班额135人!排名第三的是南阳邓州市城区一中,平均班额112人,最大班额132人!(《中国青年报》3月18日)
两会前夕,《我国中小学超大班额现象的调查》一度成为刚刚出版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中最具影响力的调查篇章。调查的完成者王雄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小学农村的小班额较多,农村学校学生数在明显下降;第二,大班额、超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县镇与城市,以县镇最多,且超过50%;第三,从小学到高中,大班额、超大班额逐步增多。
首先,县镇大班额明显多于城市,突显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城乡教育问题是个老问题了,究其原因无非是资金问题。要想缓解这种不平衡状况,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异,政府就必须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和提高这些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为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充足的教育投入作保障,实现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只能是空谈。
1985年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对后来城乡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分级办学格局。虽然国家为了改变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已经采取了若干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计划等,以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和原则,对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给予了政策倾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教育经费投人机制不完善,无法明确各级政育的责任和分担比例。在具体的经费调整中,各级部门到底以什么比例来投入?而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的教育投入分配问题将更需要分析研究;二、信息资源的分配不均。地区教学水平往往是和其信息资源息息相关的,许多地处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学校在这方面亟需大力改善;三、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这主要是因为地区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差异化。“良禽择木而栖”,好的师资当然愿意集中在办学调教好、待遇高的地方教学。
而王雄还指出“从小学到高中,大班额、超大班额逐步增多”。同一个县城的学校,班额依然有很大差距。这具体原因就表现在学校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着力打造“重点高校”,在我国教育投入不足背景下,教育经费更多集中在城市的重点学校,从而导致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家长学生也就想方设法进“重点”。笔者在这里暂且不说办重点的利弊。事实上,国外很多国家没有所谓的“重点学校”。比如瑞士,我们知道瑞士的教育可比中国发达。但其各个州在学生教材、分班方法、考试方式以及入学规定、学期长短等方面全然不同但在这些诸多不同之中,义务教育阶段注重学生平衡发展、不设重点学校则是各联邦州的共识。一方面,打造“重点”对孩子本身会造成“优劣感”的心理压力,事实上其只是在掌握知识上有快慢之分而已。另一方面,“重点”的高负荷对教师也有极大的影响,如这种大班额就明显侵害了教师的工作权和健康权。打造“重点”,实应慎重。
教育发展失衡,使受教育的权利的水平的平等无法保证,这种趋势如若扩大,势必产生两极分化。政府亟需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要统筹兼顾,构筑平衡机制。(文:覃剑)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回想起来高中时代,160人之多,那是高三班级,不想目前在中学校园已经普遍存在,座位拥挤,黑板模糊的场景重现脑海,教育失衡亟待改善。――李斐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学生大省,更是相对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地区,在当前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时代,且随着交通的逐渐便利,和人口的流动集聚,农村几无小学,乡镇汇集了相当的小学生初中生,而从学生的密度、大班额数来看,县城更胜一筹,这是事实。多年来地方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县城、城市,这也是事实。但是,就目前来看,教育经费仍有相当的不足,比不得政府部门的楼堂馆所宏伟建筑,和“三公”消费,这也是事实。综合这三个事实,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节减政府部门的不正当奢侈,更多地支持人民教育事业,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以此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栗彦卿
偏远地区师资力量缺乏,国家应该首先对这些地区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此外,应尽快因地制宜地完善好经费投入机制。这些努力要看到效果还有待时日。对教育的投入多了,各个学校在充分的竞争里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到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重点了吧。――潘宇峰
我上初中时班内120个人,高中也达到了100人,所以对这种现象我没有吃惊。还能怎么说呢?谁都想上学,可是没有那么多的学校,这让家长和学生怎么办?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才是正事。――李特
我觉着我班里的学生已经够多的了,没想到还有比我们多的地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中国教育制度与资源分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这边有农村教师自愿考进城的一个现象,造成好多优秀教师资源从农村流入县城,所以很多农村的学生的家长感觉县城的教学条件好,教师资源好,总是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到城里去学习。――方晴
这个我有深切体会。教室不大,学生、桌椅挤在一起,上下课过道都麻烦,坐在后面的学生听不见老师讲课,也就渐渐对课程失去了兴趣;负责任的老师不得不拉大嗓门,一堂课下来嗓子都要冒烟了。老师们有苦难言,学生更是无处说理,忍受煎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可是这样的“花朵”如何健康成长,如何绽放未来呢?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成了盈利机构,而不是纯粹的教育机构了。――忘川
试想,如果每年的教育经费城市和乡镇的比例调换一下。学校在城乡的分布更合理一些――别一个地区性的乡镇就那么两三所高中。如果这样“超大班额”如果还是长此以往的话那才是不可思议。――杨文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小学班上六七十个人,初一初二的时候班上也有五十来个人,到了初三进到重点班一下子人就少了,只有二三十个人。中国的教育只注重升学率,把那些所谓的聪明的成绩好的孩子弄到一个班特别照顾,其他孩子就放羊了,还美名其曰:因材施教。这种有失公允的教育方式严重制约了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无论是尖子班的还是平行班的孩子都是不公平的。――张欢
每个班都是加座,老师要半个学期才能认全所有的学生。学习前几名和后几名的让人印象深刻,中不溜的永无出头之日。人数太多于是只好以成绩定胜负,至于每个人身上的小亮点则不在教师的考虑之中。――贝拉
对这个我感触不是特别深,小的时候班级里面七八十个人,感觉出入都有困难,还为此跟同桌闹翻过好几次。到我弟他们上学的时候班级里面就只有十几个学生,我们还调侃说计划生育就是好啊,再也不用在三间小屋子里挤来挤去的了。没想到现在城市里面的小学生班级规模比我们那个时代还要庞大,农村的很多学校因为没有学生而被迫合并了,由此可见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有多么严重。――程鹏丽
想起高中往事,那时候一个班有100人很正常,很多高三补习班150人也有。联系县城和市区的情况,教育资源分布和发展严重不均,中考省重点中学比高考录取比率低得多。超大额班现象也是教育落后的一个方面,“坐后排说话的同学小声点,不要影响中间打牌的同学和前面睡觉的同学!”辛酸的老师名句啊。――刘鹏飞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建立再多的学校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刘小许
小学的时候,我们班上已经过百了,最重要的是上课问题,老师总是挑选自己平时关注的那几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被老师忽略掉,对于作业的批改,老师选择让学生帮忙,作业太多无法一一审核。其次,班里很少组织课外活动,因为人多老师担心出意外,夏天的时候是呆在班上最难熬的时候,各种汗臭味。――何林
我们初中的时候,也曾有一百多人,很多同学一个学期都没说过话。谁说的,人生来平等?简直是胡扯。人生来怎么可能平等?首先带有优劣不同的基因,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有的人漂亮,有的人丑,这首先就是大大的不平等。然后,每个人又要生在不同的家庭,有的锦衣玉食,有的辛酸苦涩。哪里平等了呢?这种不平等是自然属性的。而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就是要使这些种种的不平等尽量消失,让漂亮的和不漂亮的人拥有一样的起点。让富裕的和贫穷的拥有一样的机会。――龙在天
中国有高考,这才是“重点中的重点”。中国这么大,不平衡的地方太多,教育只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之一,要搞好教育,还是得搞好经济。怎么办?经济出问题推到教育,教育出问题推到经济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贫穷不能靠拨款,落后不能只有援助,国家直接给一批愿意服务基层的优秀教师发高工资,或许比通过各级教育局层层盘剥更能见效。――小迷
要统筹兼顾的又何止是教育方面,它只不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方面。“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行动已经停留在了前面一部分,而且还无限扩大,后续问题太多了。――汪兰
本来,资源随市场需求而自然流动,本来是好事情。但是,教育是个特例。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是我们省的省重点中学,2000年扩招高校之前,升学率在95%以上;由于名声在外,吸引了很多本市和周边地区的有钱人的注意,他们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来(所谓的借读生)。结果导致的是,借读生进来之后,高消费、早恋、打架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常规生的心态,很多人因此变得盲目追求消费和享乐。毕竟高中的孩子基本都在18岁以下,很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到了2005年我回母校,听说我那个高中的升学率,已经降到了60%不到。高中的时候我们一个班是90人,其中借读生20人左右;2005年听说一个班120人左右,一半借读生!――马超
不索要补贴,欠债还钱总可以吧,4%,对于跻身世界级老二的中国真那么难吗?――笔笔的笔
经济水平高低,地区对教育的投入,师资力量,人口数量,这些都是构成班额大小的原因。中国人口基数大,教育水平还不高,城乡差距大,中国实际的国情让班额问题成为确切存在的大问题。当下应该做的只能是加大教育投资比重,缩小城乡差距。――胡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