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举报信揪出教育系统4蛀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10 09:03:09 | 文章来源: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讯 刚刚过去的2010年,“技术装备科长”在南京教育系统成了一个敏感词。2010年9月起,秦淮区教育局技术装备科原科长付力平、栖霞区教育局技术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原主任包华、玄武区教育局技术装备办公室原主任陈福刚、鼓楼区教育局计划财务与装备科原副科长陈友强,均因受贿罪分别被一审判处12年至5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南京四城区教育技术装备领域领导接连倒下,线索来自一封实名举报信。在这封举报信中,举报人质疑:南京一些中小学教育设备采购招标,为何中标的都是“老面孔”?这些“老面孔”在招标中每投必中,甚至嚣张到在招标现场就吆喝去吃喝玩乐。

实名举报信牵出技术装备科长贪污

去年1月底,秦淮区检察院接到一封实名举报信。举报人在信中称:秦淮区教育局技术装备科科长付力平涉嫌在招投标过程中滥用权力,收受供应商贿赂,在教学设备采购招标中帮助供应商屡次中标,垄断市场。举报人声称,自己产品质量再好、价格再低都中不了标,但与付力平关系密切的中标单位,则每投必中,甚至嚣张到在招标现场就吆喝去吃喝玩乐。

这封实名举报信,引起了秦淮区检察院的关注。经了解,秦淮区各个中小学校都是根据自身需要和计划额度,制定采购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确认后,报给付力平,由他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后,再把技术方案上报给南京市教育局技装办。市技装办会把其上报的技术方案作为项目需求,编入招标文件,最后发布公告组织招标。

付力平身为技术装备科科长,最先知道采购消息,可以将消息透露给自己“钦点”的供应商,安排他们跟学校沟通了解需求。如此提前介入,投标人就成了技术方案的制作人,甚至会有意设置些技术壁垒,屏蔽竞争对手。如此内外勾结,投标单位必然中标!

检察官当即赶赴南京各家银行与房产局,调取付力平的存款和购房记录。付力平账面并无大量存款,房产也只有一处,且正在还贷之中。初查的结果,付力平并没有腐败嫌疑。检察官又前往南京市教育局技术装备办公室,调取其所辖各单位在全市13个区县所做的全部业务清单。对照业务清单,检察官有了重要发现:在秦淮区教育设备采购领域,有一个怪现象,基本每一块业务都盘踞着一个“老面孔”。电子屏项目由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包揽,电脑配备是另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灯光音响由某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承接,桌椅板凳等则全部集中在一家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装备科长29次收受43.97万元贿赂

开了几次案情分析会,长期盘踞在电子屏采购项目的南京一家科技有限公司李某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一听检察官传唤自己,李某爽快承认了行贿的事实,还交代其为了做到业务,先后向付力平行贿5.1万元人民币、加油卡2000元、苏果券600元,还供述南京一家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某经常来往于付力平办公室,私下交情很好。

经过调查,检察官很快就有了张某经手的业务资料。这个秦淮区教育设备采购领域里的“霸主”,看到检察官对自己对自己的业务流程如此熟悉,张某连声喊道“认栽、认栽”,交代了曾向付力平行贿十余万的犯罪事实。

侦查至此,两个行贿人同时指证付力平有重大腐败嫌疑。到案后,付力平闪烁其词,对收受现金全部否认,还口出狂言:“交代与不交代的情形,我早就已经考虑好了。”摆出一副“不怕你查”的架势。当办案检察官向付力平出具从他车上搜出的银行存款记录和加油卡时,态度无所谓的他镇住了。付力平终于承认:他的确收过供应商提供的物品和卡券,但他发誓:从来没有收过别人的钱。去年2月12日,秦淮检察院正式对付力平收受贿赂一案立案侦查,并对其监视居住。而就在这一决定宣布的第二天,付力平的心理防线全部崩塌,如实向检方交代了29次收受43.97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

8年技术装备科长供出受贿“技能”

年届五十的付力平,2002年3月开始在技术装备科当家。在付力平任职的8年间,他经手的项目涵盖秦淮区26所中小学校,每年金额高达七八百万元。起先,付力平还会根据各个学校的需求,编写所采购物品的技术方案,交由南京市教育局招标办,再由招标办制作成招标文书,公开向社会招标。可干了一两年以后,付力平与供货商之间建立起了“友谊”,而供货商们受利益驱使,都争抢着与付力平套近乎,不多久,付力平便成了供货商极力拉拢的对象。

2004年6月,付力平告诉供货商李某,秦淮区某中学有一多功能教室项目,需要一些教学设备。“我打算让你做,你先去跟他们学校联系一下,沟通好了以后确定一份技术方案给我。”付力平让李某与学校确定的技术方案,其实本该由他亲自编写,但为了省事,他直接让李某编好给他,他再交与南京市教育局招标办。招标办按照李某编写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招标文书,当然会最适合李某的公司,这其实是为李某中标打下技术基础。而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付力平作为用户代表,也极力帮助李某说话,这笔业务便轻易做成了。

事成之后,李某给付力平送去5000元,以表示对其“关照生意”的感谢。李某悄悄告知付力平,今后可以按标的的2%给其回扣。据调查,仅2004年,李某就在付力平的关照下做成了200多万元的业务,每笔业务李某都按时按量给付力平回扣。当年年底,李某为付力平送去1.5万元,作为已到款的返点,剩余款项的返点3万元,则于次年给付。

此后,二人之间的“业务联系”便日益紧密,但凡秦淮区教育系统内有相关业务,付力平总会第一个通知李某,而李某也从中做成不少业务。付力平从李某处先后收取现金23万余元。此外,他还从李某处收得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手机、加油卡、苏果券等物,共计受贿金额近30万元。

当然,在付力平担任秦淮区计装科科长职务期间,与其有着类似“权钱交易”的供货商,当然不止李某一人。2004年至2009年的6年间,付力平先后为3家供货单位中标“铺路搭桥”,并从这3家单位共受贿29次,受贿金额共计40多万元。

从受贿到索贿,主动邀供货商去车展买车

渐渐地,万把块钱已填不满付力平的胃口了。2008年10月8日,付力平得知南京正在办一场车展,心里痒痒。刚好供货商张某到他办公室讨论关于加强今后“合作”的事,付力平便邀张某陪他到车展上去转转。当日,付力平便看中一辆本田的CRV汽车。整个看车过程中,付力平对这辆车赞不绝口,表达了强烈的喜爱之情。

离开车展现场后,付力平又拉着张某到了南京市玉兰路上的本田4S店,并点名要看看CRV。与4S店老板谈了谈该车的性能、质量等问题后,付力平表示要买下这辆车。可是当4S店老板称该车价值19万多时,付力平面露难色,看了身边的张某一眼,对4S店老板摆摆手,笑道:“好是好,不过今天没带钱在身上……”

张某当然明白付力平的“深意”。他当即将付力平摆动的手轻轻压下去,对他说,“既然付科这么喜欢,怎么能不买!没带钱没事,我可以先帮您垫付一下。”说完,张某拿出自己的银行卡,当即刷卡付了7万余元,卡里的钱刷完了,他又打电话让公司职员送了一张面值为12万元的支票来,结清了余款。付力平当场即拿到了车,兴奋不已。

此事过去一段时间后,付力平说起归还车钱一事,张某考虑到以后在秦淮区的业务还需要付力平的“关照”,主动向付力平提出:“这辆车既然是我陪付科去看的,又难得付科这样称赞,怎么能让您还钱?这样吧,大头10万由我们公司替您付,就算是答谢您一直关照我们公司业务,您就还我零头就好了。”付力平嘴上说“这怎么可以!”最终却答应了。

此后,凡是与张某公司挂上钩的业务,付力平一律给张某做,张某在秦淮区教育系统的业务量比原来有了大幅提高。

拔出萝卜带出泥教育系统捉出一窝“蛀虫”

付力平招供后,又供出了秦淮区财政局监管科科长杨向东。其在担任秦淮区财政局监管科副科长、科长期间,利用负责管理、监督相关部门的财务运行及资金决算等职务便利,先后多次非法收受其辖区内3家供货商负责人给予的现金、电视机等贿赂,共计价值16万余元。

而行贿的张某曾向检察官提及,他还向栖霞区教育局技术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包华行贿,以获得栖霞区中小学教育设备采购订单。检察官迅速接触包华,摸清了其20余次收受43万元贿赂的犯罪事实。

紧接着,玄武区教育局技术装备办公室主任陈福刚、鼓楼区教育局计划财务与装备科副科长陈友强涉嫌受贿也被连根拔起。经查,2002年至2010年1月间,陈福刚利用主管全区中、小学教育设备、仪器及专用教室的配备、建设的职务之便,在采购玄武区中、小学教学设备的过程中,多次收受贿赂人民币共计20多万元。

经查,2007年至2008年期间,陈友强在担任鼓楼区教育局计划财务与装备科副科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教学设备采购过程中,帮助有关公司中标,先后3次收受该公司贿赂合计人民币10余万元。

2010年9月3日,秦淮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陈福刚有期徒刑5年6个月,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其违法所得20余万元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9月13日,法院判处包华有期徒刑11年6个月,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其违法所得27万元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人民币16万余元。

9月26日,法院判处付力平有期徒刑12年,没收财产人民币20万元,其违法所得1万余元及价值人民币1000元的苏果券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的其他赃款赃物,共计价值人民币40余万元。判处杨向东有期徒刑10年,没收财产人民币5万元,其违法所得16万余元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

2010年11月24日,判处陈友强有期徒刑10年,没收财产人民币5万元,其违法所得14万余元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的赃款赃物,共计价值人民币4000余元。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