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剧照
《大宅门》剧照
《大宅门》剧照
《大宅门》剧照
《大宅门》剧照
由郭宝昌导演的话剧《大宅门》日前在国家话剧院连演10场,一票难求。近两年,京味儿戏剧这种曾经一度堪忧的戏剧样式再度成为舞台宠儿,且不说北京人艺的《茶馆》《天下第一楼》常演不衰,《窝头会馆》《四世同堂》《甲子园》《王府井》也都成为叫好又叫座的舞台新宠。
近日,本报采访了郭宝昌、任鸣、田沁鑫等话剧导演,畅谈京味儿戏剧的发展,他们认为京味儿戏剧最打动观众的仍然是在独特地域文化中生活着的鲜活人物。郭宝昌说:“现在有很多传统文化被破坏得特别严重,需要所有人去努力,去挽救。”
郭宝昌地域不成障碍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话剧《大宅门》,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都让人过目难忘。一身铮铮傲骨的白景琦,女中豪杰式的二奶奶,有些混不论但不失骨气的白家老三,话剧舞台上的《大宅门》尽管受舞台的限制,但每个出场人物都个性十足。
对于京味儿的展现,郭宝昌称并非刻意,“我就是京味儿文化熏陶出来的,从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这是自然形成的。我只会这样的表达方式,别的方式我也不会”。如今,坐在观众席中看戏的观众大多是年轻的面孔,如何让京味儿戏剧更加具有现代意识?郭宝昌认为,其实很多现代的东西就植根于传统中。他说:“电视剧《大宅门》在香港播出时,曾经用粤语进行配音,但是香港观众还是愿意看北京话版本。《大宅门》的成功在于人物鲜活、语言贴切,在这种情况下,地域就不再是一种障碍。”
对于近些年京味儿戏剧越来越受追捧的原因,郭宝昌认为,这是因为京味儿文化曾经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记忆。他说:“京剧、京味儿话剧都给观众留下过特别珍贵的记忆,因此观众会有一种期望,进而形成一种期待。我们的话剧还是在沿袭传统美学的东西,只不过有一些人是自觉地沿袭,有一些是不自觉地沿袭。我上电影学院时,老师说如果不懂中国传统美学、不懂京剧,就不能做中国的电影导演。当时,我并不是很理解,但现在我理解了,慢慢发现这是多么超前的一种意识。现在有很多传统文化被破坏得特别严重,需要所有人去努力,去挽救。”
任鸣追求诗意美
作为北京人艺的导演,任鸣已经创作了十几部京味儿戏剧。他介绍说:“1994年我导演了《北京大爷》,那是我的第一部京味儿戏剧。作为一个在北京出生的人,我对北京特别留恋,因此对北京题材的话剧作品有一种情结。到现在已经导演了10多部,包括去年的《甲子园》《风雪夜归人》,今年又在复排《王府井》,下半年可能还想做一个《玩家》,只要是北京题材的作品,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曾有一种说法:京味儿戏剧过不了长江。对此,任鸣认为,这些年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在武汉演出《全家福》,当地人特别喜欢,他们觉得从中能了解北京的风土人情。有时候,戏剧是一种记录历史的手段,记录得越地道,就越受喜欢。它犹如一本教科书,让很多年轻人去了解历史”。
此外,任鸣认为,观众审美不断提高,他们希望看到艺术性强、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因此,任鸣在执导京味儿戏剧时,非常追求诗意美。他说:“像北京人艺演出《北街南院》时,我们在台上还原了四合院。即使是在表现一些清苦的平民生活时,我也要把人性中的情怀和美用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谈及京味儿戏剧的发展前景,任鸣说:“作为一个北京人艺的导演,执导京味儿戏剧是我的责任。我认为京味儿戏剧除了要坚持民族化和现实主义风格外,还要吸收新的元素,融入大量新的手法。”
田沁鑫顾及现代审美
由田沁鑫执导的《四世同堂》一经推出就场场爆满。该剧在保留京味儿的前提下,融入了许多时尚元素。田沁鑫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我对于京味儿文化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京味儿戏剧作为北京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能丢失了、找不着了。对于老北京人,他们是怀着情感来看京味儿戏剧的;而对于刚到北京的观众,北京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愿意从京味儿戏剧中了解北京,我想这也是近几年京味儿戏剧受关注的原因。”
对于京味儿戏剧的发展,田沁鑫说:“京味儿戏剧要发展,要考虑更多现代观众的审美,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播。《四世同堂》在台词的处理上,虽然以北京话为主,但也加入了很多普通话,这样能让更多观众接受。在舞台处理方面,我用了很多新的视觉处理方式,比如小院用了版画的形式。这是为了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京味儿戏剧应该以一种更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当代观众。”
记者观察
京味儿小火慢炖
曾几何时,京味儿戏剧在京城舞台上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很多年。后来,随着各类娱乐戏剧的出现,京味儿戏剧这种严肃、厚重的戏剧样式一度受到年轻观众的冷落。但是近两年,京味儿戏剧凭借精良的制作、强大的阵容及鲜活的人物再度受到观众的青睐。与很多娱乐戏剧相比,京味儿戏剧讲究的是小火慢炖,娱乐戏剧胜在新鲜出炉,但能不能把观众带进剧场,靠的还是作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