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新版《推销员之死》首演 年轻演员感动老前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31 14:53:37 |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丁志诚在《推销员之死》中扮演威利·洛曼。

丁志诚在《推销员之死》中扮演威利·洛曼。

演出时间到了,剧场里的灯光依然明亮,演员先把道具桌椅搬上台,然后灯光才渐渐暗了下来……3月29日晚,由李六乙执导,丁志诚、卢芳等人主演的新版戏剧《推销员之死》,以这样一种看似不经意的方式拉开了帷幕。

在北京人艺的历史上,《推销员之死》有着特殊的意义。1983年,英若诚、朱旭、朱琳等老艺术家曾联袂出演该剧,当时,作为该剧编剧的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曾亲自来京,出任该剧导演。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演绎下,这部经典之作又焕发出了全新的艺术魅力。

台上:舞台简约情感复杂

在北京人艺的导演中,李六乙算是个“另类”。由他执导的作品,总是在舞台设计上会有一些引发争议的颠覆之举,比如出现在《原野》里的电视和冰箱,还有《北京人》中极度倾斜的纯白台面。然而在这次的《推销员之死》中,他却选择了极简风格的舞台方案。舞台上最突出的元素,仅仅是一堵斜立的高墙,恰好契合了剧中人物压抑的心理氛围。更为奇妙的是,演员们的身影在灯光作用下投射于墙面上,随着剧情不停地变化,仿佛正上演着另外一台戏。

《推销员之死》讲述的是个绝望的故事。年逾花甲的推销员威利·洛曼面临着被公司开除的危险,两个儿子也让他看不到一点儿希望,他只能选择靠自杀骗保来改变生活。这部被誉为“20世纪话剧里程碑”的作品,充斥着意识流和心理写实主义的色彩,主人公的精神空间不停地在现实和回忆中跳转,忽而振奋,忽而沮丧,这对演员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当年,由英若诚塑造的威利·洛曼,便堪称人艺舞台上的一个经典角色。

新版《推销员之死》建组时,李六乙宣布由丁志诚来扮演男一号,还有人曾担心:二十年来一直活跃在影视剧圈里,这回首次担纲主演大剧场话剧的丁志诚,能否驾驭这么复杂的角色?在前天晚上的演出中,丁志诚以其精彩的演出给出了一个令人欣慰的回答。最令人难忘的是他的眼神:当主人公陷入回忆中时,他的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闪烁着希望的灼热光芒;可当剧情回到现实,那光芒便一下就消失了。

意外:微小失误难被察觉

新版《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妻子琳达一角由青年演员卢芳扮演。在现实生活中,卢芳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著名演员胡军的妻子;但在舞台上,化身为“推销员妻子”的她,却迸发出令人惊讶的艺术光芒。她的表演极具感染力,将一个心疼丈夫的妻子刻画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在第一幕中,她的一段充满激情的长篇叙述,生动地勾勒出丈夫可怜、脆弱的形象,令台下的一些观众忍不住潸然泪下。

然而,或许是因为首演太过紧张的缘故,卢芳偶尔会出现忘词的情况,不过仅仅是稍微停顿一下,便很快接上了戏,观众几乎不会察觉。还有一句台词,她的嘴里稍微有点儿乱,不过也并没有对演出造成影响。

另外,当晚的表演还出了一点儿小事故。演出结束后,导演李六乙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说,结尾部分与原先的设计不太一样。不过,他对演员非常宽容:“我没有去批评,只是淡淡一笑,他们本已很难过了。”其实,这场演出已经足够精彩,如果不是导演自己捅破的话,观众恐怕根本意识不到这些微小失误的存在。

台下:八旬三老起立鼓掌

和每次人艺新剧首演时的惯例一样,前天晚上,首都剧场第一排居中的座位留给了几位老艺术家们。此次来为新版《推销员之死》捧场的,是郑榕、蓝天野和苏民这三位八旬老人。令人敬佩的是,这出戏全场演出近3个小时,三位老艺术家都坚持看到了最后。演员谢幕时,腿脚不太灵便的郑榕老先生竟然甩了拐棍,佝偻着腰,慢慢地站了起来。老人家的这一举动,可吓坏了剧场的工作人员,大家赶紧都簇拥到了他的身边。

演出结束后,几位老人还不尽兴,又专门来到后台向年轻人表示祝贺。郑榕对丁志诚说:“你把人物心里好多东西都挖掘出来了!好,真的好!我特感动!你们要有信心,这个戏一定能成,因为它跟现在的观众连着心呢!”蓝天野老师更是紧紧搂住卢芳,向她祝贺。卢芳像个孩子似的瘪嘴说自己没演好,老爷子告诉她:“你就演自己的,没什么!”简单一句话,就让脸上还带着泪痕的她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新版《推销员之死》首轮演出将持续至4月19日。

回首往事

中国观众当年

看不懂“推销员”

1981年左右,当时的北京人艺院长曹禺和英若诚在阿瑟·米勒来华时向其发出邀请,希望他有机会为北京人艺执导一部戏,剧目可以由米勒自己选择。1982年,曹禺趁去美国讲学的机会再次和英若诚拜访了米勒,几位艺术家终于敲定,由米勒到北京人艺导演他的作品《推销员之死》。1983年5月7日,该剧在首都剧场首演,第一轮演出持续到8月18日,共演出50多场,并出现了场场爆满的盛况,影响巨大。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和剧中表现的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社会大相径庭。当时,中国还没有推销员这个职业,演员们只能通过想象来阐释他们对人物形象及美国社会的理解,而观众们对有些细节也不甚明白,比如不了解“分期付款”的概念,也想不通男主人公威利既然是个美国社会底层的人,为什么他们家有别墅、汽车、冰箱和电视。

英若诚先生离世后,这出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20多年没有再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演出过。此次“推销员”复活,有老戏迷感慨地说:“今天的我们已经和剧中人的生活接轨了,应该能够看得懂这出戏的深刻内涵了。”

文艺快评

梦想与梦碎的戏剧人生

解玺璋

人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现实的与梦想的。很多时候,这两种人生交织在一个人的身上,很难分得一清二楚。推销员威利让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纠缠在一起的复杂状态。他的生活无疑是现实的,生老病死、柴米油盐,时时可能把他从梦中惊醒,妻子琳达手里的账单,房贷、分期付款的汽车和电冰箱,都不能让他无动于衷。但他觉得,生活总是要有盼头、有希望的,哪怕这种盼头和希望是那么的遥远,那么不现实。

对于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靠“推销自己”而维持其基本生存、养家糊口的人来说,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可责备的。他一直所梦想着的,无非是还清家里所有的分期付款,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继承了自己的事业;虽然活着的时候他把笑脸给了每一个他所面对的人,但他希望死后能得到人们的尊重,能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他的葬礼。

但生活的残酷就在于,即使是这样一点点微薄的希望,他都没有得到。生活真的是太吝啬了,吝啬得近乎残忍。威利自己也许不觉得,临死前他还特意买了菜籽,要在院子里种胡萝卜呢。他还想像着自己以死换来的两万美元保险金,会给这个家庭以及两个儿子的未来带来多么大的希望。丁志诚努力演出了这个人物的单纯与复杂。单纯是这个人物自身的禀赋,复杂则是这个人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内涵,而丁志诚的表现将这一切处理得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

面对威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感情其实是相当复杂的。既有不满于他的缺少自知之明,犹如他的儿子所说,“他始终不明白自己是什么人”;又有对于他的深深的同情,毕竟他连最起码的自由都没有享受到,“我们三十五年来头一回眼看就谁的也不欠了,都清了,他只要有一点点工资就都够了。他连牙科医生的账都付清了”,但他却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用这种方式使自己得到了解脱。

导演李六乙对舞台的处理以及对演员表演的要求,明显区别于1983年版阿瑟·米勒和英若诚联合执导的《推销员之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近三十年来中国戏剧在舞台时空观念上的进步,以及演员表演观念的巨大变化。三十年前,人们纠结于婚外情能否表现、演员是否可以在舞台上接吻,以及演员是否要戴假鼻子和金发套……最终实现的所谓艺术上的突破,常常表现在这些方面,而舞台基本上还是一个写实的舞台,不仅有逼真的布景,演员的表演也仍然遵循了现实主义的理念。

李六乙这一版对舞台时空的处理则明显地优于前者,更加开放,也更加自由。时间是流动的,也是跳跃的,人物在时间隧道里自由往来,随意穿插,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演员常常要在瞬间从一种情境或情绪转向另一种情境或情绪,他们的表现是相当成功的,有些场景的处理和衔接几乎达到了天衣无缝和不露痕迹的地步。比如威利和哥哥本的几次对话,就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并不觉得生硬。那一面巨大的墙壁和随意摆放的桌椅及其他道具,使舞台在灵动中还保持了强大的压迫感,在这面大墙的下面,任何人都显得十分渺小。

有意思的是,这种带有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舞台和表演,并不影响观众从现实性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这个作品传达出来的信息,我想,很有可能是威利一家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对他们这家人以及他们的不幸遭遇太熟悉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