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界常常谈论着这样一出往事。1956年,全国成立最早的专业昆剧表演团体——浙江昆剧团整理改编了传统剧《十五贯》,在受邀进京演出期间连演47场,观众达7万人。毛主席两次观看该剧,周总理更称赞道:“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已式微多年的昆曲艺术由那时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自从2001年昆曲艺术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昆曲剧目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昆曲院团和昆曲界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在2004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的《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中,对昆曲优秀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做出了规划:“在昆曲发展史上,有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昆曲艺术呈现繁荣,必是优秀剧目大量涌现之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因素,众多优秀昆曲剧目濒临失传,为改变这一状况,计划5年内挖掘整理濒临失传的昆曲优秀传统剧目(大戏)15部,每年完成3部。”同时,对于昆曲新剧目的创作和排演,方案也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昆曲剧目保护取得显著成绩
昆曲历史悠久,积累的传统剧目数量极多。从元末明初开始,昆曲继承宋元以来的南戏和北曲杂剧,涌现出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直以折子戏的形式被保留在舞台上。从明万历时期开始,昆曲进入了繁荣期。特别是自康熙年间,“吴歈盛行于天下”,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等名作相继问世,经典剧目常演不衰。在清末昆曲走向式微之后,苏州的昆曲传习所依然传承了400余出折子戏,培养了一批“传”字辈的昆曲艺术家。
改革开放以来,昆曲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昆曲剧目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瞩目的焦点。1986年,“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在上海成立,并陆续开办了四期昆曲培训班,为“传”字辈老艺人录音、录像,共抢救传统剧目133出。2001年昆曲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后,昆曲剧目的保护成为昆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开始实施以后,昆曲剧目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该工程现已资助了包括我国五大古典名著《西厢记》、《牡丹亭》、《琵琶记》、《长生殿》和《桃花扇》在内的38台剧目,资助了全国7家昆曲院团录制了200出优秀传统折子戏。同时,从2000年起,由文化部主办了四届中国昆剧节,为各院团优秀剧目的展示与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昆曲院团打造各自品牌剧目
日前,“昆曲之路”——中国昆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纪念活动已在北京展开,10个专业和业余昆曲院团相继演出了16台昆曲优秀剧目,是各院团在剧目传承与发展成果方面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昆曲不同流派唱腔之间的荟萃交流。“非遗”十年以来,各昆曲院团发掘整理了一批亟待抢救的传统剧目,也各自在改编与创新上下功夫,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剧目。
位于北京的北方昆曲剧院在2008年推出了“大都版”《西厢记》,作为“2008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开幕大戏上演,引起一时轰动。该剧之所以被称为“大都版”,是因为在唱腔上依据清乾隆版《纳书楹西厢记曲谱》,具有正宗“叶氏唱口”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接近王实甫元杂剧《西厢记》原著精髓。而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经由“昆曲义工”白先勇的推动,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基调的前提下,将“青春版”《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富有趣味,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并由沈丰英、俞玖林两位青年演员担纲主演。随着该剧陆续走进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巡演,昆曲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目光。而江苏省昆剧院于2006年打造的《1699·桃花扇》更是定位“豪华阵容”,不仅请来了话剧导演田沁鑫执导,还邀请了台湾作家余光中担任文学顾问、韩国“国师级”导演孙桭策担任舞台顾问、日本著名作曲家长冈成贡则创作音乐。担纲主演的则是平均年龄二十出头的单雯、罗晨雪、施夏明等昆曲新人。此外,上海昆剧团全新打造全本《长生殿》,浙江省昆剧团独辟蹊径制作昆剧武戏《公孙子都》,湖南省昆剧团改编李渔名作《比目鱼》,都纷纷创作出具有本院团特色的品牌大戏。而这些改编、新创的剧目能否在舞台上留得住、传得下,还需经过时间的考验。
昆曲剧目依然不容乐观
尽管在成为“非遗”之后,昆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保护,但昆曲生存的危机并没有本质上地化解,如何对待作为“遗产”的昆曲剧目仍然是十年之后所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日前于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兰苑芳鳌——中国昆曲600年全景”特展中,苏州戏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昆剧全目》抄本格外引人注目,抄本内录清代中叶盛行于舞台的昆剧剧目达1298出之多。可以发现,今天上演的所有昆剧剧目总共加起来不及当时演出剧目的1/3。
而随着近年来昆曲界对传统剧目的改编与加工,社会对此的质疑声也不断。江苏省昆剧院院长柯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昆曲依旧面临越传越少的危机,“因为各种院团都鼓励演员获奖,所以大家都喜欢集中排练大制作、大投入的戏。这样下去,戏只会越演越少。”而北方昆曲剧院昆曲演员张卫东陆续发表《正宗昆曲大厦将倾》、《这么救法昆曲死得更快》、《再瞎改,昆曲就没了》等文章,直指当前昆曲演出的弊病,“台上搭台必伴舞,做梦电光喷烟雾,中西音乐味别古,不伦不类演出服”,反对伤害昆曲本体的“美化”。戏剧评论家王安葵在日前举办的昆曲研讨会上也表示,不赞成那种以为对传统剧目改得越多就越“脱胎换骨”的观念,认为在传承与发展昆曲上更应该立足于“保”。(中国文化报
记者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