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席强:当代民族音乐不再是“老三篇”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18 17:53:34 |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席强:当代民族音乐不再是“老三篇”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

从乐队演奏员,到乐队队长,再到乐团副团长、团长,席强在中央民族乐团已经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无论是对这所国家级艺术院团,还是对自己钟爱的民族音乐艺术,他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席强上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三年来,乐团推出了一批新创作品,演出场次和营销收入逐年递增,整体发展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新的提升。2010年,建团五十年的乐团拥有了自己的剧场民族音乐厅;全年商演达到170多场,经济收入1300多万元,和以往相比翻了番,成为全国民族音乐团体中的龙头老大;乐团还出访了比利时、法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欧洲各国,并在距离首次到金色大厅演出十二年之后,再次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让一流的中国民族音乐回荡在国际舞台……

2011年,中央民族乐团将推出一系列最新力作,席强说:“今天这个时代,民族音乐不再只是‘老三篇’,我们要让民族音乐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

访谈

民族传统艺术改革

要遵循艺术规律

记者:您怎么看待民族传统艺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生存和改革?

席强:现在的文化演出市场多元化,各种新兴媒体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对民族音乐市场和普及宣传带来很大冲击。这也使得民族艺术应该从自身反省、反思,重新归纳组织资源。但我也反复强调,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院团改革,转变机制,一定要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不能忽视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如果过于强调艺术表演团体、尤其是国有艺术院团的市场观念,将会忽视和违背艺术规律。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在机制改革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席强:中央民族乐团在深化艺术院团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中,主要是盘活艺术资源,转变演出市场观念,调整艺术创作思路,完善管理规定条例等来实施乐团内部机制的转变,尤其是创作了一大批新的民族音乐作品,采用多元化的创作模式,用大众比较熟悉的音乐曲调加工、改编,从而形成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音乐语言,来引导大众关注和喜爱民族音乐。在演出谈判和推广宣传方面,我们采取了灵活的经纪人形式的代理机制,这也是具有中央民族乐团特色的深化机制内部的结构调整。我们把社会上有这方面资质的演出商和经纪人,聘为我们乐团的经纪人,让他们代理我们的演出和品牌,搞活了我们的自主演出。

记者:中央民族乐团现在有哪些明星艺术家?

席强:我们有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笛子演奏家王次恒、唢呐演奏家冯小泉、笛子演奏家曾格格等明星艺术家,还有一大批艺术水准很高的优秀演奏家。

记者:您对像“十二乐坊”这种以新形式包装、演奏民族器乐的现象怎么看?

席强:有人把“十二乐坊”这种形式称之为“新民乐”,我不赞同。如果这样定位,那我们传统民族音乐难道就是“旧民乐”了?“十二乐坊”虽然红遍了全国,但是无论从音乐创作上,还是表演形式上,都不是真正意义的传统民族音乐,更多是用西方流行音乐的观念和技法进行创作和演出的。虽然用的是民族乐器,但已经从本体上改变了民族器乐的传统特色,这种包装方式不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您认为民族传统音乐应该如何包装和创新?

席强:我认为民族传统艺术可以采用现代的理念,时尚的宣传和营销手段,但对本体的内容绝不能改变,否则艺术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异。上世纪梅兰芳大师有一句话,移步不换形,再怎么演变,再怎么加入新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不能改变。高雅艺术如果宣传、营销、包装得好,市场很大,有很大的潜力。

记者: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中国民族音乐会,引起巨大反响。去年,您们又第三次走进了金色大厅。但是这十多年之间,有关中国演出团体到金色大厅“镀金”泛滥成灾的恶评很多,对此您怎么看?

席强:确实,这十多年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已经被中国团体尤其是中国民乐团体演滥了,成为一种镀金行为,含金量大大降低,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我们这次演出期间,就同时有四个中国团体都在金色大厅演出。有人对我们说:“你们来干什么?票连送都送不出去。”但我们的票卖得非常好,因为中央民族乐团这个品牌不一样。当年第一个在金色大厅一炮而响,红遍全世界的就是中央民族乐团;而如今在很多负面舆论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走进金色大厅,以最少的租金,国际一流的品牌和演出质量,大获成功,赢得了声誉。我们演出结束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贾建新激动地说:“希望国内的文艺团体,把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一流品牌拿到金色大厅来,就像今天晚上中央民族乐团这个品牌。”

特写

当代民族音乐

不能再是“老三篇”

国家级艺术院团中,能够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只有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国京剧院,其他主要都是外来艺术表演形式。作为文化部直属的“皇家院团”,该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音乐作品的创新与发展?又该如何发挥文化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席强带领着中央民族乐团一直在寻求自己的生存发展道路。

在席强看来,无论是二胡、琵琶、唢呐、扬琴、笛子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族乐器,还是《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瑶族舞曲》、《春节序曲》这些旋律优美、久演不衰的经典民乐作品,都已经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标志,有着凝聚海内外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力量。然而今天,必须要不断推出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新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才能让民族传统音乐艺术发扬光大,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席强说:“我们这几年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和影响力,就是依靠我们的思想和产品,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当代民族音乐作品,在全国民族音乐界引起好评不断,为中国民族乐团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主打产品做好了,经济收入随之上升了,一个院团就搞活了,相应的市场、观众、影响力都会好起来。”

今年,中央民族乐团又将推出一系列最新力作。为了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民族音乐会《艰难岁月》将于2011年7月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乐团将邀请台湾台北国乐团、香港中乐团、江苏演艺集团民乐团等海峡两岸各地民乐团共聚一堂,以大型民族音乐会《华夏之声》奏响新时代中华之声。为了贯彻党中央精神,以“文化援疆”落实民族团结,乐团将与新疆民族乐团合作,选择热瓦普、冬不拉、艾捷克、十二木卡姆等民族乐器与原生态音乐,结合中央民族乐团乐队,上演大型多媒体音乐会《美丽的新疆》。乐团还将推出创新性的大型音乐剧场《西游英雄传》,这部借神话故事为载体,具有魔幻色彩的作品,将是乐团在民族高雅艺术进入商业性演出剧目的大胆尝试。乐团还将创作以古典诗歌为题材的《古诗词吟唱音乐会》、反映西北民间音乐原生态特色的大型民歌演唱音乐会《花儿的故乡》,以及以甘肃敦煌莫高窟乐舞壁画为题材、结合唐代乐器、存世乐谱的大型民族音乐《盛世敦煌》。

“民族音乐不应该只是不断地重复‘老三篇’、‘老八股’作品;更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庸俗媚俗、迎合市场。”席强说:“我们就是要扭转很多人心目中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老旧印象,让民族音乐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既要有民族特色传统,还要有高雅艺术性,并且成为能与大众进行心灵交流、对话、沟通的现代民族传统艺术。”

手记

坚守不等于保守

采访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正逢元宵佳节之际。每年元宵、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佳节,中央民族乐团都将举办极具特色的中国民族音乐会。然而,中国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春节,中国民乐如今却不得不让位于这些年如火如荼的各种交响乐新春音乐会。

这也正是让席强感到无奈和愤懑之处:“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重视,都不传承,那还能叫文化大国吗?!”确实,这些年,管理着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音乐艺术具有开拓性、示范性、导向性作用的国家艺术院团,更多意味着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在各种压力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其中,既需要对“传统”和“高雅”的坚守,也需要面对时代和市场及时调整,与时俱进。

整个采访过程中,席团长起初还是正襟危坐,介绍院团的整体情况;但是,当他谈到院团改革、转变机制,以及各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违背艺术规律的做法时,他坐不住了,起身拿出各种他的专著、论文,带着几分激动的情绪,强调道:“作为国家艺术院团,要明白国家给我们的定位,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到演出市场上挣成百万上千亿的钱。国家有那么多的企业,但中央民族乐团只有一个;国家不缺你挣的这点钱,但给你的定位和责任,你必须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就要走错路线!”

然而,席强并不保守,他深深懂得,要想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必须要符合时代需要、当代审美、百姓需求,以及市场规律。所以,他会将周杰伦的《菊花台》和电影《神话》的主题曲,改编成观众喜闻乐见的民乐新作;也会让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和西洋民族乐器钢琴进行“音乐对话”;他会关注“90后”儿子喜欢些什么流行音乐;他甚至还会去看《瑞丽》、《ELLE》这样的时尚杂志,来改进乐团演出服的设计方案……

他还有着学者的精神,通过研究国内各民族乐团生存状况,以及社会上各种流行民族器乐团队的发展特色,他写出了《中国民族管弦乐状况分析报告》;他发表了大量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著有几十万字的《中国民乐》、《民族音乐随笔》,还主编了《青少年学二胡》等教材。

从少年时就痴迷于民族器乐,到进入甘肃省艺术学校、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艺术学校学习京胡、板胡,再到进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席强的一生都与中国民乐结下不解之缘。虽然他已不再登台演奏,但儿子受他影响,已经学习了近十年二胡,如今在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民族音乐理论。他的艺术事业,也将在下一代身上得到延续、开拓和创新……

编后语

有沃土就有春天

王晓阳

我们连续刊发了八篇本报记者王润采写的专访,专访的主角是我国最高艺术院团的八位团长。

八位团长心中有信仰、手上有干劲、胸中有情怀、脸上有风采。

心中的信仰让他们锐意改革、发愤图强。当文化体制改革大潮袭来的时候,团长们站立潮头,凭海临风。不管是顾欣50次的座谈会200人次的面对面谈话,还是周志强100万建起的排练场、食堂、培训基地,有担当才是团长,敢为天下先就是改革必须的勇气。

手上的干劲让他们殚精竭虑、持之以恒。国家级艺术院团聚集了我国最高水平的艺术人才和最新最好的艺术作品,展现的舞台就在团长手中,不管是周予援把儿童剧带到了西部、乡村、校园,还是席强把中国民族音乐带到世界上,他们作为演员可以在舞台上迎接掌声,如今也可以在拉上大幕的后台享受成功后的宁静。

胸中的情怀让他们感悟社会、灵感奔涌。不管是让宋官林洒泪的国家京剧院“感动剧院十佳人物”颁奖现场,还是从女儿身上找到创作灵感的关峡,艺术家的情怀就是这样,他们会感动会孤独会痛苦,但当他们张扬出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感染力会成倍地放大。

脸上的风采让他们从容大度、潇潇洒洒。不管是从“天鹅湖”舞来的“白天鹅”冯英,还是办公室挂着“登峰造极”条幅的俞峰,团长们首先是艺术家,歌不断舞不停创作不止。

“艺术国家队”是国人的骄傲,“团长”们肩负着让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重任。所以,我们又一次想起了那句诗:也许泪水流尽,土壤更加肥沃。

有泪水就有沃土,有沃土就有春天。(本报记者 王润)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