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青研班”中招收地方戏演员到去年将京剧从表演系中独立出去尝试多剧种办学,中国戏曲学院正从观念上改变着统治戏曲界多年的“京剧独大”状态。作为中国戏曲学院60周年院庆学术论坛的重要板块,昨天开幕的“中国地方戏曲发展论坛”会聚了来自全国的专家、艺术家及院团负责人,与会人士就地方院团的生存状态、演出剧目的创作模式等话题展开研讨。其间的核心话题莫过于一个观念的颠覆:“国剧”并非仅仅指京剧,所有的地方戏都是“国剧”。
刚刚结束的央视青歌赛所牵出的民族唱法话题同样延伸到了戏曲领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表示,“央视青歌赛引出的用民族唱法统一中国所有声乐艺术的问题戏曲界同样要警惕,地方戏要向京昆学习的观念其实是我们自己消灭自己的过程。地方戏的文化品格是地方戏的生命线,否则其文化价值和生存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在现今的戏曲界,剧种间同质化的趋向非常明显,无论从剧本、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是如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余从解释了后人对于“国剧”之说误读的原因,“其实最早齐如山先生口中的‘国剧’指的是中国戏曲剧种,后来因为他一直和梅兰芳先生一道从事京剧创作,他提出的‘国剧’也就被后人误读了。”京剧的统治地位还体现在演员的待遇上,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副院长、“梅花奖”获得者谢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比对出了这种差距,“我们团的群众演员每月工资仅有800元,而我本人作为主演,每个月的工资也不过2600元。”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何玉人认为,“重新确认地方戏的历史地位是保留其独特性的重要前提,全国300多个剧种,现在常演的也就100多个,而且近30年我们创作的新剧目与这个时代是不相符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表示,“京剧的强势姿态使得一些地方戏演员自觉不自觉地向其学习,很多京剧演员自己也有一种老大的心态。其实我们都知道青歌赛的民族唱法是一个人为造出来的虚假的东西,由此引申开的是我们的地方戏要更多地保持自己的品格。”来自四川的戏曲理论家陈培仲称:“现在很多剧种都在向大制作靠、向京剧靠。前几年的《徽州女人》名声在外,但很多老观众认为这个戏有话剧、有歌剧、有舞剧,就是没有黄梅戏,这样的作品非常危险。获得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川剧《金子》中吸收了很多四川民歌的因素,但却没有将川剧高腔的特色彰显出来。其实剧种特色弱化的原因很多,除了创作机制外,当务之急是培养出自己的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