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女性艺术家?过去VS今天
女权主义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近日于纽约去世,她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何以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重新唤醒世界对女性艺术家的关注。女性艺术家群展、特展日益增多,在今天成为常态,而关于女性艺术家性别与身份问题的争议却弥漫至今,您怎么看?
喧哗过后,文创园区何去何从?
近几年,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刮起一股“文创风”,各地文创园区在这股潮流下纷纷建立并初具样貌。有评论指出,尽管被冠以“创意”之名,但很多文创园区与创意少有关联,模式同质化,有的甚至沦为“收租”园区。针对众多文创园区雷同,偏离文化内涵的现象,你怎么看?
当艺术进入乡村、古镇,你怎么看?
艺术由城市进入乡村、古镇是近几年来艺术界的热门事件。在空间层面,艺术寻找着向更广阔天地和更广大人群延伸的可能性。有人认为,艺术进入乡村、古镇是艺术普及的有效途径,也有人质疑其最终目的在于带动当地旅游产业,提升乡村、古镇的知名度。对此,你怎么看?
博物馆出售藏品,你怎么看?
近日,美国某博物馆对外宣称将出售部分藏品,用以整修场馆并发展新的规划,引发业界热议,更有权威协会或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举动,认为博物馆的这一行为背离了其传统的社会、学术与公益价值。为了生存与运营,博物馆出售藏品,对此,你怎么看?
从“白立方”到未来美术馆,你怎么看?
伴随VR、AR技术的来临,艺术本身及其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发生了明显改变。作为展示艺术作品场所的美术馆,其既有的展览形态同样面临挑战。伴随着“科技感”、“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等新型手段,以往经典的“白立方”仿佛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观展需求,你怎么看?
艺术重归文人生活,你怎么看?
近日,一场汇聚了当代众多文坛巨匠的文人画展在北京开幕。在中国,文人参与艺术是悠久的传统。曾经,文人与艺术一度分离,文人是文人,书法家是书法家,画家是画家。近些年,不少文人作家纷纷提笔创作,回归文人艺术生活。有人称这是当代作家的一种跨界,你怎么看?
毕业季来到!毕业生该如何选择?
6月份,各大美院毕业展轮番花样上演,毕业展已经成为未来有潜质艺术家的第一秀场。前不久结束的“时代之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让人感慨40年来中国艺术环境的变化之快。面对未来,在越来越复杂多变的艺术环境下,今天的青年毕业生该如何选择?你怎么看?
体验式艺术展频掀观展狂潮,你怎么看?
日前,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正上演着其中国首场个展——“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其前期积攒的口碑使得展览一票难求。最近几年,以声音、光线、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体验式艺术展频掀观展狂潮,体验式艺术展似乎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你怎么看?
当代渐起非遗风?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即将开幕,中国馆将由艺术家邱志杰率领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参展,其中汪天稳是雕刻皮影的工美大师,姚惠芬是苏绣的非遗传承人,惊讶之余我们发现,从2011年气味的“弥漫”,到2013年胡曜麟的徽派建筑……传统元素似乎一直存在,您怎么看?
北京、上海,谁才是中国艺术中心?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为数众多的美术馆、画廊、艺术区及博览会使其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艺术中心,近年来另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艺术活动也越来越风生水起,除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博馆外,西岸正以其丰富的艺术机构和活动成为新的国际化地标,京沪争锋的话题正越来越有趣。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