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综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11 19:11:30 | 文章来源: 蒯连会的博客

摘 要:2010年9月,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秉承第一届的论坛宗旨,延续“北京宣言”与前四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精神,提出“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的论坛主题,这一论坛主题共分三个议题进行讨论,其分别为:亚洲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美术馆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以及亚洲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对话。各馆馆长的精彩发言不仅对亚洲美术馆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方案,并在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这一主题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共识。可以说,此次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堪称是“一次卓越的、无与伦比的亚洲美术馆界的盛会”。

2010年9月26日至9月28日,在中国文化部、江苏省政府的支持下,由江苏省文化厅、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执委会主办,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承办,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隆重举行并圆满结束。来自亚洲各国、中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的美术馆馆长,以及作为观察员国的美国、德国以及澳大利亚共计18个国家的80位美术馆馆长及相关专家出席。

一、论坛开幕

2006年,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以中日韩和东盟自由贸易组织为核心的亚洲十数个国家的美术馆馆长聚首中国北京,首次就当代亚洲美术馆事业的现状、发展与建设进行高层学术论坛,并签署发布了“北京宣言”,开辟了亚洲美术馆界合作的新纪元。在会议上签署的《“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决议》,为论坛的主旨、方向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全国美术馆以团体成员的身份加入到中国博物馆协会中,新成立的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也为今后全国美术馆评估机制的建立打好了基础。此后的三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则相继在新加坡、日本、韩国举办。

此次论坛作为“第二届中国·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的重要活动,于9月26日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暨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开幕式,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省领导杨新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代表主办方致辞,巴基斯坦国家美术馆馆长Mussarrat Nahid Imam女士则代表与会的各国美术馆馆长致辞,并表示:本届亚洲美术馆长论坛将秉承前四届论坛的精神,深入探讨当代亚洲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与建设状况,以求达成共识,确立亚洲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把亚洲美术馆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论坛主题——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

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秉承第一届的论坛宗旨,延续“北京宣言”与前四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精神,提出“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的论坛主题。章剑华厅长提出:此次举办的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让我们在全球化的文化条件下,思考如何依照本土的文化特征来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如何在保持文化传统和文化独特性的同时,努力为促进亚洲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创新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贡献。

对于本次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论坛主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9月27日上午的发言中强调,以“美术馆的亚洲模式和文化职责”为主题,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不可避免的要对活跃的、丰富的、纷繁的当代艺术进行选择、展示、收藏和研究,因此如何通过美术馆的综合功能,使当代艺术的生态在美术馆里再视觉化,又要形成社会的文化认同,这就需要思考我们亚洲美术馆在今天文化生态面前的一种眼光,一种判断,也就是一种文化职责。

其次,亚洲艺术在二十世纪曾经普遍受到西方的影响,或者说我们很多国家的视觉艺术的发展过程,是遭遇西方影响和走出西方影响的过程。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社会发展,亚洲不断崛起的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如何能够在艺术的当代性上,找到亚洲自己的特质,从而与西方的艺术体系形成广泛的对话,发出亚洲艺术在文化对话上的声音,在这方面美术馆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今天的美术馆在经营方式上,已经与经济、市场、科学技术等等形成的复杂的关系。亚洲国家的文化,一方面处在国际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另外一方面又不断面临着本土与全球的一种新的坐标关系,有没有可能探寻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便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个课题不仅对亚洲是重要的,而且对包括欧美和其他地区的美术馆的发展也是重要的。

可见,本次论坛的举行,旨在使艺术通过美术馆这个平台,展现出一种整合性的力量,为艺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且,章剑华厅长在论坛致辞中也强调:如何最大化地发挥美术馆的功能与作用,让广大民众应有的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体现,已经成为政府文化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在交流的态势下来实现,亚洲各国通过彼此交流和相互借鉴,共同构建了亚洲文化独有的地域特色,从而为世界所瞩目。

三、三个议题

作为论坛主旨,“美术馆的亚洲模式与文化职责”共分三个议题进行探讨。分别为:亚洲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由江苏省美术馆馆长高云、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Soon-hoon Bae)裴洵勋主持;美术馆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由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和新加坡国立美术馆馆长(Kwok Kian Chow)郭建超主持;以及亚洲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对话,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香港艺术馆总馆长邓海超(Tang Hoi-chiu)主持。

1、亚洲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

二十一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美术馆的时代”,同时也被认为是“亚洲的世纪”。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的美术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馆的当代功能与管理特征也就成了亚洲,乃至世界的各个美术馆在探索自身发展模式时的重要议题。这一议题中,诸位美术馆的馆长或专家都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成果或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

美术馆的公益性与所肩负的公共教育的使命是所有馆长的共识。而且,这个共识始终贯穿在所有议题之中。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高云在发言中也都强调了美术馆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公益性是当代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的皮埃尔.阿平先生、越南国家美术馆策展人道明月女士、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等人的观点中皆被明确提出。

更多观点是关于美术馆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展览这两个方面。新加坡国立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认为促进艺术史学研究是美术馆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东南亚地区缺乏艺术分析,尤其是亚洲内部的对比研究。而且他认为,这是我们美术馆应有的一个功能。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在关于城市性格与美术的发言,以及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讨论知识生产的问题时,都指出美术馆在市场挑战中,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策展的学术性问题,并且这是阻碍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最不利因素。宋馆长还指出,现在,在西方,策展人是一个在美术馆、博物馆里培养的专业性研究人员,一般都是研究学者,他们工作最突出的方面就是要研究美术史,提出展览的计划和方案。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在发言中也强调美术馆面临的此项问题,并指出学术性是今日美术馆策展的宗旨。

对于美术馆如何找寻并确立其发展的模式?江苏省美术馆馆长高云认为,“定位与换位”的思考是首要问题。只有“定位”与“换位”的完美结合和良性互动,才是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好的发展模式。比如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首席代表Ms. Robin Groesbec罗宾.格罗斯贝克女士所举的案例,她以其对大批博物馆的参观游客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得出人们对古代艺术展的兴趣远远大于现代艺术展的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从而,他们认识到,如何策划真正意义上公众所需要的展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站在公众的立场做出思考非常重要。对此,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模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模式也不可能一朝一夕地就形成答案,但是如果我们都有这种意识,模式就可能在我们彼此的交流中逐渐清晰起来。因此,这也正是此次论坛举行的主旨之一。

2、美术馆与现代城市的协调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盛兴,以及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美术馆的文化价值在一个城市建构中,越来越处于绝对重要的一个位置。美术馆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也已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自城市的性格和文化特色,美术馆须确立自己的学术定位,逐渐体现自身的特色和文化意义。在这个议题中,代表性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美术馆对自身的学术定位是关于美术馆与现代城市协调发展的议题中被诸位馆长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谢佩霓女士,率先提出了美术馆作为城市形象,在地性,即在地的文脉,是美术馆的底线的重要观点。因为,任何一个美术馆,都得明确自身特性,最终都需要形成自身的理念或主导思想,以学术的,文化的思想方式,去领导、发展美术馆。而且,她还提出了美术馆是服务业这一非常领先的理念。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新加坡市立美术馆,以及陕西省美术馆等等也在发言中明确提出确立美术馆的个性及办馆理念的重要观点。另外,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专家黑田雷儿提出福冈亚洲美术馆的“内部与外部”这样一种类似的表达。这种“内部与外部”应该是可以理解为包括对美术馆与在地的、国家的、甚至世界的人文的、物理的,时间、空间上的内外关系。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从对美术馆观众群应有明确定位的角度,论述中国各地区的地域性与中国美术史之间的自主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则通过各自美术馆多年主办的持续性展示等活动和案例,提出了保持与城市文化互动,并协调发展是美术馆重要文化职责的观点。

其次,是关于美术馆与城市建设的观点。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冀少峰从文化策略的高度,论述了美术馆在城市建设中是整个城市生态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的观点。他以湖北美术馆的建立体现湖北省的一种文化战略为例,阐明美术馆的建立对城市文化生态的极大影响。同时还明确提出,选择一个有思想、有学术、懂政策、精通管理的馆长关系着美术馆工作成败。同样,韩国全罗北道立美术馆馆长李兴宰,从博物馆作为一种城市发展战略的角度,认为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紧密关联。艺术不仅是城市的一部分,艺术还可以是改变城市的能量,提出依靠博物馆将文化和艺术整合并提供城市发展战略的观点。对于美术馆本身的建设而言,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不仅提出前瞻性是美术馆建设的要害,是美术馆与现代化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的观点,还发出,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件文物,它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对美术博物馆的发展无路,搬新弃旧,是对美术博物馆性质的颠覆的呼声。

第三种代表性的观点是关于对美术馆与现代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或者说是关于一种互动关系的论述。那么,对美术馆而言,这种协调与互动最重要的呈现方式或跟公众交流的方式之一,即是展览问题。对此,深圳美术馆的宋馆长认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一种良性的艺术机制,尤其是策展机制的问题。王璜生馆长的观点是,在展览问题中,这种互动、交流的关系,即是拿出什么样的展览去跟公众、社会、历史发生关系,这其中,最重要的即是要有学术问题意识和具体的实践能力,并且要用一种比较进行时的思维方式去关注、切入,和参与当下文化问题的探讨和建构,去追问一些当下社会学发生的一些问题。同时,他还提出开放的知识生产机制这个观点,来讨论这种跟社会交流、对话,以及互动的方式等问题。对这样一种机制的形成,他认为,最关键的依然是必须具有坚守的、开放的学术精神。应该说,王馆长与宋馆长的问题正是切实当下美术馆的策展及研究的最大现状而提出的,这密切关乎美术馆如何为公众推介优秀的艺术成果、如何真正意义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如何积极推动中国美术的繁荣发展和提高社会审美水平与文化认知等重要问题。

3、亚洲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交流、对话

近年来,亚洲的艺术、亚洲的美术馆也积极的与国际大展和国际上著名的美术馆之间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互动,并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效应与文化影响。在国际文化交流的今天,美术馆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东西方美术馆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也越来越得到各馆的关注与重视。

印度国家美术馆馆长瑞杰夫•卢臣、越南原国家美术馆馆长张国平都就此议题提出了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瑞杰夫•卢臣认为,在西方背景下,亚洲身份的独特性展示了亚洲的民族精神。张国平则在强调越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文化责任中提出文化认同的问题。他认为,每个国家的博物馆,特别是艺术博物馆,作为重要文化机构,应认识到其责任的重要性,以加强本国人民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同时提出要加强与亚洲艺术博物馆合作,合作研究艺术、文化和历史的共同课题,合作举办专题展览交流,将独特的文化传统纳入亚洲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中。

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在谈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呈现时,提出也赞同了谢佩妮馆长关于文脉的在地性观点。同时,他提出了公民的文化权益和文化判断的问题。认为今天的美术馆更多地扮演了城市文化窗口和桥梁的作用,美术馆面临着如何提高办展质量,如何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诉求,必须注重本地在地的文化的发掘。福建省美术馆馆长游光霖从福建省美术馆的区域定位与海峡交流的角度,也做出提醒:我们在拓宽视野的同时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立足本土依然是我们当前首当其冲的任务。对此,宁波美术馆的于效祥先生认为,东西方美术馆的交流与对话应该建立在一个互信、共赢的长期合作的机制之上。最有效的交流对话模式应该具有深度性和稳定性,而这种深度性与稳定性则需要美术馆去探索一个有效的载体,比如馆际间的各种合作交流项目等。缅甸文化部考古部主任、博物馆和图书馆司司长稻媞顿女士,即和我们分享了缅甸的文化保护措施、缅甸与东盟和对话伙伴间的文化交流项目的成果;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艺术工作室室长崔孝俊则在发言中阐述了他们为艺术家提供驻馆机会的国际交流项目的具体方案,并且提出驻馆艺术家项目能够使现代美术馆在达成既定管理目标的同时,发挥当代美术馆的功能。

对于如何大力推介宣传经典文化,如何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提倡,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并提出促进品牌艺术向名牌文化产品转化的观点。坚持公益性与公共性,弘扬民族文化,传播先进文化、传承地域文脉、提高公众审美素质,促进国内外艺术交流,并增强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至于在互动、交流中对公众审美素质的提高,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裴洵勋,以韩国霊光的公共艺术项目为例来阐述他们的经验。他提倡在选择一个公共的艺术项目的时候,可以让周边的公众都可以来参观,因为,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展馆,或我们的一些展览,应该可以在很多不同的地点来进行更加灵活性的展览。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馆长鲁克思鲁提比克,则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我们分享了他对不同类型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以及对未来西方亚洲艺术中心创建的期待。

在这一议题中,形成馆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对话,形成经验与资源的共享,谋求差异化的共同发展是大家的共同的愿望。因为,在这样的对话与交流中,对美术馆自身的发展,对提高公众服务的能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一个美术馆在多层面的参照系中,审视自身,找准定位,凸显个性。着力现代形态美术馆的专业建设,参与构筑美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格局。这正是举办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意旨所在。

论坛最后,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迪安做了总结发言,并宣布了论坛前夕圆桌会议的三个共识。这三个共识分别为:一、论坛结束之后,此次论坛论文集和各国美术馆通讯录的编辑;二、在今后的论坛休会期间,通过设立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的论坛秘书处建立常规的各个馆际之间的联系,起到深化亚洲美术馆之间交流的目的。这包括发布各个馆的重要展览的情况,特别是能够把亚洲各个馆,准备举办展览的一些计划、方案,能够形成一种交流的方式,来促动亚洲各个馆之间的展览的交流,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交流,并希望在今后会有更多的项目,在亚洲、欧洲美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展开;三、计划今年年底之前落实明年举办论坛的国家、城市和承担这项工作的美术馆,以便大家更进一步有时间充分思考下一届论坛的主题,和做好组织工作,特别是在论坛中进行发言演讲的准备工作,来不断推动论坛本身的学术质量。同时,范迪安馆长还提出,我们要为论坛的常规化和不断地推进做出努力。

四、视觉盛宴—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专题展

为配合此次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举行,2010年9月26日下午,江苏省美术馆新馆还举了三项大展来纵论东西方文化。展览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江苏省美术馆承办,三个大展分别为,“时代多彩—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江苏获奖入选作品汇展”,“走近大师—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以及“南北二石—傅抱石、齐白石中国画作品展”,这三个展览分别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以及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典范,也更加为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举行增添了华彩的一章。

《时代多彩——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江苏获奖入选作品汇展》将展出200余件获奖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国画、版画、油画、雕塑、综合等五大部分作品,集中体现了江苏画家在十一届美展中创作的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精品力作。作品不仅在造型特点、形式风格、表现语言、审美意境等方面具有超历史最高水平的发挥,还多角度的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内容、题材、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充分展现了当代江苏美术家丰沛的创作热情和理想追求,以及江苏美术界和谐发展的良好艺术氛围。

《走进大师——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捐赠作品展》则集中展示了德国大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及其夫人1996年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117幅国际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欧美艺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演变的轨迹和面貌。这批捐赠开创了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不仅为中国增加了一笔难得的文化财富,更在国际社会起到垂范作用。而且,它不仅包含荷兰、美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著名画家的作品,涵盖了现代主义各个阶段不同流派的大师名作,如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巴塞利兹、吕佩尔兹、美国波普艺术大师利希滕斯坦因,其中还包括西方现代艺术创始人之一的毕加索的四幅作品。它为艺术爱好者和理论研究者提供一次难得的实物资料。这至今仍是中国唯一的反映西方现代艺术进程的一批收藏,这批作品在中国能够得到收藏、展示和传播,其意义也远比当年接受捐赠的时候更加深远。

《南北二石——傅抱石、齐白石中国画作品展》以北京画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的20世纪两位杰出画家——傅抱石(1904—1965)和齐白石(1864—1957)的100件作品为主,这批作品堪称中华民族之瑰宝。

傅抱石先生是中国二十世纪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他的作品章法新颖,意境深邃,善用浓墨,渲染等法,融水、墨、彩合于一体,达至气势磅礴的效果。在艺术上崇尚革新,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其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线条劲健,人物传神精妙,自成一格。

齐白石先生为二十世纪世界十大画家之一。在他笔下,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尤以他80岁之后精湛的画虾技术,令人叹为观止。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深得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他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的最高峰。

江苏省美术馆在此次展览的呈现和布置中也力求新颖、独特,高质量的现场效果,不仅为展览营造出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也通过江苏省美术馆这个公共空间,让艺术走向社会,走向大众,为积极推进新世纪健康的中国新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努力。

本次专题展配合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精彩呈现,无疑是一场视觉文化的盛宴,它呈现出艺术在不同地域范围内与社会文化的现实结构中所发生的联系与互动。同时,也表明了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亚洲美术馆事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亚洲文化的蓬勃发展,在全球性的文化冲突与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积极承担自身文化职责的决心与热情。

五、结语: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带来的思考

继2006年第一届举办之始,这是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第一次由地方美术馆承办;第一次突破东盟概念,形成亚洲概念;第一次接受欧美为观察员国家。此次,“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论坛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对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美术馆为论坛做的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借用了罗格评价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话,赞誉本届论坛是“一次卓越的无与伦比的亚洲美术馆界的盛会”。

伴随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各馆馆长在第五届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的主题下也探讨了诸多有关美术馆未来发展与建设的模式与方案,并且在美术馆相关问题上也达成共识:美术馆的公益性与肩负的公共教育使命;美术馆的公共服务模式创建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加强美术馆规范化建设与特色发展;找准美术馆的定位,围绕本地、本馆特色做文章;美术馆面临的挑战:策展的学术性问题及史料研究的匮乏;加强美术馆对各馆藏品管理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美术馆专业人才培训与馆际展览与学术交流等等问题。这些共识将进一步引导全国美术馆,乃至亚洲美术馆以及国际美术馆的建设走向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也将更好地促进亚洲地区的文化艺术活动,进一步把亚洲美术馆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论坛的成功举行与圆满结束同时也给美术馆人留下许多现实的有关美术馆的问题与思考。

目前,世界对于亚洲的近、现代艺术、对于亚洲当代艺术的认识还很有限,亚洲对西方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理解也存有一定的表面性、对自身的艺术传统的继承与独特文化特性的发扬也缺失一定的深度以及主动性。当代意义下的美术馆在硬件的扩充与建设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美术馆从展览馆向艺术博物馆转型这一基本共识也逐渐形成,但展览策划、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的提升等等软件建设方面却依然道路漫长。那么,如何打造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美术馆,如何让美术馆或美术馆的艺术保留它自身的最恰当的作用,并让它得到应有的繁荣与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职能,如何引领美术创作取向,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提高国民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如何发挥美术馆作为国家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重要窗口的用,如何为公众创建合乎时代的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殿堂等等是为最核心的问题。

因此,希望亚洲美术馆馆长论坛,成为我们亚洲美术馆,乃至国际上的美术馆共同交流与探讨构建美术馆的模式与职能的导航与平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