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劲松
近来,各地美院都在相继开设实验性为特征的艺术系科。从“草鞋没样边打边象”,到引入西方教育思想、聘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专家授课等教科书式、非教科书式的结果来看,实验艺术教育在中国并不是、也没有在普遍认同的理论框架和相匹配的教育定义下就摸着石头过河了。
既然 “摸着走”,目的地(理论)、过河模式(方法)、测试深浅(标准)、能力培养(目标)等相渉实验、艺术、教育本义的施教理念和授课手段就会呈现各显神通、莫辨真伪状。
是不是,能不能,以及需不需要搞清楚这些问题的基本定义?弄明白现状是跟过去一样沉溺于西方艺术史学观规则内的沾沾自喜,抑或是提出了包含着本土文化想象式的阶段性目标,产生了尖锐且能有效解释本土文化、哪怕只是局部文化命题的观点?是不是仍在急于冒进,急于定性当下全面展开的关于“实验、艺术、教育”版本多样、源出多门、形态各异的生态关系?
在中国,此类思考才开始进入“以身观身”的思想层面,与被西方现代性思想挤兑成莫衷一是的中国思想状况不同处在,那些导致鼓励批判精神时会身不由己地比照西方,或在趋势的价值判断上,不是看能否切中时弊而是依据所谓主流趣味“被价值标准”的习惯,正是今日反省或缺思想的土壤和文化批判的发力点。
问题一 实验艺术教育如何理论?
“实验艺术”之前的“先锋艺术”、“前卫艺术”等现代主义概念,与西方20世纪初兴起的“艺术能够改变世界”的愿望和澎湃而起的进步理论相关。支撑这一理论的重要依据是科学实现了令人惊奇的工业技术进步。工具的革新与创造,增强了人定胜天的信念。过去100年间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转型,社会进化论和时代进步史观得到了登峰造极的扩展。其结果不仅动摇了人类关于物质、空间、时间的敬畏观和认识论,还成为了全球普世性发展观。自此,人类萌发了征服主观世界之外可能性的无限欲求,与此相关的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乃至医学等学科认识都不再是先前的那个样子。
即使如此,实验艺术还是产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高峰期。这种由科学实验产生的严谨求实验证态度,本质上应是无功利目的的。是一种寻求真理不畏惧反复挫败的精神,是人类可以并且能够在困境中解决疑惑求得生机的本性。在犹太教义里被称之为包含着去蔽与呈现的救世意涵的“弥赛亚”,在本雅明的思想里就是他反复提醒人类应加重视的那种“救赎”精神。而在我们自己的文化识别系统里被称之为包含着中庸思想的“无用之用”(注.1)
显然,科学实证精神是人类主观世界外延至客观物质世界的去蔽手段,但并不是认知与感知世界复杂性的唯一呈现方式。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提升了生活的自由度和便利性,人类越加明白违背自然规律的发明创造与工具革新,并不见得让人的主观世界获得圆满,反而越是在偏离自然与人性的主题。越新越进步的盲目自大,导致了环境与生态恶化、种族与阶层间矛盾加剧,社会发展才深陷启蒙理性与技术控制的双重威胁中。
“返回与重启(注.2)”这个电脑系统初始化的念头成了今日实验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词。 “返回与重启”如同被创造出的“后现代语境”般的道理,正是因为现代主义迷信进步史观而过分追逐不可通约的视觉后的视觉危机,而不是其文本性一样,时下流行的把当代艺术解释为“历史的必然选择”等充满进步论与正当性的语气,把艺术因主题的变化而创新视觉方式的现象作为进步史观注脚的理论,显然解释不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主观世界不确定性的实质。换言之,如果历史的关联已不再是社会进步论所构想的连续时间与进步的神话,我们所亲历的现实世界的多样性不仅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同文化场域对于理解事物在今天看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所产生的此类认识,是因为同一事物处在不同文化场域的理论关系中,因不同场力的交互作用会显示多种多样的意义。保存事物各自意义间的交互作用,即使是使用抗衡与拒斥的方式理论之,仍然会产生不可小视的相互影响力。因此,“返回与重启”并不是消解痕迹的物理过程,而是既可以始终与任何理论和知识来源保持适度距离作为自省与反省的条件,还能将实验的理论在一次次去蔽与呈现中接近事物本来的真相。这才是与实有相对应而虚无的实验艺术之大用所在。
实验艺术在中国被引用的时间并不长。实验艺术教育和与它相关的理论更是一种“仁者”、“智者”的关系。在体制化的学院教育系统内获得合法性地位,一是此谓的艺术态度模棱两可,称谓中含有探索与创新的正解因素。二是对某种现代主义认识观念的质疑。现行的美术教育模式基本上因循“采集文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么一种直线性进化历史观。认为艺术创新要符合这一逻辑才拥有绝对优越性。因此,表面上,中国当代艺术与学院艺术其实在这一点上都一样,都信奉只有取代或者毁灭“已经落伍的时代”的艺术,才能取得文化进步。此类“认识误区”造成了我们文化想象力的局限性和识别系统紊乱,至使思想缺乏目标。以上因素暗合了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主旨,也就有了实验艺术被体制性教育模式“礼让”出来的一点腾挪空间。
本来,实验总是发生在现实实践中遭遇了棘手问题之时。譬如长久以来,曾经行之有效的艺术原则、教育理论、实践方式等机制在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过程中失效了,辨别不了现代化其实只是资本主义构建的出的一种图景并非唯一图景的道理。因此除了模仿与复制外,就硬是搞不清楚新的思想来源究竟在哪里?具体点说,艺术创新的问题是先技能还是先思想,抑或还有其他更多可选择的道路?还或者是,艺术教育和理论方式应该尽早摆脱所谓纯艺术和精英化倾向?显然,遵循西方艺术史思维逻辑和理论方法用以探讨中国问题的真相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简单返身依赖传统艺术标准也难以解答中国当代新文化理想与艺术目的的问题。“两难”与“思想失语”,才是实验艺术教育应运而生的条件。
遗憾的是直到今日,几乎所有教育场所都没有形成所谓“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的局面。大学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制度,要么是“计划经济”的翻版,要么是“学术行政化”或“行政学术化”的模式;奉行的教育理论定式要么亦步亦趋于西方社会进化论和进步史观,以今度古,以己度人;要么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急救章式的治学,走一步算一步,即使有了可以展开深化的思想机缘。在当下社会频频改朝换代(社会转型)之际,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少有谁会无功利目的地延续前朝人的思想成果。
可见“实验艺术教育如何理论”的设问,本身就是在缺乏中国现代思想理论基础上开始的实验。如果说,过去全盘西化和反传统的艺术实验是被催生出来的,是借西方科学技术和视觉文化逻辑改革积弊的单一过程。今天的实验艺术就应是复合性思想的另类触碰,是在反复经验基础上开始自觉于本身存在意义的视觉文化思考。虽然由于学术独立精神匮乏,思想的自发能力疲软,导致思想争论的成果在市场经济不健全的环境里,轻易地被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个与全球化概念一同到来的知识经济概念,其游戏规则是:只要你“政治正确”,那么你就拥有概念定义权和商品经济的定价权。简言之,这是一个共时、共语境但不对称的概念,如果继续沿袭此类命题逻辑,争论就难以联系自身的缺失与衰败的问题。争论不仅无效,且根本扭转不了这一趋势已成功地转化了概念定义与输出权力资本的生产关系。实验艺术教育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此类“文化资本”的崭新卖点。事实上,天价当代艺术现象不仅直接有效,还直接改变人生,如此魔力的商业文化,使转型的文化理想主义、艺术实验精神等支撑信念的因素,在这个利益链中也就很难不被建构成认知主体。作为这个主体成份之一的实验艺术教育的理论就很可能成为“文化资本”论述散播策略的从属因素,成为资本与权力互惠性关系的一环。有迹象表明当代艺术的推手们(策展人、赞助商、媒体人)及传播媒介正合谋构成了强有力的文化经济学关系,并且已将一代人或一个区域的新生力量改观为追逐利益者。当“资本决定力量”成为今天文化关系的有效推力,已成为“先进性”符号和卖点的实验艺术和实验艺术教育所关注的文化批判锐度,以及寻求反叛自身来拒斥同流合污的决心就很难不被消解。内忧外患等复杂因素的存在,正是“如何理论”必须面对的考验。
问题二 实验艺术教育如何方法?
概念上:实验艺术和相关的艺术教育,应被视为经历过激进的全盘西化、反传统及西方样式主义实验过后的思想性产物。是对曾经“有效”挪用热点政治和社会学符号等策略性文化观,以及思考除此之外“中国当代艺术还有什么价值”等贴近生命真实的在地文化选择。在回顾过去深陷西方艺术史方法论和阐释逻辑的实践,到采取主动性拒迎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被激活和被打开的许多压抑已久的视觉,触觉,感觉以及想象性的空间,也看到了被释放出来的文化激情和偏颇选择过后的一片荒芜的文化景观。今天这些经验正被转化成不同补益的知识,被作为寻求不同于“被激活”的生存真象的条件。虽然说,今天的实验艺术还真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来,但作为一种不被可替代的文化存在,譬如“无-有-無”的文化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相-象-像”认识观等等,对于这些尊重自然形成的思想给予充分的文化尊重,以主动发声的姿态进入现实境遇等念头,都有着不可限量的提升空间。因此,除了学会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诚恳叙述,也要用心地体验自己的心声,才会使“实验艺术教育如何方法”的设问产生积极意义,从而达成宽厚的文化实验基础。
在现实里:实验艺术在体制内拥有了某种合法性理由,并不表明实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文化理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高校美术教育网开一面接纳实验艺术教育形态,是由于自身两方面压力使然。一是面对社会日益增长的新现实需要,许多闻所未闻的视觉方式和交叉生成的新思想领域、多向度传播与扩散的需求迫使习惯势力须放软身段,开个口子,让陌生力量既能激活僵化又不至于伤及颜面的功效;二是所谓师承经典美术教学套路和技术技巧授教的机制自身无能创新知识来源。引入实验艺术,其重视文化研究,讲求思想动力的训练,兼容有益于文化基因成长的“无用之用”实验态度,至少不会像“先锋艺术”、“前卫艺术”那样动不动就嚷着颠覆与反叛。
如果分析基本属实,“方法”的设问就绕不开如下三个方面,⑴所谓全球化背景内的“知识经济”(图像、信息、社会艺术、话语权、后殖民等)时代,技术与技术实力、概念定义权与话语权之争,实际上是思想和文化观念之争。能否走出当下的认识误区,辨明当下所处文化境遇的位置,找准转型的切入口才是根本。因此,习惯方式的更迭和语言转向式的反诘成为了当下提升思想力的理由,即使西方视觉艺术逻辑和文化阐释标准几乎融入并左右了我们的当下行为方式,在“断臂”几无可能的条件下,在一代人(不同地域性)和一代人(不同文化理想)的活法中确立思想来源的要求,应是实验艺术教育方法构建的方法之一。⑵在所谓体制化的学院平台和教育方法上实验,仍有两个问题要解答。一是怎样在解构所谓专业的普适性价值观时,能否启发性地终结那些既定美学模式以应付百态生活的荒唐惯性;二是如何摆脱使用“知识之网”去捕捉真理的学院习气,以自身为对象,在独特的文化实验性、拒世性和反叛性思维里置身于社会生活中。⑶就实验艺术经验的知识,针对“把视觉的后现代全球化当做日常生活来加以阐释”的趋势,建构自身文化定义,并发展出一套有内涵、有说服力的、关于中国文化意义的教育理论。
实验艺术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课堂“形”设学院,“神”却设在变动不居的社会大背景中。这一特点虽与学院规则发生冲突的现象比比皆是。譬如:教室里很难看到“一言堂”和整班学生“排排坐”现象,如果有也多为打破年级界限,甚至是校际间、系科间的混班上课方式。由于时常会有连续通宵达旦的讨论与专案研究。即使是所谓常态的造型基础、材料基础等课程,教学检查中常被质疑的地方是:如果不按作息制度、只有被批评的示范案例,没有可依循的典型路径的教学,让专家们也看不懂这些课程的结果。即使告知实验艺术是在过程中呈现文化针对性,逼近图像生产关系的方式,是包含着产生问题、发现问题,并用发问的方法表达看法,进而生成相关视觉形态关系的活化教学也无济于事。教师、教学大纲,甚至是施教者的独特方式时常会因不同授受对象而转变。所谓“教材”的这个概念在授课过程中不是被强调到不容置疑的绝对高度,而只在其中起某种催化剂作用,或者说只对某种不确定因素起到勾连的“裁缝” 作用。教育的效用并不时时彰显意义,更多的时候,是授受双方共谋式地营造出互诘与批评的动荡性思考过程。就是实验艺术教育所推崇的视觉文化研究和图像社会学调查,在所有的基础训练中也不过被作为“换种角度”的抓手。由于每届或者说每位个体学生与生俱来的不同文化背景,此类不确定性的思想共振式教学会另辟真切的视觉阐释路径。故此,实验艺术教学大多会依循课程主旨要求学生提交文案(关于这一主题的文化研究和图像梳理)——草图(在进入教学状态后的一周内提交,自己选择喜欢的艺术家个案作分析,进而发展出造型的意图)——成品(经实验,重构与发展出来的,切中自己文化判断和造型意欲的作品)这么三个阶段来组织教学。这个在我们看来最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能极大调动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基本素质的艺术教育路径,学院的评估系统却既无充裕时间细查学生文案,也难以考证学生草图发展对创造能力启发性深度,更不会有耐心体会学生“成品”在未来的艺术实践中究竟还会有什么持续之功效。
教学检查过程内的“失语”双方区别在:一个讲思想能力训练,重在自主创新。认为任何规律都是暂时的;一个推崇模仿写真技能训练,重在循序渐进,认为规律是不变的;一个提倡发现与处理问题能力,敢于失败,追求做什么事情都别落入俗套;一种讲究张弛有序精雕细琢,追求一个比一个好的结果。学院识别、评价系统在这一方面有完善的程序,以至于到了无须检查组专家们坐堂听诊,而是一眼扫去便心中有数的地步。实验艺术教育则不同,是一种不能使用既定成形的标准化、数据化衡量的东西。虽然,迟早会形成某种可以被量化的格式,但恐怕到了那一天,这套格式又会被新的文化命题所诟病,成为下一轮文化创新批判的对象。因此,学院评价系统应有充分的文化宽容心态和思想自由的治学精神。实验艺术教学则应在有助于学生渡过失去确定性目标后提升自我设问与发问能力上下功夫。因为思想的提升才能在挫折与失败中识别真伪,才会发现与内容相关的技术和恰当的表现语言与最终所创造出的视觉形态。因此说制度化的学院模式可作为实验艺术教育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积极看待学院的内在或缺原因,会转化出有益的思想资源来。
问题三 实验艺术如何其他?
教育本来就是富含“实验”特质的手段。只是被定性为指标性、目的性的工具后,才成为填鸭式的应试模式。实验(娱智)的特质才在教学中被淡化,直至实施所谓“标准化”评估才被淘汰出局。因此当下无论是主张中式的“寓教于乐”观,还是持西式的“知识进化”论,教育不能止步于知识技能的授受和空对空演练模式,而是既要能向全球文化发展提供知识技能和思想的专才,又要面对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等新鲜事物培养文化兼容能力强的新人。这一趋势引发了关于“教育”的讨论,也为实验艺术教育提供了施展空间。
今天,有一种被西方学界称之为“后学科”的思潮,鼓吹教育应任由兴趣点随意穿越传统学科界限的做法,呈现出的流动性阐释结构,正生机勃发地牵动全球新文化创造功能。此类包含多种学科交叉互动的教育趋势,有如朱熹“理一同殊”所释之“一个月亮照在江河上会映出千万个月亮”的道理。是一种演化而非进化的关系。前者不同处表现为理论的企图是:“如果打破旧的学科壁垒只是为了用新的学科取而代之,还是毫无用处的”。(注3)“有用与否”作为否定之否定后的西方教育态度,是因为不盲目接受现成的各种历史论述、科学论述和规范体系基础上的批判、重新进行文化研究与社会调查实践、并提出大胆否定的思想需要。针对习惯把自己的思想纳入所谓规律、法则等固定方法中去生活,面对如此普遍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现代化逻辑、理性思想、道德规范等被尊称为“科学方法”的东西,在引导人们进行有规则的思考中,也在丧失和泯灭人类发现问题和怀疑生活的能力。
因此,怎样恢复和提升人类越来越依赖于工具理性、科学主义等便利性而丧失掉了感知自然、生命、存在意义的能力,搞清楚生存意义的虚实关系,弄明白所谓外科手术式与中医内外兼治式手段的优势与局限,发展出另辟蹊径的现代治学从艺的思想,应是实验艺术教育所关切的主题。
实验艺术教育的主战场被设计在社会互动的现实场所内,“现场与在场”的特性,要求其教科书内容的三分之二产生于阶级、性别、性和种族身份以及现实生活的每一环节里,它的技能与作品形态是与社会生活节奏密切相关的产物,其有效性和创新性特质是由社会生活内容所决定并加验证的。此类旨在智能、技能与沟通交换能力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结果,对于习惯既存的审判模式和生存机制里的人而言,实验艺术教育所涉及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过于宽阔,因而缺乏专业的确证性,因此“被”认为毫无用处。但这正是实验艺术教育能够超越局限提出或试图提出问题来获得界定的条件之一。
实验艺术教育,相较于稳定的教育模式,由于所设前提条件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是由外而内的不同,其结果必然呈现完全不同的授受关系和人才形态。表现在教学过程里就不仅仅是画什么和怎样画的技术性问题,而是怎样思想,并透过重新考察而生成图像这个中介来真正表达生存意义的结果。唯其如此,实验艺术教育才能摆脱所谓“囚徒悖论”,实现“学术无禁区”的治学理想,并揭穿环绕在“教育”头上的各种神话与陷阱。
1. 如何超越认识局限,实现“学术无禁区”的理想索求? 我们虽然都是生活在人为主体的社会中,但“人是思想的生存物”(注.4)。思想的碰撞和争论时常会激发一个民族、一群人、一种生活方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激发出重大的理论索求和创新的索求。以此为前提,返身思考思想之源、人本之源以及社会之源这些个看似大而虚的问题,是鉴于我们生存的所谓“社会”,既然是一种人间的组织模式,关于这一模式的正当性与确定性的所有规则和条例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人的优势和弱点。关于这个模式所有有效法则和手段就有可能像人一样的犯错误,或寿终正寝。这些与生俱来的缺陷即使在制度之初就将人类的劣根性考虑在内,也不能保证一劳永逸的准则行之有效。因此,实验艺术教育要跨越的认识误区在: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想和创作方法作为一面镜子,不是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迷失,而是找到差距的真相而辨明当代艺术的“真相”。合理地接受或主动放弃部分解释存在意义的价值意图,是不是能够有意义地实验“他是一面镜子,我也是一面镜子”,在互照之中找到差距而后生才是实验的意义所在。
有论者说:“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现代思想几乎都发源于西方(注.5)”理论的从属性导致了艺术实践的依赖性,中国现当代艺术从根本上很难逃脱“西方主义”的阴影。显然,这是一个既成的镜像论事实。作为拥有生命经验的每个人而言,懂得了“镜像”的意义,或者说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真伪,又如何能够弄明白自己生存的意义?同理,懂得了“阴影”的存在,就会有摆脱阴影的方向和方法。事实上,实验艺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深陷西方主义逻辑维度而难于自拢,困境不在摆脱的主观意愿上,而在思想的空缺。是否要搬出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来磨砺思想,是件见仁见智的事。但面对每天都是新鲜生动的事实,从日常切身经验中开始自觉思考,在顺境与逆境中反省周遭的人与事的关系,并非不是思想可以开始发力的地方。如此说来,“学术禁区”就不过是种说法罢了。所谓“用一切混合一切”的实验主张,尽管存在许多可商榷的地方,只要切合我们生存的实际关系,解决了我们思想空缺的根本问题,就比“二流模仿”来的真切感人。
2.如何思想游戏和产生怀疑的艺术?
今天的视觉艺术实践,几乎把过去艺术教育精致专分出来的美学流派、画种界限、专业标准、审美路径打碎后又重新复归了事物本来的生态关系。同时,也把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和专业深度思考所不屑一顾的东西,那些被旧系统所摒弃的非视觉、非艺术的东西予以视觉化。艺术——如原初人们看世界时(如果不是刻意摆谱或透出点“贵族”气息式的忸怩作态)的万物杂陈新鲜活泼,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出学科交叉、文化交叉、时空交叉以及经验交叉的趋势。
毋庸置疑,视觉艺术的“反常”举动当然是由于有了过去的积累,才具备了思想腾挪的条件。如果不是拥有现代逻辑、理性思维、道德规范等“准备原则”(伊壁鸠鲁 语)等丰厚人生经验,当下的视觉艺术就不会有能力批判造成现当代人生活越来越僵化和机械化的思想根源的冲动,就难于产生“比外更远”和“比内更近”的双重思想特征。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人的思想并不如传统哲学和理论所说的那样,是来自人的主体性内部,或者来自人的思想意识在逻辑上的同一性,思想也不是从大脑向外延伸的东西,更不是对于它外部对象的占有或掌握”(福柯 语)。思想的进行与展开,实际上是某种同“外面”遭遇和相互交错的过程。换句话说,过去我们被“精致专分”教育塑形出的思想观,是一种通过将复杂的外部对象按理性思维的内在逻辑归纳、抽样、特征化后的结果。充分肯定这个认识过程,才有条件将其视为解释复杂世界的一种角度,可以反映但并不代表认识和思想的全部维度的道理。寻找实验艺术教育的充分理由,是因为思想在打破原有主体性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外在”活动,归根结底的目的还是要在激活思想自由的要素同时,建构思想自身的能力。
因此,实验艺术教育重视施教过程中显现思想的针对性和视觉生产关系的教学,是在重新考察文化来源和图像符号自身意图在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在重视“外在”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的密切关系。譬如关于“符号来源”的教学,“方格”在我们生活中是如此常见,在没有“生物”图像的伊斯兰文化中却是典型符号。“鹰”虽是美国式民主精神的体现,方格和鹰的任意组合在文化重构中就会产生意义。五谷杂粮的民俗气质与咖啡奶酪的生活方式混杂,作为食物也许可以忍受,一旦置于文化精神的对话中就会产生“冲突”。如果文明冲突是当今不容小视的全球性问题,这类思想实验的关系,就会越过“符号”这一具体的课程内容而进入“外在”,进入“来源”。如此看来,实验艺术教育就有点像水中鱼,只吃营养思想的养料,却不介意养料的属地与身份。因此,没有理由不为别开生面的思想自由而产生实验性、怀疑性艺术。
3.如何充分理由和别开生面?
快速刷新的财富数字把中国推向必须承担责任的世界前台,相较于这些看得见的数字,中国艺术却晚人一步,仍在唯唯诺诺地摇摆不前。要给自己一个充分理由,并不是不知道眼下空缺的支撑点还有很多。尤其是在所展开的文化研究和艺术(图像)社会学实验教育中,倾向于强调“意义”在给“实验”下定义时的重要性,是因为“替换”、“转向”、“反常”、“非艺术”、“泛视觉”等等手段,并不是以旧式的风格、技巧、流派等思想路径为参照,而是在培养学生首先成为一名“一无所有”的创造者。此类“放空”与“清洗”思想污浊的实验教育,旨在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文化观点,验证自己的认识和建立生存经验的必要过程。这个思想“外在”化的过程涉及自身与社会或集团间的意义产生和交换条件。学生在这类理论联系实际的艺术实验中,学会对应现实的能力,即“意义的给予与获得”(斯图尔特·霍尔 语)。给自己找个理由,就相当于形成了人与社会或集团间某种“共享的意义”。不仅因为思想“外在”化存在着巨大意义上的多样性,存在着解释和表达上不止一种的方式,他们涉及的概念和观念、感情和情绪、文化和习俗等等关涉实验艺术意义的可能,会给自己建立起发展和别开生面的理解与方法。尽管“他者”未必会合逻辑地回应或表达关于“共享意义”的确切内容,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思想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茁壮成长。
因此,强调“实验”是重要的,是指在所涉及的社会内容里赋予了人、客观事物及事件以意义的过程里。无论“社会内容”看似铁板一块或拒绝干涉,由于任何对象化的“内容”自身几乎不会只有一个单一的、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意义,如同霍尔所言:“甚至像石头那样明显的事物,也既可以是一块石头、又可以是一座界碑、或一尊雕塑,这取决于它所意味的东西,也就是说,取决于它所处的某个特定的使用背景,取决于哲学家们称之为不同的语言游戏(即有关界碑的语言、有关雕塑的语言等)的东西”(注6)。因此,给自己充分理由,就是通过对切身问题或困境的使用,通过语言描述,形态组合或分解、涂抹或冲刷,结合自己的实验意图,或围绕这些“外在”思考的感受,就像摄影使用感光纸经过显影而表象涉及的对象,象艺术展用作品展示对象来产生确定的展览主题的意义一样;给自己一个充分理由就是某种文化视点的实践。尽管“如何理由充分”的实验因人因事很不具体,会因时事造化难有明显的方式指称“现实世界”,它仍然会赋予个人文化视点或一个群体与当下“外在”对象思想以意义的条件。它是实验艺术产生“意义”循环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实验者们藉此可以摆脱主流叙事结构控制,消解强势力量干扰思想展开的对策。
注⑴:摘自《天道章句之十一》“州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铤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⑵:参见朱宁嘉 著《本雅明艺术理论研究》P18,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注⑶:(美)尼·米尔佐夫 著 《视觉文化导论》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注⑷:高宣扬 著 《福柯的生存美学》 P51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注⑸:参见蒋奇谷撰文《2009北京国际中国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研讨会序言》
注⑹:参见(英)斯图尔特·霍尔 著《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P3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