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评论] 学者型画家的水彩画理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05-08 11:11:3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学者型画家的水彩画理论——评蒋跃的新著《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

宋永进

  前些年,虽然相互少有谋面,却常常在媒体上、或电话里、或艺友的闲谈中得知蒋跃老师接二连三地获得全国水彩画大奖的消息,这样的喜讯近两年似乎少了些。今年春节,意外地收到一本托友人转交的并不算太厚的新作《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细读后感觉到其中沉甸甸的份量。

  早在十八世纪,水彩画就由意大利传教士郎士宁等画家引入中国,1 9世纪下半叶逐渐为中国大众所接受。而中国当代水彩画开始蓬勃兴起应当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了。西方水彩画虽然曾经在英、俄、美等国一度辉煌,却终因油画的强劲发展势头而受挤兑。正因为如此,世界范围里水彩画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其他画种来说较为匮乏。在缺少系统理论的参照或借鉴下,蒋跃先生《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的问世,无疑是开创性的,可以说填补了一项空白。中国美术学院前辈教授、著名水彩画家吴德隆先生称其为近百年来中国水彩画领域的一部“最为系统、深入和全面阐述水彩画有关问题的理论著作”〔1〕。的确,蒋跃先生立足本土,以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宏大视野,审视中国当代水彩画的发生和发展,并针对水彩画“技艺性与艺术性、写生性与创作性、生动性与深刻性、独特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创新性”〔2〕等各方面探讨中国当代水彩画的未来前景。同时,对文化共性与民族精神、艺术历史与当代艺术、本体语言与个性风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重新考问,提出了个人的鲜明观点和主张。

  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

  源于东方和西方的水墨画和水彩画对于“水”的亲近不谋而合,这或许因为欧洲地中海沿岸与中国江南地区具有十分相似的地质特征和气候现象——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空气潮湿而温润、阳光柔和而明媚……水彩画传入中国以后,渐渐得以兴旺也就自然而然了。

  蒋跃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于具有浓郁传统艺术氛围和水系发达的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儿时深受父辈们传统文化的浸染和民族艺术的熏陶。对书画和民间美术的那份真切体验,使他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无穷魅力,也让他始终保留着对传统艺术的深深眷恋。蒋跃先生自幼习画,在高中时就有国画作品参加省一级的美展,在中国美院的学生时代又打下了坚实的西洋油画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国内水彩画创作处于低谷之时,他毅然选择了水彩画种作为他绘画事业的媒材,在创作探索和教学实践上孜孜不倦,属于文革后水彩画领域的第一批开拓者,也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著名水彩画家之一。早年作为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的秘书长,他曾协助潘长臻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的水彩画高级研修班和在杭州举办的6届全国水彩画展,在中国水彩画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对水彩画的选择,看似偶然,其实恰是画家因对“水”的特殊亲情而萌生的内在冲动,也是身处东西艺术融合文化背景下的当代文人责任意识的驱动。由此维系着他不懈地进行水彩画创作实践和当代水彩画理论探索。

  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不断冲击和当代生活的日新月异不仅没有覆盖他幼年的记忆,反而激起对传统艺术的回望,进而唤起画家身上那份传统文化基因的苏醒。二十多年来,蒋跃先生一方面以积极的姿态潜心研究西方水彩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从中汲取养分,又极力摆脱西方艺术话语和观念的制约,探寻诗性的东方绘画品质和艺术神韵,逐步形成了富有当代气息和民族气质的个性化水彩画语言模式。同时,他的艺术理论的形成和成长过程恰逢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观念全面涌入和大众文化消费的蓬勃兴起之时,各种观念风起云涌、此起彼伏。开放、变革、多元、不确定性的文化环境和艺术背景,往往让许多艺术家在彷徨和迷惑中失去自主。而对于蒋跃先生来说,这恰是一个机遇。在他身上,受传统思想中保守因素所束缚的思维在各种观念的刺激或撞击中复活,文革时期所形成的单向的艺术思考和理解渐渐转向多维,并在长期的体验中自然交融。不仅如此,蒋跃先生还多次积极走出国门,他曾应邀在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亲访西方艺术名流,拜读经典名作,主动接纳西方当下的艺术理念,直面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及其所带来的变化,并极力在这两个绘画体系之间寻求契合点。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他觉悟与困惑并存,欣喜与苦恼相伴。于是,旧的观念在迷恋、犹豫、怀疑和否定中逐步瓦解或演变,新的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地萌发。历时数载,《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文化境遇和矛盾的心理搏弈中诞生。

  游历于绘画实践与学术探究之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习”的意思是实践尝试。传而不习,必误后学。读《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字字句句的背后都蕴涵着画家的亲身体悟和反复思虑。

  蒋跃先生是典型的学者型画家。他在创作之余善于学术的思考和理论的探究。他的绘画格调总是伴随着艺术理论的成长步步提升,他的绘画思想又在水彩画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产生。蒋跃先生一方面对水彩笔与毛笔、西方水彩画与传统中国画的运笔和用色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积极将中国画的运笔方式融入水彩画,并在实践中发掘和完善水彩画的语言优势;一方面反复摸索水的特性,根据纸质的耐擦性、承水性和笔中的含水量运用泼、冲、渗、浸、吸、渍、滴、渲染、擦洗等多种手法进行大量地尝试,体验着流畅、轻快、潇洒的运笔所带来的身心快感和透明、灵秀、滋润的画面气息给人的视觉快意。在长期亲身实践中,画家不仅掌握了熟练驾驭纸、笔 、水、彩的能力,而且十分注重对儒、释、道传统经典哲学和历代画理画论的研究,理解和领悟其中的奥妙,从中获得滋养。正因为有这样的积淀,蒋跃先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许多原生态文化的面貌和特性。他的作品造型严谨,色彩明快,运笔轻松自如,用水出神入化,画面晶莹、亮丽、滋润、含蓄、秀美、雅致,散发出江南的文化气息和艺术情趣。这不仅使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所高深学府奠定了水彩画的学术地位,迄今为止他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位水彩画专业的硕士生导师和教授,同时也为《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既不是对水彩画表现技法所作的简单介绍,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纸上谈兵,是绘画实践和学术理论的完美结合。因此,该书比一般理论家所撰写的纯学理性论著更具有当下意义和可读性。在《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一书中,无论对绘画技巧的剖析,对本体语言和视觉美感的解读,还是对艺术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诠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的许多章节十分精彩。

  在“水彩画的本体语言”一章的第一节中,画家凭借多年的创作体悟和学术思索,以国画、油画、版画等诸画种不同的本体语言和发展现状的横向比较作为切入点,从水彩画的媒介即硬质画纸、柔性画笔和水性颜料的特殊性出发,依据水彩画的表现特点和视觉特征,提出了“水的韵律、彩的透明、水色相融相契的趣味、笔迹纸痕的力度感”等水彩画独特的语言表述方式、表现手法、语言气质和审美观,在当代水彩画界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在第二节和第三节中,画家从技到艺、从法到理对水彩画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方法进行了介绍、分析和阐述,体现出理论的高度和专业的深度。

  在第三和第五两章中,对“水的韵律”的阐述则反映了蒋跃先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水是生命的起源,传统文人画家不仅善于用水,更将水的灵动、滋润、秀丽、空灵、虚静等特性化作艺术追求的内在标准——崇尚文、意、趣的精神追求。他对水的物理特性、水彩画的材质美感、水彩画的诗化内涵,以及“水”的哲学性思考进行了层层阐述。他在论述中旁征博引,从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禅宗六主能的“虚融淡泊”、老子的“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谈到庄子的“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从王羲之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话水来”谈到李白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4〕。文章行笔流畅,文字优美,既有学术上的严谨又有散文般的抒情,读来轻松自如。

  再如,第七个章节对“艺术”一词所作的注解既十分独到又通俗易懂,也颇引人深思。他认为“‘艺’——是思想内涵、精神品位、审美意识、格调追求,属于‘立意’范畴;‘术’——是一种技术手段、工具材料、驾驭能力、表现载体,属于‘操作’范畴”〔5〕。同时,针对水彩画的“术”和“艺”,提出相对应的“向传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和“与传统拉开距离、与生活拉开距离、与他人拉开距离和扬长避短”的学习主张。其观点不仅对水彩画的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其它艺术专业领域也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是一位成功的水彩画家在传统艺术浸染和观照中探寻的心迹,是在多元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生成的画论。该书以文阐思,以图印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往往能够在随意轻松的气氛中把读者引入严谨而广博的学术深处。蒋跃先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套完整的中国当代水彩画理论体系,必将为相对薄弱的中国当代水彩画理论研究增添一份学术的厚度,并为中国当代水彩画的日益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8年4月于寓所

  参考文献:
  〔1〕吴德隆《水彩画领域的新著》〔N〕美术报,2008-3-1.
  〔2〕〔4〕〔5〕蒋跃《中国当代水彩画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P4,P30-33,P46-52.
  〔3〕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P30.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蜂巢》——张天个展
· [专稿] 方世聪艺术人生文献展
· [专稿] 当代中国青年水墨画名家邀请展
· [专稿] "北京—雅典"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 [专稿]2008 首届五四国际年轻艺术节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