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展示创作情境、思维过程

时间:2017-11-30 10:38:17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开幕式上嘉宾合影

2017年11月25日,“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作为艺·凯旋画廊在成立十周年之际重要展览开幕,展览邀请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担任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展出了中国十位重要当代艺术家珍贵手稿,其中包括方力钧、傅中望、马六明、宋冬、隋建国、王广义、徐冰、尹秀珍、周春芽、张晓刚。

艺术家冀少峰、方力钧在开幕式上与嘉宾合影

艺术家冀少峰、孙振华观看展览

此次展览展出作品中有些是艺术家即将实施的新作,有些是曾经参加包括卡塞尔文献展等重要展览的手稿,这些手稿为进一步了解、研究这些艺术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料。

艺术家冀少峰、王广义在展览现场

评论家王端廷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所谓“手稿”(Manuscript)从窄义的角度看,专指艺术家根据特定创作想法所画的各种小构图;而从广义的角度看,还应该包括与此相关的文字或各种视觉素材,如速写、照片等。

艺术家刘淳观看展览

艺术家马六明观看展览

比较起正规的艺术创作来,窄义的手稿虽然具有即兴、随意、尺寸不大、制作时间较短等特点,但却具有独立欣赏的价值。“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第一回)”展览是希望在原有的、公共的作品之外就手稿的部分进行展示,并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做一些研究。

艺术家俞可观看展览

艺术家杨小彦观看展览

西方的艺术史学者素来注重对于著名艺术家的手稿研究,这是因为首先,手稿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特定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其次,通过手稿研究还可以体会艺术家在面对不同问题时是如何加以解决,又如何对传统进行有效的继承或创造的;并且,人们从具体手稿研究中甚至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代,艺术观念或表现手法产生演变的迹象。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认为,“具体过程的手稿其实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倘若不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就很难真正进入那些优秀艺术家的具体创作情境之中,并掌握其思维的全过程,而这也必然会给艺术创作研究和艺术史研究留下了重大缺憾。

展览现场观众观看展览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

在开幕式上,作为参展艺术家代表,王广义、方力钧、马六明分别表达了他们的感谢,其中,王广义说到,感谢批评家从手稿的角度对于艺术家创作的研究,这对观众更好的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同时也可以让艺术家之间相互学习探讨。

方力钧-2017.8.15-35x45.5cm-纸本水墨

傅中望-《榫与卯2号》创作手稿

马六明-草图之一-21x29.8cm-纸本-2001

艺·凯旋画廊的负责人李兰芳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十年来的感慨与感谢,她谈到:“此次展览是以手稿的方式来深度研究艺术家创作,从某些方面来讲,作为一个画廊做这样的展览其实比较困难的。因为有些作品是非常早期的,比如宋冬参加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等,文献整理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因此非常感谢策展人鲁虹老师的工作,也感谢所有参展艺术家、批评家对画廊的支持。”

宋冬-《印水》(行为)手稿-26.5x29cm-纸上铅笔-1996

隋建国-“盲人”泥稿“-高12cm-喷绘78x109cm-2012

王广义-《门徒》草图-42x30cm-纸上丙烯、综合材料-2013

“中国当代艺术的书写及手稿研究”主题研讨会同步举行,研讨会从“如何定义手稿”“手稿的真实性”“手稿对于研究艺术史的价值与意义”“今天艺术创作进入多媒介阶段,手稿有了哪些新的转变”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徐冰-《猴子捞月》手稿--硫酸纸、铅笔-2001

尹秀珍-《洗河》(行为)手稿-25x31cm-纸上铅笔-1995

据悉,此次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的第一回,未来艺·凯旋画廊将在每年持续推出该展览的更多回合,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创作更加丰富的面貌。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1号-纸上油画-2007

周春芽《豫园小景》手稿-33x44cm-纸上丙烯-2017

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2月10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