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全记录

时间:2017-04-30 | 片长:00:06:57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开幕式嘉宾合影

 
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颁奖典礼

“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几十年以来,影像及观念摄影的核心理念、丰富的手法,以及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是非常可观的,但这些却与它所处的社会地位并不匹配,它依然缺少社会参与和支持。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对于摄影及影像艺术家的支持是真实的,这是巨大的社会情怀和实打实的付出。获得金奖我感到非常开心!这些奖金不仅能让艺术家过得好一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继续创作提供帮助。”

——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金奖得主 何云昌

2017年4月28日,“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于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开幕。本届展览的主题为“万丈高楼平地起”,邀请崔灿灿、王庆松和尼日利亚策展人Bisi Silva组成策划团队,担任本届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在作品选择上,采用邀请和征集两种方式全球范内征集遴选,最终在本次展览上为观众呈现了234位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观念影像及摄影作品。


评委嘉宾为金奖得主何云昌(左二)颁奖

次日,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2017年横滨双年展策划人三木(MIKI Akiko),白南準艺术中心馆长徐真锡(Jinsuk Suh),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光圈》杂志责任编辑Brendan Wattenberg,Cipa画廊创始人、收藏家靳宏伟组成的评委小组选出了“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前20位入围艺术家名单,并最终公布获奖结果:

金奖得主:何云昌,奖金30万元;

银奖得主:厉槟源、芦笛,奖金各10万元;

铜奖得主:冯淋、赵赵、华伟成,奖金各3万元;

入围奖20名,奖金5000元。


双年展开幕现场,长江当代美术馆馆长邹玲主持并致辞

金奖得主何云昌

银奖得主厉槟源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铜奖获得者,左至右:冯淋、赵赵、华伟成

“万丈高楼平地起”,比喻再高的建筑都要从平地建起,事物才能从无到有。作为展览的主题,它隐喻了影像艺术在自身发展的历史中,所经历的种种变化,每一块砖,每一个基础的不断确认与强调;也象征了影像艺术在今天无所不在的现实,以及它对各行业所起的或明或暗的影响。同时,它也彰显了本届双年展全面进入公共文化的雄心与壮志。

策展人崔灿灿致辞

本届双年展分为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部分,主题展分为五个单元,“影像与电影艺术”、“影像与视觉传达”、“影像与书籍、经典杂志、网络”、“影像与在地时间、自我组织、实验空间”、“影像与现当代艺术”。这五个单元,聚焦影像艺术与不同系统所发生的奇妙关系,影像艺术既激活了各个社会领域的发展与界限,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自身,赋予影像艺术全新的属性。单元之间,文献相互交叉,作品互为补充,组成丰富而又繁杂的文化线索。

特别项目为观众呈现了钟维兴的“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展出了钟维兴自2015年以来开始拍摄的大师系列肖像中的20余件作品,从不同视角呈现镜头下有别于人们头脑定式及大众媒体锻造之下的“大师”形象。


策展人Bisi Silva致辞

 尼日利亚策展人Bisi Silva此行第一次来到中国,她是拉各斯当代艺术中心(CCA)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从事国际当代艺术和女性艺术的研究与策划工作,曾担任多个重要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国际参展艺术作品主要通过邀请和推荐进行,我利用广泛的国际资源邀请策展人、专栏作家、美术馆机构、艺术家、批评家等进行推选,发掘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当然,我自己对非洲艺术家特别熟悉,所以这次也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优秀的非洲视频及摄影艺术作品。我们希望展览能够展示不同层面的艺术家,展现多元而国际化的视野,他们其中不仅有已具名气的中坚力量,也有在事业发展初期的青年艺术家,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国际性的具有生态性的摄影及影像艺术大展。而于我个人而言,长江国际影像艺术双年展大概是能让我最广泛程度上了解中国影像及摄影艺术家的绝佳机会,我非常期待和珍惜。”


双年展创始人及出品人陈汇江致辞


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银奖获得者Henry Coombes致词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马斐桐(Sergio Maffettone)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王庆松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的王庆松更倾向于从艺术家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挑选和判断。“不同于专业策展人,我更期望在高高在上的当代艺术和大众摄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打破这种边界,做一个更有意思的展览。所以,我一直坚持选拔方式上以邀请为主,但一定要保留征集作品——我们不仅需要经典,也需要未来未知的可能。影像艺术门槛不高,我希望通过这种交流让大家了解一种标准,而不是制造排斥。这个展览有当代艺术中的影像摄影作品,也有一些摄影协会的‘玩儿家’,还有‘一带一路'的内容,这种多元本身就是真实的,它很像一个社会生态或社会普查的样子。”

“如果问到,什么是摄影的春天,我想这一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我们都愿为之而努力。”

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金奖获得者宗宁致辞

策展人李振华致辞

开幕式上,策展人李振华在致辞时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被解构,图像亦是如此。而如此丰富的图像又在构建着另一个语言世界,它是真实的反显和延伸。“无论媒介如何变化,对图像的生产和创造依旧属于创作者,我们在这里相遇,在图像中行动,对人和人的理解,对世界的观看和发现,依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相互交流、联系和沟通。而经历时间的只有图像和抓取生命一瞬间的人。”

钟维兴的特别项目“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双年展的特别项目以钟维兴的个展“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呈现。企业家、收藏家、摄影家......面对不同的标签,钟维兴更强调忘却身份的定义——“包括我镜头前的对象,他们在镜头面前抛却已有的社会标签或者外界的强加的思维定式,摄影让我们回归到常态的对话,这是心和心的交流。”


“凝视——当代摄影大师肖像”展厅一隅


钟维兴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钟维兴在与这些大师拍摄交流的过程中,自己对摄影的再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让他在创作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在这些创作中他并不试图去还原在角色背后的那个人本身,而是去还原摄影师在他心里的那个特征,他的肖像作品仿佛是展现了被拍摄者一生摄影生涯的一瞬间,这一点上,他变成了站在摄影大师前面的摄影师,”王庆松如是评价。

 “这些摄影大师一生都在为他人摄影,却鲜有人系统地为他们照相。这也是我决定做这样一个项目的初衷。这不涉及任何挑战,反而,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摄影的魅力就在于瞬间精彩的放大和永驻。”钟维兴在接受艺术中国专访时表示。

停车场车道展示区域

经改造的停车场展厅给人焕然一新的视觉效果


展览现场

 与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相比,本次双年展加大了国际参展艺术家比重,并在影像作品数量上有所增加,最明显的便体现在投影仪的数量上。与此同时,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的地下车库被开拓为重点展示场馆,尤其是停车场及其坡道区域,其本身便给观众强烈的场域代入感。策展人通过对空间结构、色彩的调整,使得过去潮湿昏暗的车库焕然一新,不失为为一种大胆而成功的探索。


展览现场,庄辉作品前


展览现场,观众驻足观看影像作品

展览现场

观众与作品互动

展览现场

颁奖典礼当天,艺术中国记者对银奖获得者厉槟源进行了采访。作为80后获奖艺术家,厉槟源表示这种奖项和资金的资助是最实在而有效的鼓励。“我们这个年龄,在创作上会出现新的问题和困惑,而在这样的阶段获得双年展的奖项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我们在这个时代上台的机会都很有限,所以我很珍惜在台上的时刻。就像我所说的,要唱就要独唱,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金奖得主何云昌作品:《同名同姓-李刚》,120cm×173cm


银奖得主厉槟源作品:《臭水沟的春天》《无间》,影像,6分19秒,2015

铜奖得主华伟成作品:《像孙治国一样吃火锅》

颁奖当天,几日的雾霭散去,迎来了难得的艳阳。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对面,看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色的边界,千帆过尽好不繁忙,隔岸的朝天门地标在建的如火如荼,夜色下高楼林立灯火通明,颇有些“小上海”或是“小香港”的意味。一切都在拔地而起,一切都在背离大地向上生长,仿佛一场喧嚣的革命,耳边不禁响起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旋律——回顾展场,反思这一主题,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为观众展示的不仅是情怀和野心,更是一种希望和能量。只是,在加速行进的革命中,我们依旧怀恋着高楼转角背后掩藏的古巷旧楼,发霉的味道,恣意生长的青苔,这样的反差与“不相称”,亦是另一种真实。那么,什么又是镜头前的真实?什么又是奖项的真实?


重庆江边夜色


策展人王庆松眺望江水彼岸“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背影(图片来自王庆松微信)

回想起策展人王庆松的一句话,“摄影的春天在哪里?”想必,我们已经在路上。而这条前往春天的路上,更多迷惑与反思亦等待着我们,下一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我们,再见。(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IYstudio)


《光圈》杂志责任编辑Brendan Wattenberg在仔细评选作品


展览现场,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经改造后的地下展厅


Cipa画廊创始人、收藏家,本次双年展的评委之一靳宏伟先生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展览现场


银奖获得者:厉槟源(左二)、芦笛(右二)


长江当代美术馆馆长邹玲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展厅现场

驻足作品前的观众


展厅现场


现场投票环节,评委嘉宾、艺术家、媒体代表纷纷投出自己的选票

查看更多:第二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专题全记录

查看更多: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专题全记录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