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大师何塞·万徒勒里作品半个世纪后再回央美

时间: 2016-07-02 07:08:43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展览开幕式现场

有一位拉美艺术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在华生活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结识了齐白石等中国艺术家;他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次应邀访华,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会见,他就是智利画家何塞·万徒勒里。

2016年7月1日,他的作品又回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在“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框架下,“拉美大师系列展览”之《何塞·万徒勒里作品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40件作品,包括于1954年至1988年期间万徒勒里在智利和瑞士创作的25幅绘画,以及1954年至1965年在中国创作的15幅素描、水彩和版画, 力图从多角度展现艺术家生涯的创作历程。

《夜晚的石头》 1980年

《彼岸》 1972年

艺术创作是我们的物质、意念和斗争方式

万徒勒里从童年时期便随父亲四处旅行,他的作品中有他在旅行中遇到的人们,他们是一群最普通的人,但却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自我与尊严。他始终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及社会的等级差异,反映智利人民在反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痛苦呻吟和英勇反抗,为争取自由和土地而战斗。

《秃鹫》 1976年

《狂怒之秋》 1978年

旅行中除了形形色色的人,当然少不了智利的山川河流,他在作品中的太平洋、山脉和喷发的火山,也象征了生活、人民和斗争。在《秃鹫》中,他描绘的秃鹫象征了1973年军事政变后的掌权者,面对着一座永不熄灭的火山。

《飞驰》 1972年

《记忆中的记忆》 1983年

万徒勒里的作品中也不乏那些为自由而奋斗的人物。如《飞驰》中的智利中部“牛仔”在冬日寒风中的群山之间纵马飞驰,《记忆中的记忆》中万徒勒里将母亲卡梅拉·伊德的形象描绘为亚马逊土著骑在未配马鞍的骏马上,驰骋在智利南部的比奥比奥河岸。正如万徒勒里所说:“艺术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它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我们与自然、社会和历史间敏感的关系 ”

毛泽东、何塞·万徒勒里与迪莉娅·巴劳纳

万徒勒里和中国学生们

万徒勒里与艾青,齐白石,肖三

万徒勒里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艺术家受到中国艺术传统的影响,在一些作品中体现了追求精巧的线条和笔触、开阔的构图和自由运用的色彩;融入了对某些文化特征的解读,如着装,或某些观念中微妙而矜持的优雅。其他一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艺术家植根于拉美艺术运动中的非凡活力,有着多样的元素、封闭的构图,以及清晰纯净的颜色,呈现了艺术家自40年代以来受墨西哥壁画艺术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所发展出来的“现实表现主义”。

《裸体1》 1955年

《长江》 1954-1958年

《庐山》 1954年

万徒勒里在1952年来到了中国,他发现人们标新创异,又重塑过去:既有匠人的工艺,又象征所有劳动的努力与创新。他用“优雅”来刻画中国的处世之道,以裸体姿态凸显女性之美,辅以精湛的绘画技巧。他曾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引入了人体模特教学。此外万徒勒里也为中国的壮美河山所深深折服,他受到了艺术挚友齐白石先生的影响,在《庐山》中描绘的是迪莉娅和帕斯从中国南部住所窗户向外眺望时所见的美景。

《女鞋匠》 1954-1958年

《树枝与荆棘》 1983年

为和平与援朝运动总部创作的壁画,北京,中国

艺术家之外的和平大使

何塞·万徒勒作为旅行艺术家之外,也一直在致力于从事和平大使的工作。他在古巴结识了切·格瓦拉,并受其委托为哈瓦那卫生部和哈瓦那自由酒店创作壁画。此外,还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玛德莱娜教堂内所创作的彩绘玻璃。 1953年,他作为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副秘书长常驻北京,为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做过许多有益工作。同年,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和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等智利政治、文化界名人共同创办了拉美地区第一个对华友好组织——智中文协,为两国1970年建交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本次展览结束后,将于7月27日至8月14日继续巡展于南京江苏省美术馆,于9月1日至10月9日展出于上海中华艺术宫。

观众在现场欣赏作品

父亲在为孩子讲解作品

观众在作品前驻足凝思

观众拍摄作品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