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森伯格在“四分之一英里”的“视觉自传”中讲了啥?

时间: 2016-06-12 10:59:23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艺讯

UCCA馆长田霏宇(左)与策展人苏珊·戴维森(中)、大卫·怀特(右)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于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在大展厅呈现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年—2008年)的巨作《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该作品由190部分组成,长度约305米。这是该作品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展出。本次展览策展人为古根海姆博物馆高级策展人苏珊·戴维森(Susan Davidson)与罗伯特·劳森伯格基金会高级策展人大卫·怀特(David White)。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局部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局部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局部

“四分之一英里项目”

硬化的衬衫、独轮手推车、硬纸盒、堆叠的书,运动员、政客、动物、生活用品、工业机械交通工具、艺术复制品、路牌、刻字与几何图案等等,《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了无数的图像和信息。这件作品如其挚友约翰·凯奇所言“好像是很多电视机同时打开,却调到了不同的频道”。在这个信息和图像的集合体中,似乎让人眼花缭乱,要从何看起要怎样解读呢?其实这件作品更像是劳森伯格的一部“视觉自传”,将自己的艺术生涯都浓缩在了其中。在了解劳森伯格创作这件作品的历程以及作品中包含的各个关键因素之后,理解这件作品似乎就不再那么困难了。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硬化的衬衫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玻璃器皿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手推车

这件作品其实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劳森伯格着手进行的两个长期计划中的第一个计划,创作历程横跨17年(1981年—1998年)。五十九岁的劳森伯格在纽约开始创作这件作品,他在其中实践过不计其数的方法(包括拼贴、溶解转印,以及丝网印刷等),他将不同的材质、媒介融入绘画中,延伸了二维绘画的创作理念,反映了劳森伯格创作生涯中几乎全部的重要主题,如“白色绘画”“混合体”“纸板箱”“过剩”等系列,包括由现成图像组成的拼贴作品或艺术家的摄影作品。

《白色绘画》 1951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局部,脚印渐渐消失

这件作品1997年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艺术家回顾展的一部分几乎完整地呈现,随后于1998年在休斯顿艺术博物馆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巡回展出。1999年,《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在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市的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这是本展览之前该作品的最后一次亮相。在持续的创作过程中,劳森伯格不断丰富、修改这件作品,其每次呈现均与展出场所的建筑结构相呼应。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描绘的世界不应被尺寸所阻挡

该作品的灵感最初源于藏家罗伯特·迈耶霍夫与简·迈耶霍夫夫妇以“劳森伯格”命名的马驹。作品英文标题中的“弗隆”(furlong)是赛马活动中的里程单位,而“2弗隆”则代表劳森伯格位于佛罗里达州俘虏岛的住所与工作室之间的距离,反映出艺术家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持续关注。在谈到创作这件作品的缘由时,劳森伯格曾说过“有一天我醒过来,这个念头把我吓得要死:我一步步地把美国的每一寸拍下来。由此,我失去了所有的掌控权。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一无所知,那绝对是个开放式结局。该结局将拥有无限可能。”他曾把这件作品卖掉但又买了回来,因为他想要可以随时任意地创作它。

它就像是一本日记,一个已经存在的事物的附属品,所以这件特殊作品的展示形式也就像是将无关联的事物置于关联中。将这件作品长达309米,其尺寸做得这么大的原因是,劳森伯格想让人们坐在一个适合的位置上,从而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画布当中。“现在我在这块画布上描绘的是世界,所以它不能被尺寸阻挡。我觉得人们必须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观看,尽管会有一些迂回曲折。”

“转印绘画”代表作 《无题》(镜子)1952年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局部

“转印绘画”(1952-1968)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可以看到劳森伯格的“转印绘画”。劳森伯格第一次试验其技术是在1952年去古巴的途中,他将手绘、现成文本,以及报纸和杂志上的图片结合在一起,创作出《无题》(镜子)(1952,Untitled [Mirror])。创作的早期,他将印刷图像浸泡在水溶液里(后期,将其浸在松节油或是打火油中),随后他将图像的正面朝下置于纸张上,并以干的钢笔尖从其背面在纸张上拓印出一系列影线(hatch mark),最后得到以影线拓出的无边图像单元。他在“转印绘画”中将美国的集体回忆变为脱离于线性历史的其他陈述,把历史图像与当代政治事件并置在一起,这些绘画将一些印刷媒介的片段、手绘及手写文段结合在一起,制作出了一种绘画的诗歌。

 

“混合体”代表作 《字母组合》(Monogram)1955-59年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混合体”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混合体”

“混合体”(1954—1964)

“混合体”(Combine)是劳森伯格发明的一个术语,用以形容其创作的一系列结合了绘画与雕塑的作品。“混合体”置于墙壁或独立放置,从根本上消除了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别。在“混合体”系列作品中,劳森伯格通过将寻常物放置在艺术语境中,赋予了其新的意义。至1954年夏,劳森伯格已经创作出第一件消除了绘画与雕塑界限的“混合体”。劳森伯格扩大了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现成品”概念,通过组合不相关的物体,并将其融入艺术语境之中,从而使诸如拼布床单和汽车轮胎这样的普通物件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在《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混合体”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拴系

“拴系”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就像一个漫溢在画布上的赘生物,有些部位高达11英尺,有些部分延伸到墙面之外,连接到地面雕塑上,再回归墙上。以贾思培·琼斯的话来说,即是“绘画与雕塑玩了一个游戏”。绳子的拴系则同时作为绘画(线)、雕塑(立体)与姿态(联接)而起作用,进一步强调了劳森伯格“混合”的理念。墙面与地面的部分并非是任何一方的附属品,而拴系的绳子则以某种动态的均衡状态微妙地悬置了作品中不可调和的元素。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丝网印刷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

在从1962年秋天开始创作的绘画中,劳森伯格运用具有商业用途的丝网印刷法,其素材取自于媒体及其个人的摄影作品。在六十年代,沃霍尔使用的丝网印刷的工艺促使劳森伯格开始创作大规模的拼贴作品。几十年间,他将摄影当作记录世界的方式,将照片转印至各种载体上,从黄铜到石膏。并且,他摆脱了孤立艺术家的身份,开始与其他版画家等人合作,接触不同的事物及文化。其中“夜影”(1991)系列的作品将摄影的图像以丝网印刷技术印制在被打磨或喷镀过的铝片表面上——这些表面保留着丙烯介入的痕迹,作品的色调则从深灰色向黑色变化,显得暗淡、忧郁。这些元素也出现在了《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堆叠的书籍是在一个图书馆中20年以来从未借出的书

展览现场

“捡拾声”

在空旷的展厅中走动时,除了自己的脚步声,还有一些很大的声音不知从何而来,一开始让人误以为是隔壁展厅中播放的影像声音穿墙而来。其实这些声音也是《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的一部分,是艺术家在旅途中搜集而来的嘈杂街头声音,被称为“捡拾声”(found sounds)。早在这件作品的前半部分第一次在1987年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时,被劳森伯格加入了作品中。这些声音是捡拾物的补充,其中有开罗街头噪音和佛罗里达海浪拍岸的声音。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纸板箱”系列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纸板箱”系列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纸板箱”系列

“纸板箱”与“过剩”

1970年,从纽约搬到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海湾区的俘虏岛(Captiva Island)之后,劳森伯格清空了他的调色板,抽离于城市的意象,他这一时期更偏爱抽象的风格,使用诸如织物与纸张之类的自然纤维。“纸板箱”系列(Cardboards,1971—1972)展现了劳森伯格对捡拾物固有颜色、质地和历史痕迹的迷恋。“纸板箱”是一系列置于墙面的雕塑作品——艺术家通过对纸板箱进行切割、装订、弯曲而制成这些作品,但与此同时,除了纸板固有的颜色和标签外,这些纸板的“独创性历史”通过污渍、压痕与撕裂的过程而保留下来。而1986年,他开始创作的“过剩”(Gluts)系列则由废弃金属物制成,包括加油站指示牌和汽车部件,它们在转化为墙面与独立放置的雕塑时亦隐藏了其本来面目。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过剩”系列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过剩”系列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包含的“过剩”系列

艺术与生活的间隙早被填满了

劳森伯格的作品中用来自日常生活的图像和物品进行创作,把它们充实进作品的细节,将外面的世界带入工作室。在创作的时候,通常他都会把门窗开着,电视也开着,提醒着自己外面世界发生着的事情。不管是路牌还是旧碎布等等,他曾说过很想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区别。“事实是生活与艺术有其共通之处。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问我,‘已经二十五年了,你怎么看艺术与生活的间隙?’我就说,‘哦,那缝隙早被填满了’。”

劳森伯格访问中国期间拍摄的彩色照片《〈中国夏宫〉研究》 1983年

《〈中国夏宫〉研究》

《〈中国夏宫〉研究》

“ROCI计划”——劳森伯格在中国

劳森伯格在八十年代的第二个计划即“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auschenberg Overseas Culture Interchange,简称ROCI),确凿无疑地表达了劳森伯格的信仰——他坚信艺术与协作的力量,坚信这种力量能够在国际范围内引发社会的改变。在以ROCI的名义周游世界期间,劳森伯格对多元文化和地方性艺术实践的探索催生其多元化的作品。

本次展览也展出了劳森伯格的一系列拍摄于1982年访问中国期间的彩色照片《〈中国夏宫〉研究》(1983年)。劳森伯格使用哈苏相机,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日常生活图景,以敏锐的构图与独特的审美目光介入世俗生活,并融入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关注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元素。

劳森伯格在中国

劳森伯格展览在当时的新闻

劳森伯格在中国寄出的明信片

此外,展览亦囊括罕见的纪录文献与档案,回顾了劳森伯格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文化的交流、互动。这些展出的档案与文献资料反映了劳森伯格对全世界最古老的造纸厂——安徽泾县宣纸厂——的首次访问,他创作了作品系列“七个字”(1982年),及其1985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拉萨举办的展览等,也体现了他对“’85美术新潮”的影响。

“七个字”中的“丹心” 1982年

劳森伯格在作品前(生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