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加拿大”活动现场
加拿大,美洲大陆北方的“枫叶之国”,广袤的国土、丰富的矿藏以及纯净的生态是这片土地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留下的印记。2015年9月22日,一场名为“对话加拿大”的活动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悄然展开,来自加拿大的策展人周琰、马修.布劳尔,艺术家边亦中与来自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共同展开一场艺术对话,展示一个不为国人熟知的、在记忆与当下交织中蜕变与成长的“艺术”加拿大。
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在活动现场致辞
本次对话以文化记忆为主题,嘉宾们将就各种文化形式承载的历史和当代记忆的痕迹及其持续性影响,以及个人和社会经验如何共同创造性地丰富了人类经验进行探讨,展示了当代加拿大艺术与世界艺术的关系以及艺术家们对文化记忆的探索与表达。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对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渴望深深植根于加拿大的文化血脉之中。这种多元不仅指种类的多样化,也代表了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在纵向与横向共同交融中,形成了加拿大独特的文化记忆。
“文化与艺术历史的研究非常重要,不能把历史仅仅留在过去,要把不同的文化与历史时期的事物放在一起研究才会产生有价值的发现与创新,时髦不代表创新”,加拿大策展人多伦多大学博物馆系主任马修.布劳尔这样强调历史与记忆对当下的重要性。
“久远的记忆似乎美丽的历历在目,而近期的记忆却模糊不清”,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在对话中谈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记忆”如此重要,传统所讲的“不破不立”“破旧立新”是否绝对正确?对于旧是否应该全盘推到?“信仰”是否应该随着时间而改变?倒塌的古砖墙在人们内心留下了怎样的伤疤?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历史与记忆的问题值得我们仔细反思,这种反思似乎不应仅停留在文化层面,而是渗透到社会整体层面。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在活动现场发言
加拿大策展人多伦多大学博物馆系主任马修.布劳尔在活动现场发言
华裔策展人周琰在活动现场发言
加拿大艺术家边亦中在活动现场发言
2015年是中国与加拿大建交45周年,2015至2016年亦是中加文化交流年,受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组委会邀请,由华裔策展人周琰与加拿大策展人共同策划的主题为“间接记忆”的特展将亮相2015年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特展将通过莎拉.安吉鲁奇、道格拉斯.柯普兰、沃利.迪翁、皮埃尔.多伦、安吉拉.格罗斯曼、刘任钧、戈德.皮特朗、边亦中、马克思.施特赖歇尔、卡罗尔.维尼奥尔等十位加拿大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各自的个体经验、社会经验与身份认同的不同方面,探讨作为本次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主题“记忆与梦想”在当代社会中的角色,这种探索同时也揭示了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对于技术在塑造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的论断“媒介即信息”。
此次“对话加拿大活动”揭开了将于本周四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的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间接记忆”加拿大特展的序幕。届时,一个“历史与当下、记忆与梦想”的加拿大将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对话加拿大”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