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新闻

谢扎德·达乌德“定数”展媒体见面会今日举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0-27 20:46:5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26日,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简称“OCAT西安馆”)将展出伦敦艺术家谢扎德·达乌德(Shezad Dawood)作品的中国首展——“定数”。2014年10月27日下午,此次展览的媒体见面会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格瑞斯北京(Grace Beijing)举行。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执行馆长凯伦·史密斯(左一)发言

媒体见面会气氛轻松活跃,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西安馆执行馆长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对此次展览和艺术家谢扎德·达乌德分别作了介绍,艺术家谢扎德·达乌德也向在场的各媒体记者详细地解释了自己的作品创作经历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理念。在媒体见面会上,艺术家谢扎德·达乌德表示,自己的作品不是刻意对客观世界强加一种意义,而是重塑这个世界,希望能够用科幻片的视觉效果反映外部世界,并将电影和视频效果融入自己的绘画作品中。

艺术家谢扎德·达乌德(中)发言

此次展览将完整地展出达乌德近期的一系列作品:通过人类学、电影、考古学和艺术家童年的多重形象,不同形式和材料的绘画、视频和影像装置相互联系,产生了一系列让人意想不到的排列组合,使观者有足够的空间对作品和主题进行开放式的阅读。此次展览还包含OCAT西安馆的两件定制作品——一件大型织物作品和一件霓虹灯装置作品。展览中的三件作品以不同的效果呈现了艺术家对来自巴基斯坦的萨米(Saami)纺织品的运用。《穿过梦中刺透的皮肉》由一组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五件织物绘画组成,每张绘画的正反面都同样可被观赏。在《7669的忧郁别离》这件作品中,萨米纺织品被用作投影屏幕,来实现与影像与纺织品诗意地编织在一起的效果。大型绘画《埃夫伯里视频》是谢扎德·达乌德的二维作品中将萨米纺织品作为画布与绘画及印刷结合的最新代表。

影像艺术使达乌德创作的重要领域,展览“定数”包含三件视频装置。第一件作品《新梦想机器项目》的灵感源泉是一台诞生于1961年的《梦想机器》。在那个充满实验氛围的巴黎,来自英国的艺术家布里翁·吉森(Brion Gysin)和电脑程序员伊恩·萨莫维尔(Ian Sommerville)共同创作了这件动态雕塑。它特别设计的声音和光线能释放催眠光波刺激人的大脑,是一件闭着眼睛观赏的作品。达乌德的《新梦想机器项目》重造了这种效果,并与当代音乐人杜克·嘉伍德(Duke Garwood)合作,向滚石乐队的主创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的音乐致以敬意。

媒体见面会现场

第二件影像作品——十五分的《预告片》,是对达乌德的故事片《白芒刺目》富有活力的重新解读。《预告片》特别为展览环境制作,而不是影院,挑战了在艺术空间中放映电影作品的难题。触及类似关切的还有第三件作品——在摩洛哥的西迪伊夫尼(Sidi Ifni)实地拍摄的《通向可能的电影》。艺术家选择那里作为拍摄地,因其“具有西班牙占领时期和当代社会政治动荡痕迹的火星式景观”。就像那个年代的原创电视剧《星际迷航》一样,《通向可能的电影》借助科幻片的风格探讨文明的碰撞,在此片中特别体现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旅行者之间产生的冲突。

媒体见面会现场

展览“定数”的最后一件作品是霓虹雕塑《椭圆变奏之三》。达乌德用几何图形与颜色的排列组合制造意义与结构的碰撞,来探索对他而言象征了现代主义与神秘主义交界的霓虹。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