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一主题号召博物馆致力于创新吸引观众的形式和手段,以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提升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能力。中国国家博物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推出了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国脉》50分钟国际版首映
5月14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的以“国脉”为主题的高品质作品之一《国脉》50分钟国际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首映式,并于5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1:00播出。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各自领域始终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双方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工作,此次联手也开创了中国文博行业与传媒行业以纪录片为载体的全新合作模式,同时也通过观众所喜爱的多媒体手段让古老而精美的文物重放异彩,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特有的魅力,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经过调整后重新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于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推出,2013年12月因筹办《巨人毛泽东——毛泽东书法与当代名家雕塑绘画展》而暂停开放。2014年4月29日,经调整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恢复向公众开放。
目前展出作品包括47幅油画、12幅国画和15件雕塑,如:罗工柳的《地道战》、胡一川的《开镣》、李宗津的《强夺泸定桥》、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周令钊的《五四运动》、艾中信的《东渡黄河》、侯一民的《刘少奇和安源矿工》、全山石的《英勇不屈》、靳尚谊的《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林岗的《井冈山会师》、叶浅予的《北平解放》、杨之光的《毛泽东在农讲所》、潘鹤的《翻身农民》和吴为山的《鲁迅》等。其中大部分作品来自我馆自1951年以来组织的四次大规模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此次复展,新增了石鲁的《转战陕北》、黄胄的《丰乐图》、李自健的《南京大屠杀》、陈承齐的《进京赶考》。这些作品不仅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为观众呈现了一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
启动“国博展厅专家讲解”公益活动
5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国博展厅专家讲解”公益活动,倡议馆内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走进展厅、走近观众,开展公益讲解活动。此举旨在充分发挥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人才、馆藏和平台优势,巩固和加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全面展示专家学者的形象和水平。
18个陈列展览向公众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包括《复兴之路》和《古代中国》两个基本陈列在内的18个陈列展览为观众开放,除了“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和“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属收费展览外,其他均为免费开放。
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氛围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印制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的海报、免费发放宣传手册、开通“5•18”专题网页的形式营造节日氛围;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西班牙语、俄语网站也将于5月18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