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电子化博物馆:何时才能把博物馆“扫”回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8-20 19:27:23 | 文章来源: 中国商报

去世40多年后,末代皇帝溥仪的近百件“宝贝”终于回到了他从未住过的“家”——颐和园。最近,94件溥仪生前用过的物品首次进京展出,讲述了溥仪从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改造成为新中国公民的传奇经历。据悉,本次展览由颐和园与长春伪满洲皇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展品包括溥仪用过的西式木制冰箱、北极熊熊皮等,其中有9件一级文物、10件二级文物。

何时才能把博物馆“扫”回家

最近,由国外知名博物馆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受到关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研究发现,74%的参观者进馆时会随身携带着个人移动设备;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针对入馆者的一项调查表明,近6成参观者会利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以此丰富自己的参观体验。

然而,在国内博物馆、美术馆里,二维码的应用却并不尽如人意。

应用并不多

据相关媒体报道,当前正值暑期,到国家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明显比平日里要多出不少。不过,有观众发现,这里的二维码实在少得可怜。偌大展馆内,布设有二维码的展场仅有两处:一处是博物馆一层大厅里的十多尊雕塑,另一处是位于南区三层12号展厅的“小品大艺——明清扇面艺术展”。

据国博社会教育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常设展览一般不会设置二维码,短期展览使用二维码的机会更多一些。他解释说,常设展览的作品制作出来的讲解词一般都会放进讲解器里,或者要求讲解员背熟,然后给参观者作介绍。“相反,由于短期展览预留给背诵讲解词的时间较少,二维码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就重点布设到了那边。”

中国美术馆早在去年年底就首次给展品附上了二维码标识,但大半年下来,在展厅布设过二维码的展览一共也就三场,且全部为重要馆藏展。据了解,这期间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不下百场,如此算来,覆盖二维码的展览场次还不到5%。

作为艺术潮流之地,二维码的应用在798艺术区更不乐观。有消息称,在整个艺术区,只有尤伦斯等极个别大型艺术机构会在展厅布设二维码,用手机扫过之后会发现,这些二维码只能提供关于其机构的介绍,并没有对具体展品的介绍信息。

内容太简单

美术评论家郭晓川表示,自己到国外博物馆参观时,一大乐事就是狂扫二维码,能够告诉他各种展品的详细信息,能提供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多媒体内容,还可以带回家和朋友们分享。“博物馆和美术馆里汇聚了最为优秀、丰富的藏品,这也为它能够衍生出无数的故事与传奇提供了条件。”郭晓川说。

相比之下,在国内博物馆里扫描二维码,观众能够获得的信息就要逊色得多。以国博“明清扇面艺术展”为例,扫描展品《翠山古寺图》的二维码,手机上呈现的内容只有3部分:一是作者生平简介,二是纯文言文的题识,三是对印章做出释义的“钤印”,总共约有400字。另外,据参观者反映,在中国美术馆刚刚闭展的“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上,有些二维码提供的信息还不足30字,堪称“惜字如金”。

有意思的是,二维码附带了统计信息。有观众曾遭遇过这样的经历,扫描了几件展品后发现,有的展品仅被十几名参观者扫过二维码,较多的展品也才被扫了四十多次而已。“你会为了这些枯燥的文字花费自己的手机流量吗?”有人反问道。郭晓川也认为,原本最有文化内涵的展品,在二维码方面却弄得索然无味,实在太可惜。

什么时候能“扫回家”

其实,国内观众对于博物馆里的二维码还是有着很高需求的。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为期一个半月的“与时代同行——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藏品大展”上,其总扫码量多达452306次,特别是镇馆之宝《父亲》,获得了10222次的最高扫描总量。对于二维码为观众带来的好处,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叫“把博物馆‘扫’回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普及开来。于是,有观众疑惑,何时才能真正“扫博物馆”回家能实至名归?

对此,国博方面解释说,二维码的技术开发并没有困难,但是其用户群主要是年轻人,而国博是面向各个年龄层的,再加上考虑到现场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因此并不会特意强调二维码的展示。但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会关注观众的意见,“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这方面需求,我们肯定会添加二维码的应用面。”中国美术馆也明确表示,今后除了坚持在自办的展览中使用二维码外,还将建议那些前来的外展也适当借鉴这一做法。

“借助科技手段让艺术科技化,是让大众更为亲近艺术、文物的新尝试。尤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博物馆、美术馆,更应将二维码这种低成本、便操作的技术作为首选。”有业内专家建议。

也有分析指出,作为应用十分普遍的新技术,二维码本身没问题。之所以会在博物馆遇冷,恐怕博物馆还要从自身找原因,比如是否缺乏服务意识、专业程度弱、或是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