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丹青——纪念关山月诞辰100周年艺术展”展览现场
第一部分:峥嵘岁月(1912-1948),以“漫天战火图为矢”、“志在写生行万里”两个专题,展现关山月先生三十年代末抗战主题绘画和四十年代西南、西北及南洋的纪游写生。关山月先生于漫天战火的20世纪30年代步入画坛,在 “反映现实,走向民众” 的社会思潮的感召下,他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深沉的艺术语言,揭露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劳动人民在苦海中挣扎的悲惨命运,充分体现了他对民族灾难的热切关注。1943年,关氏毅然放弃重庆国立艺专教授的职位,开启了他“志在写生行万里”的宏大计划。先后在西南、西北诸省及南洋等地进行纪游写生,并在敦煌考察了古代佛教艺术。他一边举办抗战画展,一边坚持创作写生,通过以画会友的方式与当时文化界经行了广泛交流。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开启的纪游写生,正是关氏“万里行踪”的第一步,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从未间断,正如他所云:“不动就没有画”,强调在写生中创作,并在创作中体现写生鲜活的视觉体验和生命感受,从而形成了关氏艺术模式的重要特征。
关山月生前作画照片
第二部分:火红年代(1949-1978),以“改天换地建中华”、“革命圣地多诗意”、“教学相长辟新途” “异域写生新气象”四个主题,展现关氏在20世纪50到70年代创作的关于建设主题、革命圣地、毛主席诗词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主题创作,同时也展示他作为教育家在中国画教学、写生上的探索。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作为深受新文艺思潮影响的艺术家,关山月敏锐地感受到新时代下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新时代翻天覆地的巨变。在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感召,他积极地描绘革命圣地和毛主席诗意,探索出了一套与现实变革相适应的笔墨语言和新图式。在中国画教学上,关山月旗帜鲜明地倡导和坚持现代中国画教学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强调在认识对象方面要从结构出发,通过线条来表现对象的质感和量感,初步形成了中国画以白描表现对象结构、质感和神采的中国画基础教学体系。
“隔山书舍”展厅内复原
第三部分:壮心不老(1979-2000),以“磋磨笔墨力图新”、“丹青自在人未老”两个主题,展现了关氏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探索图新的艺术心境。经过岁月的磨砺,晚年的关山月秉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艺术主张,依然坚持写生创作到老,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其中“祖国山河大地组画”当属晚年精品,代表了他艺术的又一高峰。这些作品尤其注重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力,画中纵横恣肆的笔墨运动和浓烈斑斓的色彩铺陈,令人感受到画家对祖国山河大地和大自然的激情,正如其画语所云:“人间何处有此境,笔底随心化大千”。同时,作为关氏山水画艺术合乎逻辑的延伸,晚年的花鸟画表现出了他对于笔墨精神的独特理解和对传统诗画模式的探索,更透露了一个经历过20世纪时代变革的知识分子内心的传统人文情结。
观众观看关山月生平影像记忆
如何将传统的中国画语言与西方的视觉经验结合起来以表现来自现实生活的感受,是关山月始终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方向。特别是晚年,关山月的绘画在语言探索方面呈现了内涵更为丰富的实验状态。这种现象表明,对这位享有高寿的艺术家来说,在“动”——即不断接纳、更新来自大自然和生活的感受的过程中,寻求笔墨语言的突破,是一种更有魅力的实践。因此,尽管关山月的不少作品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具有经典性意义的杰作,但从以上角度来看,我们所接受的关山月的精神遗产,与其说是某种圆通无碍、炉火纯青的艺术风格,倒不如说是其开放的艺术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实验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