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艺术品鉴定:从人转向建构体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7 13:13:21 |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徐邦达走了,他是当代书画艺术鉴定领域的一座高峰,他的学术成就及人格风范,不仅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深情地守望!但我们认为,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在创新与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艺术品鉴定的科学体系。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赝品横行、劣作泛滥的根源之一,就在于的中国艺术品鉴定科学体系缺失,鉴赏能力的匮乏与苍白,所以,我们应努力并倡导建立完善、权威、科学的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但是,在建设中国艺术品鉴定科学体系时,我们又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当前,中国艺术品鉴定以利益为导向的有偿鉴定多,以肩负把关艺术品、净化中国艺术品市场责任为标准的公正鉴定少。这就造成了中国艺术品鉴定证书数量多,证书可信度小。用“泛滥成灾”来形容眼下的中国艺术品鉴定证书的存在状态毫不为过。

中国艺术品鉴定在当前的状态是,民间鉴定机构繁多,具有官方监管与背景的权威鉴定机构匮乏。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呼吁“打假”却“越打越假”的混乱不堪的艺术品市场状态只发生在中国,而很少存在于西方?其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外具有非常权威的艺术品鉴定机构,其艺术品市场体制发展较为健全。例如,在欧美,艺术品具有完善的历史交易数据,具有超然独立的第三方,他们的鉴定估价机构大多为法院所指定,即使是提供鉴定服务的保险公司、画廊、拍卖行,也都配有政府严格的法律、法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不法行为的发生。

并且,中国艺术品鉴定依靠经验的方式进行鉴定的多,依靠科学的系统体系方式进行鉴定的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出现了可喜的繁荣景象,但是中国艺术品鉴定的发展其实还停留在非体系的经验阶段,离建立中国艺术品鉴定科学体系之路还有很大的距离。

今天,我们纪念作为中国艺术品史界公认的“艺术鉴定学派”的一代宗师徐邦达,不仅是因为他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馆的筹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他在艺术鉴定理论体系的建设上,将传统鉴定的方式方法与现代考古学的原理和手段相结合,并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为后学者提供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该明白,一代宗师徐邦达等前辈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而更加漫长的路需要我们去努力、去践行。

目前,我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相关的架构体系与知识点,已经建立起了“艺术鉴定(经验鉴定)+科学鉴定+科学规范流程”的鉴定方法与架构,并且已经逐步形成成型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科学鉴定与科学规范流程更多是涉及科学问题的话,那么,艺术鉴定(经验鉴定)就涉及人,会更为复杂,徐邦达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鉴定体系的架构。

徐邦达、启功、谢稚柳不仅是齐名的大家公认的书画鉴定大家,而且是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徐邦达的专业特色是在目鉴之外注重考订,诸如题款、题跋、印章、纸绢绫、装潢形制、著录等等,他都精心审察与分析,徐邦达的鉴定手法则具有系统性、可提升成经验知识体系,因此可以讲授传承;谢稚柳的专业特色则是从书画艺术的本体上入手,包括意境、格调、笔法、墨法等特征进行鉴定,一般来说,能从艺术本体上解决问题,就不太需要依靠其他方法进行分析。谢稚柳从笔墨、个性、流派诸方面来认识作品的体貌和风格,并以此作为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谢稚柳认为,书画本身的各种性格是鉴定的标准,即他创新的“性格说”;启功的专业特色是以学识来支撑鉴定。启功对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历史学、音韵、训诂、书法等都有较深的造诣,他在历代书法碑帖的鉴定和文献考据方面,可以说具有过人之处。三位先生对中国书画领域中,关于艺术鉴定(经验鉴定)的开创性工作,毫无疑问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但是,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仅仅靠几个大的鉴定家来支撑如此庞大的艺术品市场是不可思议的。就像徐邦达的离去,仿佛中国书画艺术鉴定界的一盏航灯瞬间熄灭了。从此,也许中国书画鉴定就失去了“徐半尺式”的可以一锤定音的权威与支撑,以及一言九鼎的难能可贵的主心骨。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到了既要依靠强人,但更要依靠体系的时候了。

面对今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鉴定可谓处于无人做主的混乱时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导致中国艺术品鉴定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虽然,阐释中国艺术品鉴定的种种现状不容我们乐观,剖析中国艺术品鉴定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更令我们的心情沉重。但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深度调整与向艺术产业化道路行进的交叉口与迷茫之中,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改观中国艺术品鉴定的混乱局面,而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就成为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急需之举。

当下,中国艺术品科学鉴定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工作有三层:一是理论基础的构建与统一;二是整合方法与路径的选择与创新;三是分体系的系统化与完善化,即艺术鉴定(经验鉴定)体系、科学鉴定体系、科学规范流程体系的系统化与完善化。在此基础上,还有体制的推动问题、国外经验与其他领域经验的借鉴问题、人才问题等。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研究与整合,并逐步实用化,在发展中完善。建设中国艺术品鉴定体系,不仅仅是因为科学、严谨的鉴定体系是遏制赝品、劣作的杀手锏。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