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掌门”单霁翔坦承故宫工作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
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哥窑门、拍卖门……去年,“十重门”曾令故宫博物馆面临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挑战。今年1月11日,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正式“接掌”故宫,“十重门”后的故宫如何重获社会信任,成为摆在这位新任院长面前的严肃考卷。
2月14日,履新一月有余的单霁翔首次在媒体前公开亮相,谈及故宫的未来规划称,“对故宫曾受损的公信力,只有用加倍努力来弥补”。他提出了重铸故宫形象的八个“突破点”,这八个方面分别是改造安防措施、扩大开放区域、及时披露信息、提升展览质量、改善藏品环境、健全管理制度、编制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安防措施改造、办公机构外迁、及时准确公布信息尤其引人瞩目。
“故宫在社会民众的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公众把它看得崇高而神圣,把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看作是每个人的职责。每个人对于故宫的遗产保护,也都应该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单霁翔说。
故宫安防改造明年竣工
去年5月,故宫展出的藏品被蟊贼所盗,引起舆论哗然,由此开启了故宫“十重门”。
今天,单霁翔在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后向记者坦承,故宫博物院的工作,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其中,文物建筑、文物藏品和观众的安全居于首位。
“安防主要是防止藏品被盗。但是,故宫的基础设施和安防设施,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70~80年代,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与故宫博物院应该具有的安保需求和能力,极不相称。”单霁翔透露,目前故宫已经启动了安防设施的改造工程,预计2013年竣工。
2016年前紫禁城红墙内办公机构全部搬出
去年5月中旬,“建福宫花园将成富豪私人会所”引发公众强烈质疑;8月,故宫端门外展览又被爆出“违规经营”,故宫博物院持续陷入信任危机。
今天,单霁翔向记者表示,故宫日后将更加注重其公益属性。目前,建福宫已完全由故宫收回管理,端门地区的使用,也将坚持“为观众服务”的原则。
“建福宫收回后,将改造成为举办小型展览、进行新闻发布和文化讲座的地方。去年,故宫在建福宫花园里已经举办了‘孩子圆你故宫梦’、‘辛亥革命与故宫博物院建院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他说,“今后,建福宫将继续坚持公益性,并增加公众的参与性,建福宫不会成为公众所担心的私人会所。”
目前,故宫的开放面积占总面积的45.79%,未来几年,2016年前,预计把紫禁城红墙内的办公机构全部搬出,同时将西部的慈宁宫、南部的武英殿等辟为开放区,此后故宫的开放面积将达到76%,开放区与非开放区比例接近8∶2。
为公众监督故宫创造条件
对故宫去年陷入的“十重门”危机,单霁翔表示,对故宫受损的公信力,“只有用加倍努力来弥补”。
何谓“加倍努力”?单霁翔解释说,除了用扎实、高标准的文物保护和社会服务工作来恢复故宫形象外,真诚、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机制,将是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针对舆论监督,单霁翔表示,“舆论监督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他告诉记者,故宫将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以真诚、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赢得公众信任。(记者 王梦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