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春风里,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暨第三届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大幕开启。
在会上,记者看到,齐白石的笔下鲜润欲滴的《雀跃樱桃》、栩栩如生的《群虾图》“跃”上了茶杯、靠背垫、旅行箱等生活用品上。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怀素的《自叙帖》被做成价值约5万元的奢华床品远销海外。梵高的《向日葵》、《星空下的咖啡屋》被做成拼图供人们日常休闲、娱乐、装点房间使用……现场观众连连赞叹,“艺术授权”一词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早在上一届北京文博会上就有专家预测,2011年中国艺术授权市场将有突破性发展,使2011年成为中国艺术授权元年。本次会上,相关专家表示,随着2011年国内艺术授权交易节节攀升、艺术授权概念展露于文交所,艺术授权产业全方位获得新突破。
“艺活概念馆”成型
2011年春天,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基金在北京798艺术区、artkey798艺奇文创基地开设的“艺活概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以艺术授权商品布置成大众普通生活的客厅、餐厅、卧室、书房等情境空间。“艺活概念馆”里无论是小到徽章、钥匙圈、手机链,还是大到皮箱、复制画、3D数码画框等用品,处处都活跃着大师画作的元素。
“每天有大量的游客参观这里,都感叹着‘原来艺术品还可以这么用’”,国际艺术授权基金的秘书长郭羿承表示,“随着艺术授权概念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艺术授权的概念,并投入生产。很多企业从中尝到好处,并不断开发新的艺术授权商品。”
例如,以生产旅游纪念品见长的上海开成兴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与artkey签订了第一份艺术授权合约,开发生产上海世博会的纪念品,大获成功,世博会未结束,开成兴业的纪念品已经销售一空。2010年,他又继续用艺术授权的方式开发了今年西安花博会的纪念品。
郭羿承还表示,“艺活概念馆只是我们实现愿望的第一步,我们基金的愿景是打造城市美术馆,就是让城市变成一座美术馆。目前,坐落在苏州太湖边上的artkey艺术授权酒店已经封底,这是我们实现城市美术馆的第一步。艺术不但可以授权在生活日用品、电器等产品上,也可运用在交通工具、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
“我们今年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争取在第四季度上能有新的突破。”郭羿承说,“例如,我们计划成立一个艺术授权交易中心,真正让艺术产权能有规模经济的效益,这样才能满足中国制造业对运用艺术、文化转型的需求,为产品附加更多的价值,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逆转文化逆差。”
本土品牌登上授权舞台
艺术授权早在2004年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被提及,并在近几年中多次重复强调,时至2010年,授权市场开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艺术授权和衍生品交易达到60亿元。
报告指出,60亿元的成绩,对于我国从无到有的艺术授权市场,是喜人的。但根据国际标准,以中国2010年的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589亿元来推算,艺术授权可带来生产总值1767亿元。因此,要与国际接轨,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中国从事艺术授权事业已达15年的artkey艺奇文创集团授权事业部总经理李昭莹表示,该集团2011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已显示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文化与生活用品融合的市场,局面一下子打开了,几乎每天都有企业的咨询电话打来,询问合作事宜。我们还注意到,以前意向合作的企业一般是国外企业,或有外资、台资的企业,现在中国本土品牌企业也纷纷咨询合作。今年深圳的格顿、广州的玻璃先生等,均和artkey合作推出艺术授权商品,在市面上一经推出,就引起极大的关注。”李昭莹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分析,2011年艺术授权市场之所以如此火爆,首先来自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支持。
张晓明进一步解释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文化产业列为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这使市场各方都感受到文化产业巨大的投资潜力。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不断完善也为艺术授权在中国的发展清除了一大障碍。此外,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一方面企业转型、追求高附加值的需求提升,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消费的需求大幅增长,客观上促成了艺术授权的成长。
“过去我们都是主动找客户去签授权订单。现在企业纷纷找上门来,最近签订的一个授权协议商品零售总产值就达6000万元”李昭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