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宋庆龄艺术雕像”背后还有多少谜团?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10 09:05:55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郑州市郑东新区耸立起一座高达24.15米的雕像,建造方为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完工后基座内可容纳600多人参加会议,旁边还有正在施工的4栋6层小楼,有3D、4D电影院以及会客厅。公益性质的基金会该不该搞这样的工程项目,恐怕应及早给公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这座高度超过8层楼的巨型雕像即将完工。雕像究竟有没有原型或者原型究竟是谁,目前相关方面还在打“口水仗”。其实,澄清这一是非,或许本来就不是建造方的目的。看一看雕像基座下以及旁边的相关施工项目,人们不难明白什么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单从工程建设程序角度讲,有一点毫无疑问,即这样一个投资不菲的工程项目,应该依法通过立项、审批。然而,郑东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已经证实,该雕塑的建筑手续仍不完善,目前仍没有通过审批。一座误导公众的巨型雕像为何能够未批先建?相关各方都应给公众一个交代。

河南宋庆龄基会成立于1992年。《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依照章程从事公益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河南宋基会巨型雕像工程造价必然不菲,那么资金从何而来?如果这也算公益活动,那么善款的运用是否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如果这不算公益活动,那么建设款项从何而来?

河南宋庆龄基会涉嫌“善款投资”、拒不公布真相的事件已不止一次。今年9月,河南宋庆龄基会用善款“放贷”等事件披露后,该会办公室负责人一方面称“报道失实”“记者采访不符合规则”等,另一方面称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相关证据,对公众质疑的问题一一解释清楚。然而时至今日,新闻发布会没有召开,涉嫌“善款放贷”“善款投资”“公益项目缩水”等问题仍是一团谜。

无论在什么时候,公益事业都不能成为商业炒作、非法敛财、违法乱纪的遮羞布。河南宋庆龄基金会雕像的背后还有多少谜团,真相越早浮出水面,越有利于维护公众知情权,也越有利于维护基金会的声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