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

八架飞机运来62件毕加索真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0-13 09:26:13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2011毕加索大展”昨举行开箱仪式 下周二中国馆展出

10月18日,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组成部分——“2011毕加索大展”将在中国馆对公众开放。将集中展示62件毕加索真迹。

据中方策展人谢定伟介绍,世博中国馆内原本并没有一个可供展览艺术珍品的空间,这次为毕加索大展专门搭建了展厅。展厅周围布置了3道警戒线,配以24小时电子摄像监控,另配有3条警犬在周围布防。

《扮小丑的保罗》被工作人员从恒温箱中取出

《拥抱》 1970年 (油彩,画布 146×114cm)

《朵拉·玛尔肖像》 1937年 巴黎 (油彩,画布 55.3×46.3cm)

毕加索在《扮小丑的保罗》前的留影,作品摄于1932年巴黎的Georges Petit画廊

《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 1932年 (油彩,画布 130×97.5cm)

《罗森贝尔格夫人与女儿的肖像》1918年(油彩,画布 130×95cm)

《赤足的少女》1895年 (油彩,画布 75×50cm)

西班牙的当代艺术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曾经说过:“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个人。”然而,毕加索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它们其实就是他这个人。

昨天,“2011毕加索大展”的开箱活动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举行。对于大陆观众而言,此次从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运来的48幅油画中,除了《朵拉·玛尔肖像》,其余作品均是首次在大陆展出。

开箱仪式上,毕加索与首任妻子奥尔嘉之子保罗的肖像画《扮小丑的保罗》,漂洋过海运抵中国馆序厅,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木箱中“请”出这幅毕加索绘于1925年的名作。

3个月前,“2011毕加索大展”在台湾展出,《扮小丑的保罗》以最高票数当选参观者心目中最喜爱的毕加索作品。另外,毕加索一生中重要的7个情人中6人的肖像均出现在此次展览中。这些情人分别是:费尔南黛、玛丽·特雷斯、奥尔嘉(妻)、朵拉·玛尔、弗朗索瓦丝、雅克林(妻)。

《朵拉·玛尔肖像》二次来华

昨天,在中国馆举行的开箱仪式上,通过8架飞机从台北运抵上海的62件作品,被从温度湿度可控的集装箱里取出。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馆长安妮·巴达莎莉到场指点开箱及布展。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地板上,早已标好了每一件作品的摆放位置,《画画的保罗》、《亚威农少女习作》等,每一幅作品取出前,都有专门的安保人员原地把守。

面对这些艺术珍品,开箱仪式朴素严谨。来自法国的博物馆专业运送人员和修复人员,用带有灯照的钻头开启封得严严实实的木板箱,打开隔热垫、隔紫外线垫等,两位法国方面的专业人员从木箱中取出《扮小丑的保罗》,在场人员屏住呼吸。

安妮·巴达莎莉表示,一个多月时间内,能够在中国馆中搭建出如此专业的美术展览场馆,感到十分惊讶。

中方策展人谢定伟介绍,世博中国馆内原本并没有一个可供展览艺术珍品的空间,这次为毕加索大展专门搭建了展厅,这些展厅必须具备恒温恒湿条件,展品的投保价值为6.8亿欧元(约合6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件展品的投保价值约1亿元人民币。此次安保人员投入了224人,展厅周围布置了3道警戒线,配以24小时电子摄像监控,另配有3条警犬在周围布防。

在展览现场,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工作人员蹲在地上,头顶专门用灯,紧贴画框玻璃罩,仔细“体检”和清点每一幅出箱的画作,据介绍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道裂痕。

画像中的儿子保罗永远4岁

10月18日,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组成部分——“2011毕加索大展”将在中国馆对公众开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毕加索作品展,此次集中展示62件毕加索真迹,包括7幅版画、7件雕塑,其余48幅均为油画作品。另外,50幅毕加索的生活摄影也将出现在展览中。整个展览作品代表了毕加索91年人生岁月中的8个时期不同风格。

安妮·巴达莎莉透露,早在1983年,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曾携25幅毕加索作品来华访问,此次来沪展出的《朵拉·玛尔肖像》也在其中。

本次毕加索大展票价相对便宜,日常票价80元,双休日120元,最低折扣价60元。另外,10月16日至11月15日,参观者还可到全家便利店购买“全家套餐”,买两张门票可获赠一张。参观者可借机走近艺术,感知艺术,直接与这位西方艺术大师作品面对面。

此次到沪作品中,创作时期最早的是毕加索1895年初画的《赤足的少女》,创作时间最晚的要数1971年的作品《星期日》,距毕加索去世时间的1973年只有一年多。

安妮·巴达莎莉说,她比较推崇创作于1932年的油画《坐红色扶手椅的女子》,毕加索刚过完五十大寿,他正试图超越以往的风格创造某种绝对和终极的东西。

《扮小丑的保罗》的模特保罗时年4岁,是毕加索的第一个孩子,毕加索以轻快的笔调勾画出保罗的表情以及简洁利落的身形,构图单纯,富有装饰性,毕加索在其中倾注了强烈的个人感受。当保罗长大后,不再依赖父亲,毕加索就不再爱他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