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运同行•乔德龙国画展”研讨会发言稿

时间:2010-12-01 10:02:46 | 来源:艺术中国

第五个方面,整体的作品的流畅性和生动性把握的境界。我们知道,在中国画坛当中,把生动性放在了首位。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流畅性的问题,生动的就必须是流畅的。在乔老师的作品当中,他在营造气韵的时候都是特别注重,他是靠构图当中的布事取蕴、笔墨当中的线的节奏、墨的运笔来体现出来。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乔老师的作品和人的修养,我们可以这样做一个解读,就是说乔老师是可以跟当代任何一个大家相角力的画家,他的作品是可以跟任何一个大师的作品相媲美的艺术精品。因此我觉得他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灿烂、非常辉煌的一页。

我今天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再次祝贺乔老师的画展成功,也向乔老师学习和致敬。同时我也感谢吴耀军同志邀请我,给予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谢谢大家!

李人毅:这篇文章整体上是一篇好文章,他是从五个方面来谈的。唐世和既是画家又是理论家,是这些年来始终在黑龙江地方默默研究美术理论的人,这次邀请他来,这个发言真的不虚此行。

我觉得他的五点也是五个统一,这五个统一体现在作品的境界中。第一个统一就是乔老师的作品,是文学性跟社会性的统一。第二个统一是整体布局上已经达到了统筹性和运筹性的统一。第三个统一是形象塑造的精准和美的统一。第四个统一是笔墨语言中古意与诗意的统一。第五个统一是整体效果的流畅性与生动性的统一。

我很欣赏唐世和发言最后的总结词,他把乔德龙其人其画放到当代画家之林进行了比较,我认为唐世和那句话不是溢美之词,我觉得与当代的任何一个画家可以相角力,不是说谁比谁高,但是可以相角力。东西在那一放,是什么,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对比,有一比有一拼。再有就是和任何一位大师相媲美的艺术经典,可以达到这种感觉。

我觉得如果一个画家已经到六十岁将近七十岁阶段,如果没有这样一次展示,仍然藏在深山无人识,我觉得是社会财富的流失。对乔德龙本身来说,他的艺术实践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了,他是社会发展阶段中、文化境界中的一份子。他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之路,应该是我们社会共有的财富。所以你也不用太谦虚了,应该把自己融入到社会里面去。

今天到会的各位嘉宾里面,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个人可以发言,就是张弘先生,张弘教授是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的主任,这几年我在跟他,我应吴耀军之邀在三年内给他写了两篇评论文章,真切感觉到了杨之光的支脉有很多传承者,张弘就是其中一个。尤其是他的没骨画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看了乔老师的画有什么感想,我们想听听。下面大家欢迎张弘先生发言。

张弘(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广东省政协委员):因为我现在还在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刚刚开幕式的时候来晚了一点。

这几年展览很多,我刚刚还和赵老师说差不多每天都会有近十个展览,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看哪一个。但是这次我为什么来看这个展览而且还参加研讨会,其实广州的展览这么多,我很多开幕式都不参加,最多中间找一个时间看一下就走了,研讨会就更不参加,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有行政工作,所以这样的研讨会很少参加。但是这次李人毅老师专程从北京过来,做一个学术主持的画家的展览,我想这个展览一定是有份量的。李人毅除了给我写文章,还给我们教育系的龙虎教授写过一篇,龙虎说这个老师还没见过我,只是看过我的画册,那么多人给我写,但李人毅老师是写得最到位的,他一直想见识一下李人毅老师,但到现在都还没见过。

今天这个展览,既然李人毅老师专程从北京来做一个学术主持,肯定这个画家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所以我说我再忙我也一定会抽空过来,来了以后我一看展览,果然觉得今天没有白来。看了以后我问了一下,他是专业画的还是自学的,他说人物画是自学的,那就更不简单。因为我自己在美术学院也主要是画人物画,人物画发展到今天是觉得越画越难,而且乔老师能够画这么多好画,我觉得相当不容易。我们平时一般看到的画花鸟、山水的画家取得成就的还是很多,但是人物画能画到这样的非常难,而且坚持走下去的很少。

我看了乔老师的画就很有感受,我自己在学校,这些年除了教学和忙行政,画画都非常少。所以我一看觉得乔老师能画这么多、这么高质量的画,就更不容易了。

他的画,我自己的感受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应该相当深厚,从他的画里面体现出来,他的画基本上是用毛笔中锋来写,而且非常有骨力。他的画很少有现代这种市场上的脂粉气,我觉得这点应该说得很准。因为现在的画里面有很多脂粉气,商业味道很浓的画非常多。但是乔老师的画里面完全看不到,是完全画自己的追求。他对文化名人的这些研究,我觉得画得很到位。并且还形成了一些民间的造型,刚才大家讲的书法与速写,我在他的画里面都能感受他在这方面的功力非常好。我觉得他还吸收了一些民间的造型,这是我看他的人物的感受,他的人物形像很生动,民间的造型人物画生动的味道,他都能够捕捉到。

这是我的感受,我就先简单说一下我的感想,我觉得很值得我学习,谢谢!

李人毅:我去年在中国美术馆杨之光画展上看到张弘之后,我觉得广东画家底蕴太厚了,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画家,他们一个个根本不张扬自己,都是在默默地耕耘着。这几年我在《中国书画艺术报》的引领下,因为有这样一个平台,我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这些发展中的画家里面。现在我没想到乔德龙老师也算发展中的画家,但他的这个发展中可是一个大发展。所以我觉得张弘谈的问题抓住了一个要点,乔德龙老师从民间艺术中吸取营养,他不光是在笔墨上,他整个在构思、造型,就是古意和诗意中,里面有浓浓的民间情怀。因为他在当海南省博物馆馆长期间,积累比较厚实,这就看出了一个艺术家的厚积薄发。

在咱们广州还有一个画家,这个画家也是我们部队的,从一个部队的领导干部来一个漂亮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广州军区创作室的专业创作员,跟招炽挺成为一个单位的人。这个画家今天也在场,他就是陈炳佳先生,下面有请陈炳佳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1  2  3  4  5  6  7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