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第一次新闻通气会现场
在世博会的宏大语境中,本届上海双年展如何体现它天赋的批判性?
主笔/沈嘉禄
距离上海世博会两个月不到时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团队日前面对媒体亮相,他们是范迪安、李磊、高士明,还有助理策展人华怡。范是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李是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高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被誉为“上海双年展艺术灵魂”的双年展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此次虽然不在策展团队之列,但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展现了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辩才能,一口气就对本届双年展的主题阐述了一个小时。在简单回顾梳理了上海双年展的历届主题并再次肯定了它与超大型城市的密切关系后,不得不面对一个强大的文化语境,那就是世博会。
语境与呼应——“世博会文化”和“双年展文化”
无疑,世博会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上海,中国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历史机遇中,许江认为上海由此成为“世界剧场”,同时也将成为一个无限丰富的“世博剧场”。在这个“剧场”中,世博会将向全世界展现中国对于城市与当代生活的主体论述,从中国出发,在全球境域中思考世界共同问题——这成为上海世博会基本的文化姿态。那么,“世博会文化将成为本届上海双年展最重要的思考和体验背景。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主体出发,提出国际文化艺术界的前沿问题,放在世界舞台上进行演练”,他对记者说。
而且在世博会期间,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全民的心愿和行动指南,向来以另类思维和另类表达行世的当代艺术家没有“豁免权”,这也是策展人团队在确立主题时的出发点。
主题与亮点——游牧式的“排演”以及庞杂的兼容体
为秉承上海双年展的问题线索和文化立场,本届双年展以“巡回排演”作为学术主题和总体策略,力图在全球视野中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在当代艺术的世界剧场中思考艺术实验与社会空间之间的关系,力求打造一个跨地域、跨主体、跨媒介的当代艺术现场。
许江对“巡回”的解读是:“巡游与回归”,而“排演”即是“排布与推演”。这就意味着本届双年展的作品呈现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展品是开放性的,也是流动性的,是一次饶有兴味的游牧式“排演”。同时策展人团队还强调,甚至展览的策划情境、创作过程和展开过程也可以是线性流动的、向外辐射的,那么展览的创作与生产意识也将具有巡回的别样意味。这一思路的完美实现,也许会成为本届双年展的最大看点。
近年来,现场、情境、叙事和社会参与逐渐成为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中的最前沿话题,本届双年展争取在这一前沿领域有所推进,将双年展剧场打造成一个多领域、跨媒介的公共现场。
许江还透露,本届双年展没有邀请外国策展人,但在征集作品的过程中会与锁定的外国艺术家进行主题方面的探讨,引入东方思维与艺术元素。而对中国艺术家则更会近距离作些引导,以保证作品不游离于主题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参展作品的创作过程有如田野考古,在探索与讨论中完成。作品形式是反传统的,不是架上绘画,也不是装置,更不是多媒体,而是一个庞杂的兼容体。作品在7至9月会在美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的中小城镇巡回展出,于10月24日世博会接近尾声时汇集上海美术馆,一直至2011年2月28日结束,展期长达4个月。这些举措以及时间上的安排,都可以看作本届双年展对世博会宏大叙事语境的自觉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