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创作作过程概述

时间:2009-10-15 21:22:46 | 来源:艺术中国

《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的写作过程是庞薰琹坎坷人生的一个缩影,这本书仿佛一根输氧的管道和他的生命连接在一起,想来甚至有几分悲壮。 庞薰琹在此书的《小序》中写道:“这本书写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二年,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的确,那时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大坎儿,打击之大是他前所未料的。一九五七年,他戴上“右派”的帽子,被迫离开刚刚创建一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的岗位。在最需要亲人支持和安慰时,妻子丘堤因心脏病而离开了他。几重打击,使庞薰琹患上了一种特殊的病:全身发麻,一直麻到下嘴唇,每天早晨十个手指无法自如张开。一位好心的老大夫对他说:“医药医不了你的病。”庞薰琹问他还有什么办法,他说:“有,要靠自己。只要你做到有人指着你的鼻子骂你,你能无动于心,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你再活二十年也没问题。”从此他再没去医院看病,每天天一亮就去团结湖打太极拳,并开始编写《汉代装饰画》讲义,他要求自己每天写两千字,“我就在这写作中间,寻找人生的乐趣” 。他从一九五八年开始此书的写作到一九八五年去世,又走过了二十七年。一九五九~一九六六年,他在日记中写得最多的就是他修改的内容与时间的记述。可以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剂良药,是一本疗伤的书。他反反复复地修改、重写,直到一九六二年九月,终于初步完成。 怎能想到在“文革”期间,这本书成为新一轮被整的素材:“庞薰琹在反右以后,以写讲稿为名,以古讽今。” 直到一九七六年十月后,也就是粉碎“四人帮”之后,他心情才逐渐平静下来,开始整理残留的一些文稿,定名为《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 一九七七年六月,他把初稿写成,寄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与责任编辑讨论书稿的过程中,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书稿要了回来,并于一九七八年九月赴敦煌考察,时年七十二岁。当他看到敦煌壁画时感慨颇深,并在日记中写道:“百闻不如一见,我看了莫高窟的壁画,看出了过去自己的不足,也看出了一些新问题。” 从敦煌归来,他带着极高的工作热情再次修改书稿,其间因生病、教学,到一九八○年一月将书稿寄至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五月终于得以出版。

 

地之子(初稿)庞薰琹 水彩 纸本 40.5×37cm 1934年 常熟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藏

此画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而花了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作品,本是一幅油画,曾于1934年第三次决澜社作品展览中展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展出时曾轰动一时,但后来被当局认为有“赤化宣传”的嫌疑受到攻击。(庞薰琹:这年,江南有些地方大旱,土地龟裂。我以几个月的时间画了一幅画,题名《地之子》,在第三次决澜社展览会上展出。我万万想不到这幅画受到了来自几个方面的攻击,不准在报刊上发表。而最使人难于理解的,是接到了一封恐吓信:“你必须离开上海,不然当心你的生命。”)现在这幅是1934年用水彩画的初稿。庞薰琹:“在《地之子》这幅画上我画了一个僵硬的将死的孩子,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一手扶着这个孩子,一手握拳,孩子的妈妈掩面而泣,我没有把他们画的骨瘦如柴,穿得破破烂烂,相反他们是健康的,我用他们来象征中国。我用孩子来象征当时的中国人民。” 据说, 庞薰琹回到家乡常熟,亲眼看见农民把地契贴到地主的大门上,便全家离乡背井逃荒而去。他含着同情的泪水完成了这幅画,他试图采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创造一幅主题是中国总有一天会摆脱贫困的作品。庞薰琹:“无论如何,从《地之子》这幅画开始,我在艺术思想上起了变化。”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