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张晓刚:我不是最“贵”,我是最“冤”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23 08:51:10 | 文章来源: 青年周末

   

  2009年3月12日,张晓刚在工作室接受《青年周末》的采访,他并没有为拍照换件特别的衣服,因为采访结束后,他还要继续画画  摄影/周越 

    ■3个亿根本没有我的份儿

  ■数字时代只相信“数字”

  ■法国炒家“跪求”骗走了我的画

  刚刚出炉的胡润艺术排行榜,51岁的画家张晓刚凭借3.01亿的所有画作拍卖总成交额,坐上了中国艺术家市场价值排行的头把交椅,被称为最“贵”艺术家。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张晓刚发了,光卖画都卖了3个亿!

  但事实上,张晓刚告诉《青年周末》记者,这些数字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赚钱的是拿着画买来买去的炒家们。至于艺术炒作的水有多深,他也是完全不在行。

  作为一个被误解了的艺术富翁,他承认的确受益于市场,同时也为“经常被与3个亿画等号”喊冤。

     【素描】

  只抽中南海的“天价艺术家”

  这是张晓刚的第三个工作室,在偏僻的何各庄村,是最近几年搬过的最大的一个,有600平方米。

  跟某些擅于应酬的艺术家不一样,张晓刚把600平方米中的500平方米用作画画,而用作会客、休息的地方就稍显局促。

  坐在我们面前的张晓刚,衣着朴素,态度和蔼,标志性的黑框眼镜和手里的“点五中南海”,两个小时的采访里,他抽了不下七八支烟,“这个好抽、清淡,我习惯了,从来不换。”

  张晓刚跟记者说起换工作室的原因,不只是“租得起”了,“我最早在花家地的工作室只有80平方米,画一张两三米的画,画完就赶紧收起来,转不开身,之后搬去酒厂艺术区,有个200平方米的独门独院,后来酒厂热闹了,太吵所以来了这边,清静。”

  现在,在偏僻郊区离群索居的张晓刚每天中午起床,下午开始画画,晚上回家当“宅男”:“除了画画就是看碟看电视,只要没人约,我可以哪儿都不去。”

  2006年,张晓刚的作品《血缘:同志第120号》拍卖出97万美元的天价,接下来的几年他一直都是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然而在公众视野里的“迅速蹿红”并不是他喜欢的。“一般我每年画二十几张画,可2007年全年才画12张,很多时间用在各种展览开幕,活动和应酬上,一半时间在为别人忙。去年开始,我有意识地把自己关起来,准备了两个自己的展览,所以很充实。”

  市场带给他的也不只有烦恼,更有名声和经济能力。他最近忙碌的,是在世界著名的昆士兰美术馆的大型个展,以及一个为自己启蒙老师做的回顾展。“我的启蒙老师一辈子都没有出过一本画册,我说我来帮他出,我毕竟有这个能力,但这个愿望还没实现,老师就去世了,我觉得我欠了他的。”

  这样一个处在“钱”和“艺术”漩涡当中的艺术界大腕儿,面对媒体最不爱谈“钱”,但这次在他的工作室里,跟我们聊了聊他跟钱的故事。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张晓刚:为什么我一直对过去纠缠不清
· 天价是如何炼成的:当代艺术天王张晓刚
· 张晓刚:灵魂上的影子
· 胡润艺术榜出炉 张晓刚作品成拍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