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做一次展览脑袋上就顶一次雷”
从内容策划、大纲撰写、脚本编辑到设计布展,每一次展览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虽然,这一次中美建交三十年图片展只是临展,但是洪麦恩依然秉承“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力求将打造完美的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30年间,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要想将这些成就通过图片来充分的说明和展现,并非易事。
洪:“做展览的人都知道,展览有无数的细节,很多东西并没有标准,好和坏也没有规定的界限,做起来就是凭感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审查中,要求往往又是多元的,有时候不同的层面对同一个景观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作为设计师就要适应这种多元的要求。而我们所承接的展览通常都是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众多的题材,再加上大纲审批时间较长,最终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在工作步骤繁多、任务重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是高度紧张。有些大型展览除了照片,文字、图表外,还会涉及到景观,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全方位考虑,底图的颜色,处理文字与图片,动态与静态的关系、结构,每一部分的色调、色系的变化。有时还要受展场面积的限制等等。一次展览下来真是筋疲力尽,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好像每做一次展览脑袋上就顶一次雷。”
在洪麦恩和他的团队成员中间墨守着这样一条工作守则:“五加二,白加黑。”这六个字高度概括了设计团队的工作状态,然而设计过程中的苦辣酸甜,最终都会被成功的喜悦带来的莫大鼓舞所替代。这次“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图片展”在外界看来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洪麦恩却淡定的将其评价为“正常发挥”,不过洪麦恩还是向我们特别介绍了这次展览他认为的得意之作:
洪:“这次展览最吸引人的,也是我们下了大功夫的就是展厅入门位置摆放的一幅长6米,高4米的大屏幕,屏幕上播放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和布什总统对于本次图片展的贺词,先声夺人的设计构思,使整个图片展更显大气,引人入胜,紧接着中美交往的生动画卷在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中徐徐展开。短短几分钟的片子,每一个镜头都是一个珍贵的历史瞬间,从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到尼克松总统“跨越大洋的握手”,再到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微笑。中美间的友谊在一幅幅画面中娓娓道来。两国领导人的贺词综述了30年来中美之间走过的风雨历程,无论在政府交往、人民友谊,对外贸易等等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了两国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求发展的良好局面。这组大屏幕的艺术效果非常好。整个展厅里几组大屏幕的设计,使整个展览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使静态的图片展生动起来。”
正如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观看图片展时所说:“沿着30年来中美两国交往的轨迹,一张张生动的照片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搭起舞台,让别人唱戏”
其实,从很早以前开始,洪麦恩就陆续承接了一批批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型“主旋律”展览,其中包括《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5周年成就展》、《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成就展》等等,每一次展览都取得了成功,然而在充满了鲜花和掌声的舞台上,我们永远看不见洪麦恩的身影。
洪: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这么低调,我觉得我就是搞展览的,我们做展览的人就是搭起舞台,让别人去唱戏,舞台布景做的好坏,最好让人家看不见,最重要的是戏要唱得好,就可以了,而对于我们本身的职业来说做的就是默默无闻的工作。”
中美建交三十年图片展结束后,赴美展和全国巡展也即将开始,这项工作将依然由洪麦恩和他的团队来设计完成。等待他们的将是新的挑战,把900多米展厅里的内容凝练到100米的展场内加以展现,设计工作将更大,考验将更加严峻。然而,在洪麦恩从事展示设计事业的二十载光阴中,类似的困难和挑战并没有成为洪麦恩前进的羁绊,对于艺术的追求,他一如既往,从未改变。他不断的研究题材、研究内容,打开眼界,深入了解社会,对生活、对政治以及经济文化给予极大地关注,这些都为他在设计方案中更好的把握主题提供了帮助。
在过去的二十年和未来即将到来日子里,相信洪麦恩依然会战斗在展示艺术设计的最前沿,用洪麦恩的话说:“勤奋、热爱生活、充满幽默感、不狂妄,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使设计在平淡中有所趣味,设计才会被赋予一种可贵的精神——执着。”
作者:关春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