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綠波三峽暮
余世坚个展 IAN SOLO EXBIHITION
开幕式:2007年8月9日 4:00 pm 展期:2007年8月9日至8月18日 主办:朱屺瞻艺术馆 地点:欧阳路580号 朱屺瞻艺术馆2-3楼
2007年8月9日下午4点,香港现代水墨艺术家余世坚先生的个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幕,本次展出的八十余件水墨作品,凝聚了余世坚先生从事文人水墨创作四十年来的主要代表作,余世坚先生认为文人画一词的当代意义,就是“知识分子的绘画”。整体而言,该概念蕴涵了人文的、“和而不流”的,非单止面向市场和时尚的各种取向。其中国的传统特色,更有浓厚山水田园的诗意和谦谦君子的气质。
余世坚于1943年抗战期间出生于中国。年少活跃于香港学生文坛。60年代中期从游吕寿琨等,并参与多项港台海外的新水墨运动中的重要展出。70年代游学美加,并于多伦多主要画廊区开设“今代画廊”,推动当代中国艺术。1982年后回到中国及香港从事水墨创作,在北京、上海、珠三角及香港等地经常展出。
他的作品是现代水墨风格的形式,近乎抽象表现主义手法的泼彩画作,又有一些很有皴法、落笔细致而带古典味的山水画。余世坚的山水观景,不是从真实的景物出来,他所绘写的自然也是找寻自己生命的方式。
从现代归纳古典——余世坚的创作历程
读现代人的国画作品,往往发现泥古心情是远远超过对自然真实的开怀,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内容和笔墨的表现形式,多以模仿的手法制造古典的形格。
艺术广义指思想与技术巧妙结合的制作活动。中国绘画一向是特制的自我表现。观余世坚于大一艺术设计学院参观余世坚的「山水骨风」水墨画展。不少认识余世坚的朋友都觉得他的作品令他们惊讶。惊讶的是他把传统归纳于现代。而我们一般所认识他的作品是现代水墨风格的形式,那近乎抽象主义手法的泼彩画作,但今天所见却是一些很有皴法、落笔细致而带有古典味的山水画。
近十年来他似乎淡出画坛,一心修炼,他吃全素,不食肉,钻研哲理,貌似一个出家人。他忽然再现身画坛,他的行动、他的作品也是我们同辈的人,回归共创香港美好,和曾参与过当年水墨画运动的人所关心的。事实上,余世坚七十年代经常写字和绘画,也许他只是习而不展。
他今日的作品,依笔者记忆,蕴涵当年我们在吕寿琨老师的督导下学习临摹的经验,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不以摩仿为目的,更不以为能学古人,得其形便自喜,而是他学习古人之能活用,将这种知识经过选择而重现出来。求变,不受古人所缚,一如元代一些画家舍弃了南宋画法而从北宋演变另一种风格。他所体验的是宇宙的存在,大自然的生息。
欣赏古画作品总会了解黄公望的富春山图表现了作家对主题的真实体验。而王蒙画作也反映他对泰山的实地描写。与西方风景画之有所不同,是他们通过笔墨来表达,而不是从对景的写实来描绘。余世坚的山水观景,也不是从真实的景物出来,他所绘写的自然也是找寻自己生命的方式。他把自然有意识地布置于画面。亦将山水形象来配合主观的笔墨表现。余氏的画作不过分求布局构图,他的山水结构是抽取山林的一部分在形象上来描写,内容显得单简,这种气氛亦表现一种空旷的感觉和平淡融合的气息,这是他师自然的时候,也有师我的意念所得的效果,表现的是他的主观意念、笔墨和情怀,使画看来更具文学化和人格化。
徐子雄 香港作家协会主席 香港艺术家联盟副主席 于香港
余世坚文人水墨四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