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中英珍宝见证18世纪两国交流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3-15 21:18:22 | 文章来源: 新京报

      

故宫博物院自己收藏的清代画家绘制的《弘历朝服像》(左图)与英国人威廉·亚历山大所绘《乾隆皇帝驾幸承德》(右图)的差异中可看出两国文化交流的痕迹。《乾隆皇帝驾幸承德》中乾隆的神态明显带有英国画家自我想象的成分。

    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首次牵手,那些久违的“留英”中国文物首次东归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18世纪世界的同时,也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18世纪的中国,不停地还原在小说、影视中,来自文物本身其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文本。

    中国有大量的文物流失在外,本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部分,但更多的中国文物,因种种原因被掠夺流失到大英博物馆,我们却无缘得见。所有这些珍宝背后,是两个大国、两种文化之间互相影响的交流史,其中有欢乐,也有痛楚。

    展览的渊源

    约会筹备三年,“交流”取代“帝王”

    历经三年的筹划,今年3月9日,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相互间的“青睐”终于有了结果。111件(套)珍贵文物走出大英博物馆,如期在午门展厅内展出。

    2004年,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有了合作意向。

    《英国与世界——1714-1830》展览英方策展人希拉·奥康诺至今还记得当年来午门的情景:那是个辉煌壮丽的古代建筑,不过却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展厅。因为当时午门展厅正在装修一新,“不过那时双方都已经有了合作意向。”换了容颜的午门展厅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博物馆的交流平台。在引进法国路易十四等国际展览的同时,故宫方面与大英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希拉·奥康诺表示,最初大英博物馆希望做一个乔治三世的展览,因为乔治三世正好与中国清朝皇帝乾隆是同时期的人。而在故宫这个乾隆皇帝自家的院子里举行同时代的英国皇帝展览,应该也是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然而,希拉·奥康诺等人在策划此次展览时,也考虑到了大英博物馆自身藏品的特色。之前在故宫举行的法国路易十四展览都是皇家藏品,然而大英博物馆的文物来源恰恰没有皇家收藏这块。而且演变到现在,英国也不像欧洲其他国家,皇室收藏都已经成为了公共博物馆。于是,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葛瑞格和希拉·奥康诺等人便决定放弃介绍乔治三世皇室收藏的打算,而是重新找到一个英国与中国的契合点——介绍18世纪英国人与世界的沟通上。

    英国与世界的沟通,恰好有着大英博物馆对外一直宣称的“向世界介绍世界”的理念,同时也能铺展开中国与英国两国之间最初阶段的交往历史细节。时间段也由此确定下来——1714-1830年。

    “展览的这个阶段——18世纪是英国增长自己的财富阶段,当然更有与国外各种文化相接触。这些是当时启蒙精神的一部分,我们非常希望观众能看到展品后面的故事,那个阶段英国经济、科技的发展,还有英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史,”希拉·奥康诺表示了作为策展人所希望这次展览能达到的交流目的。

    关注的焦点

    参展中国文物,来源没有争议

    大英博物馆藏有众多文物。为了这次展览,大英博物馆整理了1714-1830年阶段相关馆藏文物。最初,一份出列了100多种文物的展览文物名单由大英博物馆开出。

    “在大英博物馆最初开出的名单中,自身便包含了中国文物部分,”故宫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马继革作为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经历了这次展览从筹备到开展的众多细节。故宫博物院的相关专家,包括马继革在内,曾多次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名单所列的文物并一一与大英博物馆方面商榷。

    马继革透露,在选择中国文物的商议中,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并没有多大冲突。

    不过,因为1840年后的掠夺行为,中国流失的文物却是一个雷区。如果选择不好,还是会产生一些尴尬。马继革表示,故宫方面的标准是,收藏来源明确,不存在任何争议,获取渠道都是正常的。“我们此次展览将时间锁定在1830年之前,大英博物馆开出名单的中国文物,我们核对了它们的历史情况,并加以确定。”最后,一份包括111件(套)在内的“无争议”文物名单最终敲定下来。

    最终,第一次回国省亲的“留英”中国文物,被放在了《英国与世界——1714-1830》展览的第四部分,主要位于午门展厅接近出口处。中国观众终于能够亲眼所见大英博物馆所藏的部分珍贵中国文物。它们包括首次走出大英博物馆的《乾坤生意图》,以及皂石《关帝雕像》、《牡丹蝴蝶写生图》、景德镇瓷器等。

    交流的证据

    “东风西渐”受宠,“想象中国”流行

    在这些珍贵中国文物背后,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葛瑞格强调指出,它们是英国与中国200多年前就有的文化紧密接触最好的证据。

    在展出的《黄亚东画像》中,这种中英两国民间的交往痕迹可见一斑。1770年,黄亚东被约翰·布拉德比·布莱克带到了英格兰。黄亚东在英国颇为吃香。有两幅黄亚东身穿中国服装的画分别被多赛特公爵和伦敦皇家外科医学院收藏。此次展出的《黄亚东画像》,主人公却是身着18世纪70年代末最流行的服装:前额的头发卷曲,大纽扣立领大衣,精制的亚麻饰边领巾。马继革介绍,英国人认为黄亚东是较早到英国的中国人,所以意义不同一般。

    英国人对中国的想象之风更是盛行在各种艺术绘画、瓷器之中。英国人爱德华·鲁克制作的版画《广东人家居》、《丘园花园一景》中被欧洲园丁所营造的中国宝塔和中国的奇花异草。

    对于18世纪的想象中国之风,在马继革看来,被想象的中国并不完全真实。

    “在对中国的想象中,并不是所有都是光鲜的,还有部分是对中国的误读,形象差的,”马继革等人在此次甄选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时,看到大英博物馆所开名单中还包括了两幅曲解中国形象的中国文物。其一的画面是一个中国皇帝,懒洋洋,像一个病鬼,周围一群仆人低着头围在床边。故宫博物院在选择中国藏品时,事实上在避开有争议的文物同时,也避开了这部分形象“不太好”的中国文物。

    ■延伸话题

    交流展览很难完成“回归”使命

 

    展览中方策展人马继革(左图)很希望中国文物来了就不要走。大英博物馆馆长麦葛瑞格(右图)则称“中国文物属于世界文物大舞台”。

    《英国与世界——1714-1830》展览,是专门为故宫定制的展览。这有别于以往大英博物馆在中国举办的巡回展,此次所有的展品结束故宫展后,立即会启程回国。这次展览已经打开了故宫博物院与大英博物馆的合作之门,也打开了中国文物回国“省亲”之门。只是,仅这一次展览却无法打开大英馆藏中国文物真正“回归”之门。

    “有人问我,此次展览都是1830年之前的文物,敢不敢办一个与1840年相关的文物展览”,马继革当时的回答很明确:“敢!关键是这些文物来了就不要走了。”马继革表示,筹办这次展览时,就很想将《女史箴图》带回国省亲,但是必须要解决一个“来了就不能让其再走”的问题,“哪怕需要故宫专门给《女史箴图》设立一个专门的展柜。”在马继革等中方人员看来,要让大英馆藏中国文物回归,是一次展览所无法完成的使命,“我们只能做好展览本身,而让国宝‘回归’那是更高层解决的问题。”对此,尼尔·麦葛瑞格明确表示,“中国文物属于世界文物大舞台”。

    不过尽管如此,另一种中英的交流却在频繁地举行着。

    故宫与大英博物馆有着合作协议。此次,大英博物馆带自己的珍藏文物到故宫展出,之后故宫所藏的钟表也会在大英博物馆展出。两大博物馆还互派研究人员,故宫方面为大英整理中国书画,大英为故宫修理钟表。另外,大英博物馆还与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都有合作,这种紧密合作结出的硕果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大英”所藏的“让世界走向世界”的文物,还让我们的兵马俑也将于今年9月“兵发”大英博物馆。

    ■文物故事

    马戛尔尼开启交流,也引来侵略

    谈起中英文化交流,不能不提马戛尔尼使团。马戛尔尼的第一次出使成为了两国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事实上,关于马戛尔尼大使团第一次出使中国的情景更是被各种绘画所记录。展出的有英国官方画家威廉·亚历山大所画的《马戛尔尼使团船队》、《乾隆皇帝驾幸承德》及由马里亚诺·博维所画的《乾隆皇帝画像》。“当时,马戛尔尼进献了自来火鸟枪等在内的天文地理仪器、枪炮等工业化的东西,而清政府回赠的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中国项目。”马继革指出这是清政府与英国的第一次交流,留下了各种文物记录。一方面中国有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瓷器、丝绸依然成为交流的主力军。

    马继革表示,在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后,尽管回赠了礼物,但是英国政府想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期望却未能达成。马戛尔尼在回国后的报告中称:清政府不堪一击。

    此后,英国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不过,这段不太“和谐”的历史却并未能包含在此次展览中。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展览"英国与世界" 揭示英国崛起 引人思考
· “生活·艺术 - 中英创意作品交流展”22日起在上海展出
· 触摸——中,英,美艺术家作品联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