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首届MoCA双年展新闻发布会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6-07-17 22:39:20 |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品网

    上海当代艺术馆于15日下午三点在Moca三楼举办首届MoCA双年展“入境:中国无章美学”展览新闻发布会,本次双年展将于2006年9月6日至10月22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在首届MoCA双年展中,邀请到国际著名策展团队:乌里· 希克、金善姬、叶永青、 陆蓉之共同策划这次展览,相信是展示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亮点活动之一。

    在一个信息大量流通、知识普及的年代,人类获取知识的管道多元和普及,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人们对自身生活意境的提高,除了形式上的美感以外,反映在精神境界里的审美要求,也一样与日俱增。中国古代所谓的文人,在今日而言,就是各种领域内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有以知识起家的产业界人士。中国传统文人艺术并非文人之间流通的一种艺术门类,而是他们彼此生活美学方面亲身实践的共鸣。古代的文人将他们精神性的审美价值,诉诸于食、衣、住、行的生活环境之中,他们在琴、棋、书、画等生活美学的表现水平上,相互感染与切磋。因此,中国的文人艺术,是生活品味的体现,也是精神语言的沟通,以及对高尚审美价值的共同追求,而不仅是形式上的一种艺术门类而已。

  新世纪新中国出现的当代艺术,无可避免地迈向了新折衷主义(Neo-Eclecticism),总结了「观念主义」和「媒材处理」两方面的经验,采取更开放的对话方式,不但从历史中重新挖掘和建构新的诠释或立场,而且多重地选用全球各族裔文化间相异的特质,诉诸于艺术家个人的当代生活经验,不断拼凑、媒合、重组、再生,有的将性别课题也考虑在内。这种经由混杂交配而产生的「异类合成」(heterogeneity)的视觉形式,其实也包涵了昔日一脉相承的传统艺术,并将之视为众多媒合可能的其中选项之一。

  上海当代艺术馆在今夏推出由馆方自办的首届双年展,今后将以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为主体,从大范围体现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与潮流,邀展对象包括所有在中国境内创作或制作的艺术家,境外的华裔艺术家,或国际上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艺术家,而持续关注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走向。今年第一届上海当代艺术馆双年展以《入境:中国无章美学/ Entry Gate:Chinese Aesthetics of Heterogeneity》为命题,以中国文化的特色,提供一场数字时代的视觉飨宴,发挥中国特殊的美感经验,以新折衷主义(Neo-Eclecticism)的路线,纵横古今中外艺术风貌,以中国文化的历史景深,和国际当代艺术现况,进行比较和对话。

  本展的构成,分为三大系统,一是和中国文人艺术情境有关的生活美学创作;二是追踪艺术家手工创作的手感痕迹:三是所谓的极致表现,包括极大、极小、极多、极少等超越现实人生境遇的创作形式。这次由当代艺术馆主办的首届双年展,除了邀请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设计师以外,还有欧、美、亚洲各地在中国居住或创作的艺术家参展。他们以创作来体现审美经验和起居生活之中的错综复杂感受,表达他们对新世纪国际间文化环境大规模交流和互动的新美学现象。

  今天的中国新文人,他们在数字化生活环境里所养成的优质品味,不仅是各种古今中外审美观念的集结或杂交,所蜕变出的杂异新美学,也是中国新知识人口在生活美学品位方面的建立和推动,在十几亿人口的华文语境中,渐渐形成一种气味相投的审美共鸣。这种折衷主义路线不再是国族纯种文化血统的验明正身,也不再是一种革命身份的反对与对立。本展所探讨的新文人美学,有别于传统对中国文人艺术的认定,也挥别了上一世纪当代艺术对中国政治、社会特有现象的反思或回应。新世纪的中国新文人的杂异美学,不仅仅是纵向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所综合出新美学的品位体现,也是横向透过互联网信息环境无限开放的国际文明大杂交,所汇集的中国立场的审美精神新境界。

  在信息畅游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前卫精神已被「当下即存在」思想所取代。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历史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当下任意采撷的丰沛资源,人人都可以成为多重管道的历史资源的挪用者,再杂配成更新的品种。在今日,任何反对历史、对抗历史者,不但不再是一位前锋英雄,而且是一名处于信息年代却被阻断资源的可怜无知者。

  《入境:中国无章美学/ Entry Gate:Chinese Aesthetics of Heterogeneity》特展,反映出21世纪华人当代艺术家面对国际文化大举入境中国的生存态度,以及在文化杂交环境下自然产生的杂异的混血品种,更倾向于普世生活美学方面的共鸣或选择,而不再是个人与社会对立的抗争或独白。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