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塔楼,一个悬臂,组合成看似扭曲的雕塑,CCTV新楼的形象早为人熟知。这栋正在紧张施工的建筑的“缩小完成版”如今正在东华门四合苑画廊展出,“CCTV项目展览”首次揭开了大楼内部设计规划的神秘面纱。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是CCTV新址设计的承担者,设计师库哈斯的合伙人奥雷·舍人则自称“在北京,我不是一个目击者,而是一个参与者”。面对不少观众对新址“过于概念化”的质疑,他接受专访时自信地将CCTV项目视为从概念建筑到现实建筑转变的最好注脚。
没有一个建筑是北京惟一符号
新京报:CCTV新楼的外观设计方案一直为人所知,其内部的构造、布局却是在这次展览中才首次露面,是什么契机使你们决定在北京办这个展览?
舍人:CCTV新楼的外形确实都已为中国人熟知,但它的设计空间、功能、想法、概念却很少有人关注,这是此次展览的重点。在筹备这个展览时,一直有个想法,要在一个小的空间里去做展览。因此刚开始构思时是想放到东边去。但最后我们选中东华门旁边的四合苑画廊,比较接近紫禁城这一北京的中心,从而可以形成一种新与旧、中与西的对话。
新京报:“对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看到在展览中你们还专门在地下一层展厅玻璃上画上了紫禁城的平面图。
舍人:从表面上看,CCTV项目与北京的历史没什么关系。然而,新旧之间的相互对话会产生很大的话题,对建筑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展览中,专门设计了CCTV大楼的平面图,而在窗子上我们还画上了紫禁城的平面图。这样通过窗户观众可以看到紫禁城,会发现两类建筑中功能性的相似。它们两者都是根据人的使用情况来进行设计、整合的。
新京报:新旧之间的对话一直是个热点,CCTV新址恰处于北京的CBD地区,你觉得它会成为北京一种新的符号吗?
舍人:毫无疑问,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和符号,是传统性的符号。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结构体之一。我喜欢它的相融性,可以持续发展,向周边扩展的特性。
同时,北京也有一个新的中心出现。在新中心里有更多的新符号建筑。CCTV新楼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不能说某一个建筑是北京惟一的符号,新与旧在北京这个城市应该可以结合。
概念设计让观众有更多选择
新京报:通过此次展览,我们可以看到OMA为CCTV项目设计的很多细节,能否谈谈你们的一些具体设想?
舍人:CCTV新楼作为庞大的媒体结构,我们想在展览中展现出这样一种组织性结构。CCTV像个小城市,建成以后会有1万人在里面生活、工作;此外,它又是个媒体大楼,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它必须将制作好的节目转化成电视频道,这就会涉及到媒体制播,各种各样的技术。这是外和内两种技术的结合。另外CCTV也是因文化的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建筑,是中西,或者说是全球与本土的对话。
电视是对公众开放的地方,具有很强的公众性,所以我们觉得CCTV新址周围应该有供大众活动的户外场所。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景观公园,将CCTV新楼和旁边的电视文化中心大楼联系起来。
新京报:OMA是国际知名的建筑事务所,但也有人提出OMA的设计理念太概念化了,包括此次的CCTV新楼。
舍人:OMA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建筑设计者在创作上的自由度,它跟人的期待有所联系,但也不一定囿于人们的期待之中。在以前,OMA是以非常好的建筑概念引起人们关注的。
不过,现在我们也在建一些非常好的实用建筑。也就是说OMA现在是从概念的过程到实际建筑的过程。CCTV新楼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最初的概念到今天的建筑阶段,是概念发展的阶段。
新京报:你认为概念设计都能让大众接受吗?我看到设计方案中,在CCTV新楼悬臂处有一“透明地板”设计,方案是为了让公众直接看到地面的风景。有人反映,在200多米的高空直视地面,只会有恐怖的感觉。
舍人:我想从几百米的高空直视下去是非常有趣的。其实观众在那里会有很多选择。他们可以站在玻璃四周。可以尝试去走到“透明地板”上,也可以选择避开。
建筑高度竞赛没有任何意义
新京报:你们设计的CCTV新楼具有5大功能区。在国外这五大功能区是分处于不同建筑,而你们却将5大功能区结合在一个建筑上。
舍人:西方电视制作状况与东方不同。西方各单位是作为不同个体存在,CCTV则是将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空间。不过这也给人一个重新想象、重新创作的空间。它让人在距离、精神上都可以更加接近、相连。现代高科技总是将人的距离分割开,但CCTV新楼却试图将所有的人的手和脚都联系起来。
新京报:落成后的CCTV新大楼,据说游客购票可深入了解工作细节。
舍人:是的。我们并不将一个空间看成一个空洞的建筑,而是融入了个人的经历。游客的介入也是这座大楼的一部分。我们将各种层面的内容都融入大楼,让游客和用户可以主动介入。建筑里的使用功能、内容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
新京报:你曾提过,目前摩天大楼的发展似乎在进行高度的较量,这使得摩天大楼逐渐失去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失去了社会性。你们设计的央视新址是否在力图避免陷入这样的模式?
舍人:长久以来,摩天楼有个特点,建筑师希望它成为天际线的一部分,成为最高的楼。但如果比拼高度谁也保证不了是永远的第一。即使成了第一,也是暂时性的,会有更高的楼替代你。因此高度竞赛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OMA在设计CCTV新楼时考虑更多的是怎样跟城市、当地生活结合起来。所以提出两个塔楼,它们在空中相接,形成一个环状流线,这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连接,加强了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OMA将在北京辐射亚洲
新京报:CCTV新址工程也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最初的设计方案会有调整吗?
舍人:有一些调整,但很少。从一开始我们设计时,我们就确定它不是一个外国的建筑,而是本地的建筑。所以在做设计时就考虑到很多当地的因素。在实际过程中所做的调整就很少。
我对建筑的理解不是从古典或现代的标准出发,而是从好的或坏的层面去区分。我觉得建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建筑会因各种原因而有所变化,类似经济、文化的变化会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做建筑的时候,问题总是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出现了,我们就会去解决,而在解决过程中,也会有乐趣。
新京报:OMA亚洲工作室有没有给自己定一个未来的发展规划?
舍人:OMA亚洲工作室现在主要是做CCTV项目。除CCTV以外,我现在还带领有30个人的OMA北京办公室。
在北京,我不是一个目击者,而是一个参与者,感受到了北京飞速的发展,它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大都市。随着北京办事处的扩大,我们也开始涉足其他一些项目。之所以将办公室定在北京,是想辐射到亚洲其他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