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节目,孔云龙、杨宝璋《竹城水寨》(15分钟左右)。
这是今天给我的一个惊喜。杨宝璋先生,开封人,久占河南,18岁拜师陶湘九,擅文哏及单口。在天津录制的传统相声小段DVD中,曾有幸得见此公。今年已81岁高龄的杨先生是目前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艺人(年龄应仅次于张永熙)之一,此次由河南抵京演出实属不易,出场时步履蹒跚,令人唏嘘。老先生毕竟年纪高迈,气力大不如前,反应也略显缓慢,尤其是段子伊始明显发紧。孔云龙以“8号”为垫话入活,个人认为并不成功。之所以未能达到朱永义、杨威的演出效果,一来此“杨公”并非彼“杨君”,话语寥寥,基本是让逗哏唱独角戏;二来孔云龙在节奏和语气上出现明显漏洞,尤其是到最后即将翻包袱(学太监说话)时,整个使拧了,本该由慢趋快的处理变成了由快变慢,观众在你没有完全翻开之前已经醒悟。这么一个打闪纫针的工夫,效果大打折扣,我想这就是火候的欠缺吧。杨先生在孔说到此太监为李莲英时,伸手相拦,翻出“这不是我爷爷,是李菁的祖父”(大意)的包袱,咬得很紧,隐约现出老艺人的功力。至于《竹城水寨》,又名《梁山点将》,是贯口活,大意是逗哏拿捧哏的长辈开心,由祖辈说到父辈,把梁山宋江点将的“砌末子”安在他爸爸身上,最后抖响底包袱,会心一笑。其中在说到宋江点将时,有大段贯口,而今天的演出和韩子康先生的口述本(见《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基本仿佛。据王月波说,这段贯口在《三侠剑》胜英三打莲花湖时也曾由评书艺人演绎过,何况韩子康先生当年也的确说过评书,这二者渊源如何,恐怕很难考证了。整体看来,孔云龙的贯口尚可,很熟练,但语气上的起伏变化较少,也不太兴奋,或许和他嘴角的伤势有关吧。“赤发蜂腰”一处似不合逻辑,应以“ 猿臂蜂腰”为妥。
(清平客/文 段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