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来到“义门”牌楼前,可看见左右两旁各有一块大石头,一块是“下马石”,一块是“上马石”。过去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义门”两字的左右,还有两行小字,上款是“富阳县知县奚补”,下款是“为义民孙潮立”。孙潮是大房的祖公,这里共有十房,过去还有一座“十房厅”。“义门”上的斗拱结构、石雕狮子、屋脊吻饰,都体现了明代晚期的建筑风格。
走过“义门”,便可来到另一座厅房“百步厅”。此厅分为四进,前进称“慎修堂”,中进叫“素怀堂”,后进名“光裕堂”,末进为“咸正堂”,都是明末清代陆建筑的。
在“光裕堂”的两根柱子上,有浅浅的锯痕依稀可辨。据说太平军到达龙门那年冬天,大雪纷飞,气候奇寒,一时没有柴薪,有人想锯柱当柴取暖,但太平军军令森严,不许轻举妄动,于是立即进行劝阻,柱子才得以保存。除正厅、厢房外,天井两旁还有青石凿刻的围水池,条石上刻有象征吉祥的鹿、羊、鲤鱼和花卉,为栽培荷花,饲养金鱼所用。
“孝友堂”是镇上最高最古老的明代建筑,登上三楼赁栏眺望,古镇风貌尽展眼前。“东山堂”的装极为精美,处处是栩栩如生的木雕,尤其是表现三国戏剧故事的场面,形态逼真,生动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