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相比,美很无力
展览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信息大多围绕身边的中国人。艾丹在地铁里送报纸,艾未未们在大都会歌剧院给歌剧《图兰朵》跑龙套,无所事事的下东城的街头午后,普普通通的艺术青年模样的陈凯歌坐在简陋的公寓里,在街头表演的胡咏言和徐惟聆的脸上满是抱负……
艾未未解释这种随时随地拍照的习惯,“是因为感到某种脆弱和潜意识的眷恋”,但“也可能是对现实信息的怀疑”。总之,拍照对他而言,是一种下意识,企图记录现实,但又深信不疑“时间抹掉一切”。
在长达十年、“不带目的”的漫长的拍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看似不经选择地活动起来——肯尼迪机场的顾城、海湾归来的美国士兵,打电话的艾伦·金斯伯格、艾伦·金斯伯格的小阳台、大选前最后一刻的克林顿等等。在艾未未看来,“时间叠加的信息赋予这些照片完整的生命”,他把双手放在发福的肚子上,寻找着恰当的词语。而影像中的人物,有的已经去世,当年在纽约认识的人,大多已经不再联系。艾未未说,自己是个不喜欢怀旧的人,“因为现实更需要我,我无意谈论过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艾未未的镜头不再仅仅对准身边的日常生活,而是引向更为开阔的社会生活,图片超越了个人式的记录功能,开始了与社会的互动。据“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参与艾未未图片整理的董晓安介绍,艾未未在纽约住过十个地方,展览反映了其中三个住地的信息,而更多的图片则来自住所周边日常经过的地方——因为住在汤普金斯公园附近,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频繁发生于汤普金斯公园的暴乱和抗议活动,被艾未未一一记录下来。
谈论一张好照片的要素,艾未未调侃道:“要反映出你的相机是好的,没有漏光等现象;其次,得反映人性、人的情感。”说时,翻出一本流行的主流杂志感叹道,165页的杂志没有一张让人记住的照片。他说,“现在摄影的问题在于,人们没有记录真实的勇气、热情和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