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新媒体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记忆30年》:独创的全新样本—“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引发的思考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07 10:52:13 | 文章来源: 中国摄影报



  这是一个从策划起就注定要引发强烈关注的展览:主办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又有另一家主办单位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变迁的主题,展出地点设在北京乃至全中国最繁华的王府井大街,预计规模800余幅——这样的规模和展出形式,对摄影界来说无疑是全新的,而在大街喧嚣的环境中能办出啥效果,每个人都会有设想。最终的效果盛大欢喜,但其中诸多细节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有人说,这是一个完全打破了固有模式的影展;有人说,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意义的影展;有人说,这是一个与老百姓最接近的影展。起码,这算得上一项独特的展览。

这个展览全称是“长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摄影大展,展出时主题定为《记忆30年》。

  尽管短短10天的展期应观众强烈要求又往后延了数日,但直到撤展前那个晚上,王府井街头的人流仍频频在展板前“滞留”。展览在摄影界和社会各界引发的反响也有些空前: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2月23日在收视率颇高的直播节目《我的今日之最》中邀请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前光专门讲述这次影展的台前幕后;许多看起来平常却对改革开放30周年伟大成就有着不凡实证意义的照片,更被不少媒体广泛采用,到处流传。

  为什么这个影展能引发如此反响?为什么热火程度能从布展一直延续到撤展?为什么每个行人或旅客都会被这些照片所吸引?这些恐怕都与展览的独创性分不开。

方法:从结果出发来倒推

  做一个展览,尤其是纪念性的主题展,绝对是一项复杂工程。从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命题看,政治性肯定避不开,如何在体现政治性的同时又突出摄影特点,做出与同期各地集中上演的大量同题展览不同的效果,是需要主办方提前谋划的。其中如何理解主题,如何结构影像,如何加以阐述,如何让展览与观者形成有效的、良性的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都是关键环节。另外,如何做出优势,做出专业感,也需考虑。从这些需要达到的结果出发,倒推到操作层面,才能使展览各得其所。

  几乎此类展览都会考虑重大事件、重要历史瞬间等,并加以选择和平衡。其实改革开放30年的诸多重大事件,涉及的多是政策、理念、思想、策略等,这些观念性的东西更适合文字,用视觉语言表达有困难,于是,领导人照片、会议照片自然会被更多运用,但仍无法表现思想大解放等主题。考虑到这些困难,本次展览确立的从结果倒推做思想的角度,是最能以小见大并体现摄影特点的:改革开放30年的许多变化是具体的,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有目共睹。倒推来做,用结果来显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成就,结果已具备影像化的条件。

  展览策划者首先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以百姓视角来做“民生记忆”,从吃穿住行介入,包括降生、成长、恋爱、结婚、工作、亲子、焦虑等环节来结构,自然会回到生活本原状态。这种本原状态,恰恰是最易与观者沟通,最受公众欢迎的。影像中呈现的状态变化更形成了一个改变过程。

  有些具体问题,如关于小岗村的照片,也是平民影像,有人拍了许多年,质量很好,但还是被舍弃。这是因为,小岗村已是高度标志化的题材,以这个起头,随后的描述便可能有所偏离。这也是为了努力达到纯粹而做的割舍。对奥运、抗震救灾等避不开的涉及几乎所有公众生活的题材,选择照片时则强调了其与普通人生活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次影展可能缺失一些众所周知的“好照片”,但举轻若重恰恰成为最大亮点。从另一个层面看,以衣食住行、平凡小事、父母儿女、家长里短的变化来见证一个时代,让人既看起来亲切,也能找到自我的影子,则是以恰当的切入点找准了展览定位。

场地:王府井是最大的展场

  李前光在接受中央数字电视摄影频道采访时说,王府井可能是中国最大的摄影展场,这里展出的作品要面对最广大的老百姓。让更多老百姓观展无疑扩大了影展的影响。此次影展之还得到王府井大街办大力支持,一方面是举办文化活动已成为 王府井的常态,另一方面,这次影展的宏大架构本身就足以对其产生吸引。

  据王府井大街办统计,《记忆30年》展览期间,虽天气严寒,但依然每天有三四十万人的流量,圣诞节期间,最高人流量可达六七十万人。其中浏览影展者达到70%以上,仔细观看者达50%,深度观赏者也占到30%,最有意思的是,总流量中五分之一左右是老外,他们中仔细观展者远多于中国人。这可能与外国人面对这些场景的视觉差异有关。除借照片拍合影外,许多观众还有意识翻拍那些让自己有所感触的照片。

  这个展览呈现的是公共文化记忆、公共人生经验,主要功能就是让大家分享经验,感同身受,王府井步行街当然是理想展场,场地、诉求、展品本身也易达到一致。

  展览最提气的是利用大街旁一处工地围挡搭起来的大幅照片墙,这些照片成为摄影的最佳背景,不仅摆出和照片主人公一样的POSE合影者不断,而且许多职业摄影人也以此为背景拍摄主题照片。展览开幕当天,各大图片网站上销售的以此展览为背景的主题照片就达数十幅。

  展览到哪里办,是需要讲科学的。进画廊、进艺术馆更多是为了收藏和学术交流,面向公众的主题展落户王府井则再合适不过。推而广之,如果那些以地方形象宣传为主的摄影大展之类也在王府井这样的公众场合展出,是不是会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呢?展示长安镇改革开放30年变迁的《城镇记忆30年》,其实已达到了这样的成效。

  前两年,北京地铁站的灯箱成为影像展示和形象宣传阵地,同样考虑的是良好的传播效果,现在,地铁车厢里和各大商场都开辟场地办影展了。这些还真应了那句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话,“影像无处不在”,同 时从一个侧面证明,摄影只有更好地走进群众,才能产生更多观看的力量。

1   2   下一页  


下一页张斌个展 作品图片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秘鲁艺术家地罗神个展:无色之美
· [专稿] 当代源创画廊展览
· [专稿] 世界华人平面设计大赛特别赛公告
· [专稿] 北京想象画廊展览
· [专稿] 刘向华新作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