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接受访问 刘航摄
久未露面的窦唯10月3日将与自己新组建的乐队“地三鲜”在星光现场进行首场演出。昨天,面对记者的窦唯一再声明——
【人物访谈】
一贯给人沉默寡言印象的他畅谈了新乐队及自己近期的状态,甚至还时不时展现幽默把记者逗得大笑。此前有媒体转述何勇评论“窦唯成仙了”,但昨天窦唯一再声明“我就是普通老百姓,我的音乐也特家常”。
像下盲棋一样靠“意念”排练
“地三鲜”是我、吉他手徐佑、DJ王凡的三人组合。这个名字是我突然一下想到的。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土人,又是一个新鲜的组合,地三鲜是一道众所周知的家常菜,我们的音乐也是想做得平常一些,不想太复杂。随意、自然、轻松就好。“地三鲜”里有DJ,还有偏古乐的乐器等,我们希望进行新的尝试,开发音乐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三个人大概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组了“地三鲜”,跟以前乐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还没有进行传统意义上的排练。
我们的排练方式就是聊天。我们聊用什么方式表现音乐,谁说一个动机,另外的人怎么配合就是通过想象进行交流,来谈做新的音乐的可能性。目前这种“新的排练方式”已经进行了两次。下次会在走台时来一遍乐器有声的排练,然后就直接在3号演出。“聊天排练”虽然很抽象,但不是我们刻意的,这个方式是因为我们三个人的性格、特点自然形成的。
我不认为我的音乐是“前卫”
“地三鲜”做的还是即兴演出。你们说“前卫”,我觉得是过奖了。我其实是在往回走,放弃一些不自然的、牵强的方式,回到一种自然的状态。我们是在凭借着各自的音乐素养来回归音乐。这次演出首先不是演唱会,第二不是老歌回顾,第三完全是现场即兴。我从2000年录完《雨吁》后就放弃了桌案的创作。其实即兴本身就是一种创作,而且更自然、真实,避免了很多刻意、偏执的东西。
我虽然用古琴、古筝,但跟传统方法、学院派方法完全不同,也是一种即兴的方式。这种创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灵动性很大。其实如果抛开技法,古筝是谁都可以弹的。现在也老有听众问我“你会不会唱老歌?”我就想通过即兴的方式告诉他们,音乐的可能性太多了,绝不是只有哪首曲、哪首歌才叫音乐。你要愿意都可以自己玩儿音乐。
近些年我对外界的音乐接触得很少,因为觉得前几年听的音乐够多了,我也消化得差不多了。本地乐队也有一些注意的。比如我去看了“阴三儿”,我觉得他们是一群很可爱的年轻人。在现场我会觉得他们那种力量我好像也曾经有过。不过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我不会再那么外露,而是越来越内敛。
版权的事很头疼但也不在乎
我本来没想说版权的事,但既然你们问了……这其实是让我很头疼的事。我和上海音像公司合作,发行了《壹举+两得》、《暮良文王》、《三国四记》等专辑。我本以为对方是一个正规大公司可以放心,但一直以来他们的做法让我很失望。他们跟我的合作一直不清不楚,我坚信里边有欺诈的成分。我也问过他们几次,但是对方回答都很含糊。现在有很多张专辑的合约已经到期了,但他们还没给我任何有关的通知。基本上我也不问了。大家做事都凭良心,我相信不义之财只能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果音乐环境健康一点,我相信大家的情况都会好。但现在是情况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知足常乐,降低点生活标准。也还行,我还是吃得饱穿得暖。
(记者插话:那你怎么生活?)也没什么,咱也不开车。我今天就是骑车来的。(记者:多运动,健康!)嗐!也不是,我骑的是电瓶车!
关于公司,我倒挺希望寻求合作的,但现在大家都不景气,我们这种音乐方式又不是所谓的主流,所以一直没有签公司。有合作也是简单的发行。我的演出也不多,我们不希望被演出盲从地牵着走。因为我注册了音乐家协会,所以现在就靠以前的一些版权收入、使用费之类的生活。
【采访手记】
因为延续多年的“窦唯王菲情”的八卦报道及“烧车事件”,窦唯在众人印象中一直是“有意躲避媒体”,甚至是“与媒体及娱乐圈有仇”。但昨天下午,窦唯主动邀集北京媒体聊天说说这次星光的演出,让人颇感意外。
不论是媒体记者之间还是与演出主办方交流,大家都说对这次采访感到“挺紧张”。紧张的根源当然是对窦唯固有的那些印象。
不过来到采访地点后,众记者们确实感到了不少的“意外”。昨天下午三时整,窦唯到达,看见屋子里已有五六位记者,他特别客气地说:“请问你们是采访的记者吗?不好意思我是不是来晚了?”窦唯这么客气?意外。在采访中,窦唯在回答问题外,逢人便称“您”,每句话都是有商有量。从他的话语中至少可以总结出他没什么欲求。包括拿回应得的版权收入,他也只说“做事凭良心”。
上周六,北京一个年轻的说唱团体“阴三儿”在星光现场举办演出。以往不爱凑热闹的窦唯居然亲自出现在星光,来看这个主要受众是“80后”、“90后”的团体演出。其间有人认出他并要求合影,窦唯意外地没有拒绝,一一应允。其中一位成功合影的姑娘评价说:“窦唯的状态特别好!人very
nice!”
“地三鲜”中的DJ王凡在采访结束后告诉记者们:“再过几年,窦唯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老头儿!”
采访后最有感触的一点是,连媒体记者们都被同行塑造的真假新闻所困扰,形成了对窦唯的“错误判断”,何况大众读者呢?
本报记者 刘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