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异化——叶大卫作品评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4-27 15:38:1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江 铭/文

异化是我对叶大卫作品《子非鱼》的最直观的感受,第一眼看到他这组飘荡着冷漠的大鱼的图片时,我就一下想到了“异化“这个词。因为从这组作品的整个气息上我强烈的感受到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氛围,这种气息像一股浓重的烟雾一样会包裹住每一个面对它的人。他的那条大燕鱼让我想到比利时画家马格里特画在海滩上的那条“美人鱼”,一个同样被异化的怪胎。但是大卫的鱼则是来源于现实之中,他用纪实的手法来拍摄,将它置于现实的场景之中,荒谬的组合使得整个“场”变成为一个被某种神秘力量异化的存在。这种异化的感觉正是当代人缺乏现实感的表现。现代人所缺乏的现实感与这样一个普遍的观点恰好相反:即我们具有强大的现实主义,一种把我们与历史上其他时代的人区分开来的现实主义——现代性。正是异化使得现代人对一切事情都缺乏现实感。它掩盖了人类生存的全部现实,用自己人造的,美化的虚假现实来替代,这种虚假的现实与一个野蛮人为了得到一块糖而不惜放弃土地与自由差不多。异化使人类离现实如此遥远。这种感受其实不仅仅是大卫一个人所有,而恰恰是每一个现代人共同的感受。大卫的这组作品将鱼拟人化处理,其实是他企图用鱼的眼光来重新看待我们今日的生活和我们高速发展的世界,一个正被人所异化的畸形的现实,一种虚假的,也许正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现实。那新建的火柴盒子的小区规范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那翻修的象征皇权的太庙正暴露出我们政府权力机器的外强中干;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高速公路让我们感到我们人类的生存是永远也走不到目的地的荒谬游戏;那像海洋一样的垃圾场正提示着我们世界正走向毁灭,而这种毁灭已达人类的心灵深处;那巨大的夸张的减肥广告仿佛在嘲笑我们物质化的工商业社会在采取各种手段致富的狂热举动中,却忽视了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那正面临消失的古老的胡同已经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条件根本没有了个人意志存在的空间;那布满警方提示的凶险的银行提款机在警世着我们今日的变革是否也会与我们曾经的社会主义革命一样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乌托邦?

现代生活的一个特殊的方面反应着异化的本质:即现代生活的常规化和对人类存在基本问题的掩盖。人必须挣钱似乎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这个人不得不算计时间与精力来完成日常的工作,从而陷入一种常规化的程式之中。为此社会又建立起一种秩序、习惯和观念,来帮助人完成这些必需的工作,帮助人与人“和谐”地相处。所有的文化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既建造了一个虚假的、人造的、人工的世界,高悬在人类生活的自然法则之上。这个症结就是人类在异化之中再也不能够真正把握自己,失去了作为一个独特的、不可控制的实体的感觉,从而也就与健全的生活越来越遥远!异化使人把自己看作一个陌生人,自己的行为成为了一种异己的力量。在叶大卫的世界中,这种异化的力量将他自己变成为一条怪诞的鱼!从而使得他所看到的世界也变成为一种异化的荒诞的存在,这种观察所表述的一种批判态度在于:除了人为的危机与灾难,现代社会不存在符合人的趣味的东西了。也正如弗罗姆所说:“这样的社会只造就两种人:制约者和被制约者;主动的野蛮人和被动的野蛮人”(《健全的社会》)。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伟大的变革与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的历史是一种进程,在这个进程之中,我们所面临的选择其实早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选择,而是机器人状态与人性化状态之间的选择。但是现实的图景却显示:人类正在走向机器人状态,而这将预示着人将选择疯狂与毁灭。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对理性、善良和健全仍然抱有信心,但是机器疯狂的喧嚣声在逐渐加大,毁灭的阴影也在加长,我们没有人能够保证我们的人性不会被机器人化的冰冷世界所淹没!我们仍然要问:我们将去向何方?

叶大卫自2003年开始利用摄影进行创作以来,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他主要是使用针孔摄像机拍摄现实的生活,那些作品成为一种有某种喻意的纪实性作品,与当代艺术的观念性有很大的距离;第二组作品是他的转型期的作品,这组作品也是他从传统向以观念为出发点的当代摄影转化的开端,在拍摄这组作品的时候他更多的是出于思想性方面的考虑,那些被他雇佣的穿上“龙袍凤服”的“乡下人”成为他表达思想的道具,这组作品利用了4X5mm的大尺幅相机拍摄,喻意着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人无奈的、无助的、无所依托的异化状态,这种异化的内在特征也是他后一组作品《子非鱼》的根据,正如叶大卫自己谈到这组作品时所说:“现代社会的变迁已经使人的思想与心灵麻木了,快速变化的社会在人们达到接受极限的时候,反而内心变成为空虚的,人在回顾过去的历史时,反而对过去时代那种有秩序的生活有一种好的感受!”。其实皇权社会的专制制度并不是一个适合人自由生存、健全和谐发展的体系,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对这种早已经被历史所抛弃的时代的向往却又成为对今日中国历史的反讽与批判!这组作品应该说是他的尝试性的过渡作品比较合适;第三组作品就是我上面已经阐述的《子非鱼》,这组作品的观念与寓意对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批判都有一定的力量。《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其实叶大卫的鱼世界早已经没有了鱼之乐,因为我们今日的世界已经与庄子所生活的那个可以争辩鱼之乐的世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早已经没有了澄净蔚蓝的海洋,我们早已经呼吸不到一尘不染的空气,我们早已经吃不到无毒的粮食、我们也再没有了无任何功利目的的生活方式与时代。

在一个异化的世界中我们都成为了不正常的畸形人!在宇宙进化的某个点上,人类的自我意识、理性与想象打破了动物存在的特征:和谐。从而使人类成为这个宇宙中的怪异之物,一个畸形儿,一个企图改变自然原则、超越自然的魔鬼和病菌!人类违抗了上帝的意志——离开了伊甸园去寻求自由,从而永远的失去了原初的家园——大自然,而且永不能返回!而他企图创造的新的家园却越来越混乱、肮脏、渺茫、充满了罪恶与疾病、贪婪与剥削!

                                                  
2007年4月1日写于
北京大山子环铁将府文化艺术区16号

 

承袭之辨

 

叶大卫简历

 

“异化”——叶大卫摄影展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专稿] 《浮生》——李悦摄影展
· [专稿]莱纳斯•理卡德先生摄影作品展
· [专稿] “蒸汽”黄庆军摄影展
· [专稿] 《在》—陈农摄影个展
· [专题] 巴伦西亚现代艺术中心馆藏实验摄影作品展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