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与台湾当代艺术,不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命题?

时间:2016-03-09 09:47:25 |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资讯>声音>

导言:大陆与台湾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但在全球化和信息高度共享的今天,80、90后年轻一代不再有历史包袱,日趋关注个人化诉求。同样两岸当代艺术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态势,也呈现“泛亚洲”化的趋势。大陆当代艺术在30年间学习、模仿西方美术史的各个流派,虽然被诟病缺课厚重的“现代主义”部分,学院教育还依靠“技艺传承”,并未与发达国家的艺术学院教育体系同步。但中国当代艺术依然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猛”出世,进而引领亚洲艺术和市场风向。相对于大陆的这些问题,台湾的教育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以及对现代主义的了解认知都较大陆有优势,但仍然面对与大陆当代艺术同样的问题——如何建立独立的当代语言体系。

此文从两岸的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创作背景的差异;从两岸的市场背景的差异与变换的风向;从两岸在文化地理、经济、政治不同背景下面对当代艺术的共同问题和当代记忆等等线索,就如同天然的两面镜子比较、关照出未来的可能,并希望引发有益的讨论。

大陆和台湾眼中的彼此

“台北的早晨,空气并不潮湿,酒店周围发现了几许与内地相同的景致。酒店隔壁是一个人力资源部门,几块石头散放在花草间,石上刻有‘博学慎思,笃志力行’,另一块则刻着‘进步前瞻,追求卓越’。马路对面是一所小学校,正门入口处,有一座孔子雕像,基座上书‘万事师表’。学校的围墙上挂有招生广告和卫生小常识,全无商业气息。

儒家文化在台湾的民众中有着良好的表现,人们语言和气,表达细腻,公德意识极强;没有多余的热情,也没有过分的冷淡,呈现一派儒雅之气。”两岸艺术家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版画》执行副主编隋丞谈起两岸艺术家交流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在只言片语之间勾勒出台湾印象。

从直观的体验可以获得经验,从不同代际的记忆中去观察时,又可以发现共同关注的趋势。台湾作家廖信忠在《台湾,大陆,因为我们没有共同的历史记忆》一文中讲过一个有趣的经验,是过年回台湾,他的妹妹全家从美国回来,看到四岁小姪在那噫噫呀呀唱歌跳舞,听了好几次才听清楚他在唱些啥:小苹果! 廖信忠大惊问妹妹,她们住美国怎会唱小苹果?妹妹理所当然说,小姪幼儿园的同学很多都是大陆去的,全家都在听小苹果,听久了自然就也会唱。过去台湾人对大陆传过来的事,总是小心翼翼,可现在一曲"小苹果",几乎是一夕之间,占领了台湾的大街小巷,大家都在唱都在跳,台湾人对这么欢乐的歌曲毫无架招之力。

面对两岸一百多年来不同的历史记忆,已经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乃至00后们被各种“小苹果”重新构建起来共同的记忆。大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与台湾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都更讲求个人化的诉求,而去宏大历史的叙事。在年轻的80、90后一代年轻身上已经很难看到历史记忆带给他们的包袱,逐渐模糊的分歧,在不同的艺术教育背景的两岸艺术家在面对当代性的问题时,面对相同的问题,都未建立起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独立语言体系。

可以看到台湾与大陆间的变化,两岸的当代艺术共同趋势,都呈现去历史的宏大叙事,而趋向个人化。两岸艺术家在交流中如何去看待不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地理的差异,如何看对方?或者这样的不同视角会带来新的思考。

在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遇到林正,谈起两岸艺术家面对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台湾俚语‘吐槽’是从闽南话转过来的,‘吐槽’这两个字在大陆也很普遍在用。其实有透过像两边的媒体讲,或者连续剧之类的娱乐途径的文化交流让两岸的文化交流已经非常密切了。”

从林正对台湾与大陆间艺术创作和市场风向的观察看,两者的交融也越来越多。在这些交流的片断中可以看到两岸当代艺术相互作用的标本,或者会对观察未来有所补益:“之前在谢素贞是台湾的当代美术馆馆长时有个展览名叫《虚拟的爱》,这展览由陆蓉之老师策展。在亚洲地区有非常大的回响,这展览就是以卡通动画作为基础去寻找亚洲区的艺术家。因为在当时的台湾,卡通及漫画在普遍大众的审美里并不属于艺术的范畴。但经过这展览及大陆区的巡展,这概念慢慢的被打开,就我知道也影响当时在大陆的一批年轻人,房方之后的卡通一代,也直接或间接受到这展览及概念的影响,将一群属性符合的艺术家聚集。当时于2006~2008年,有非常多台湾及大陆的艺术家参与到这其中。

台湾60、70年代的人因为长期阅读及观看日本的漫画及卡通,对日本卡漫中的夸张表现已经非常熟悉。有些年龄段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会使用这些元素来,如杨茂林,但相对在大陆同年龄的艺术家除了少数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人或80、90后的艺术家。大多数并不了解日本式的卡通表现,但2006~2008这年间我们在大陆看到很多不同于日式卡漫形式的卡漫艺术。有的借凿欧洲、美国的卡通,有的借凿无俚头的电影等,因为这些艺术家的成功,更多的又影响了台湾艺术家的创作形式。”

  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创作背景的差异

大陆当代艺术是从文革结束之后,80年代开始发端。大量引进西方的艺术思潮、哲学思潮。主要引进同一时期西方、美国最流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但是后现代主义对于西方而言,是在经历了现代主义过程,确立了现代主义的价值和文化价值、结构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是当现代主义出现了问题,西方在一战和二战之后,对自身的反思和批判性的结果。李飒说:“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是对现代主义的纠正和反思,因为一战和二战对西方破坏非常大,所以西方的思想家、艺术家对自身进行反思的力度也非常大。中国大陆和西方面对的问题,发展的程度是不一致的。因此,这里面产生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沈语冰先生在其著述《二十一世纪现代艺术批评》一书中,写了一篇影响很大的前言,其中阐述了他对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状况的分析和判断。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是:中国大陆大量引入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从观念、潮流到艺术语言形态各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借鉴。但是,中国大陆却忽视了对自身问题的分析。自身的现代主义文化结构、文化价值没有确立,却全面学习和借鉴了西方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指出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这种先天的缺陷,这种结构上的缺陷反而被一种借鉴来的表面成熟所掩盖。所以内在的不成熟被一种表面丰富的艺术语言所掩盖。我认同沈语冰先生这个文化判断的。所以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状况是前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集合,而恰恰缺少了现代主义的文化价值和形态建立的过程。因此,这也是我现在思考和想努力想做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文化诉求所在。”在李飒看来先天不足背景下的文化诉求,是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国际化之路上的瓶颈。

对于台湾艺术家来说,更早于大陆艺术家经历市场的动荡,创作方面也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较深入。而从台湾的艺术教学方面看与大陆艺术学院教育的不同是是可以看到,大陆艺术学院教学更尊重传统的技艺传承,在学生走出学院后面临创作与当代性问题时,又要重新建立满足自己创作诉求的另一套语言系统。林正在谈及台湾学院教育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时讲道:“在台湾的艺术教育其实很开放,但基础的教育还是以现代主义为主。除了素描外,架上的部分还是以印象派为主流进行教学,但有很多学校是以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们在一定的基础上自己探索方向。学生在报考学校时,重点在其创作的理念。但实际的素描及油画技巧并不是入取学校的重要条件,这造成问题是大部分的学生对技术、技巧上不专一及不成熟。而就我知道的大陆很多艺术专校,如央美,对美术的专业要求非常的高,基础如素描及油画知识就是入取条件的重点,但也造成无法多领域的探索。

在台湾有很多好的多媒体艺术人才,因为这是一种向前探索的方式及领域。但实际上在台湾的艺术市场还是以现代主义为主,虽然有很多画廊是经营多媒体艺术这块但也不是收藏主流。”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