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声音

伦勃朗之光:贫贱不改艺术理想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8-05 10:36:58 | 文章来源: 和讯网

被誉为17世纪美术巨匠的伦勃朗·哈曼兹·范·莱恩,1606年出生于荷兰西部城市莱顿,父亲是一位磨坊主。伦勃朗从小聪慧,14岁进入莱顿大学读书,不久离开学校拜师学画,20多岁已是阿姆斯特丹颇具名气的肖像画家了。

他早期创作风格光彩华丽,画面犹如闪烁着黄金珠宝般的光芒,深受大众喜爱。尤其当他完成《杜尔普教授的解剖学课》一画后,他更是名声大振,订单不断,最高时每年可完成50余件作品,由此过上了豪华的生活。28岁时伦勃朗与富家小姐萨斯琪亚结婚,在《萨斯琪亚坐在作者膝上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伦勃朗拥妻举杯,一派得意幸福的景象。

此时的伦勃朗富足无忧,酷爱收集艺术品,不惜金钱四处购买。从拉斐尔、鲁本斯等重要画家的作品真迹,到世界各地的瓷器、织物、金银器皿等,大量藏品把他偌大的家宅布置得像神话故事里的宫殿。在拍卖行里看到喜欢的无名画家作品时,他会自己把价钱抬高后购买,认为这是“为了维护艺术职业的尊严”。

法国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伦勃朗,靠他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泼辣豪放的天赋……使他和我们的巴尔扎克一样成为魔术家和充满幻觉的人……在一个自己创造而别人无从问津的天地中过生活。”

这样的天性,使伦勃朗不可能墨守成规,也不可能为了“生意”牺牲艺术。1642年,当一群官兵委托他绘制集体群像时,36岁的伦勃朗没有按照世俗习惯,把每位顾主都描绘成千篇一律的“气宇轩昂”,而是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支队伍在长官带领下出发巡逻的场景,众多人物根据场景构图,前后、明暗、姿态生动各异,相映成趣。孰料,艺术家如此天才匠心,却招致了委托人的强烈不满——这幅现藏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被称为《夜巡》的世界名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雇主们认为,大家掏的钱都一样,凭什么有人在前有人靠后?有人在明亮处有人在阴影里?坚决要求画家重画,可伦勃朗硬是坚决不干,于是官兵们集体抗议,闹得满城风雨,甚至诉上法庭。伦勃朗由此受到了名誉和经济上双重且持续的打击。

祸不单行。在同一年里,他的妻子过世。伦勃朗生活每况愈下,50岁时已卖光所有资产,一贫如洗。也正是由于这些经历,伦勃朗的画风逐渐转向了表现平凡而深蕴人性的真善美。在他1660年创作的那幅自画像里,伦勃朗神情庄严悲悯,手握画笔,像艺术的守护神一样站在画架旁。1669年,伦勃朗去世时,他的全部遗产仅有“10顶帽子,3件绒衣和必需的绘画用具。”正如丹纳论及17世纪艺术时所说:“希腊人和意大利人只看到人和人生的最高最挺拔的枝条……伦勃朗看到底下的根株”。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伦勃朗早期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多来自外部,而在他晚年的作品里,这些情感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光芒。

每个真诚的艺术家,笔下都是他的信仰朝向。伦勃朗用他那独具魅力的“光”,为世界油画艺术点燃了一盏新灯。

伦勃朗的绘画深谙虚实、明暗间的辩证关系,神奇地驾驭着光影,根据内容形象,调节不同的情景气氛。“形象,浸在气氛中,像海中的鱼一样。伦勃朗把这种气氛表现得好像可以用手触摸……”丹纳说。光,是伦勃朗驾驭主题、塑造形象、表现情感的最具特色的艺术语言。有时,他用黑暗的背景烘托出明亮的主体;有时又用微妙的光影分开层次、刻画细节。变幻莫测的“伦勃朗光”,指挥着我们的眼睛,游走在他的画境中。

如伦勃朗1645年创作的《圣家族与天使》,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一束温暖明亮的光,照在画面中心圣母的脸上;然后依顺着光线,我们看到了摇篮里熟睡的耶稣;接着是窗口柔光中的天使;最后,在朦胧昏暗的背景里,我们发现了正用斧头干木工活的圣·约瑟……

再比如《夜巡》,伦勃朗为了强调画面的艺术效果,把大部分人物安排在阴影里,而使用明亮绚丽的色彩凸显主要形象。为了坚持这一艺术理想,他不惜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文\霍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