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文艺批评广受社会各界关注,有些矛头还指向了评论家,认为他们失去了独立精神和职业立场,甚至对当前文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想法是:这些问题都多多少少存在,有担当的评论家同样为这些现状困扰着,但这绝不仅仅是他们的过失。评论家评介文艺作品的文章,一般要通过各类媒体刊发,这些媒体不仅有自身的评判标准,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文艺作品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学术争论和社会影响。笔者的一篇戏曲评论文章就在发表时被删去了占全文1 / 3的批评意见的部分,结果变成了一篇吹捧文章。可见,当前的评论现状不能简单地怪罪于批评家,不过,批评家却有责任将评论工作做好,因为评论也是一种创作。
评论也是一种创作,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浸透着评论家对作品的理论解析和独特情感。当前,有些评论家或文艺理论工作者倾向于在理论本身或概念、方法上做深入的、学理的论断,试图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标准。这项工作是有意义、有成效的,然而过于停留在学术概念、理论探讨的层面,似乎对现实的评论工作及文艺创作并无直接益处。有的人在探讨指导现实创作之有效理论的过程中,常常忘了理论的唯一源泉正是活生生的实践,忘了深入剖析创作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总结概括出新的科学理论。正如文艺创作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一样,在理论探索中我们也要深入实践,在具体的评论过程中吃透实践。笔者从事戏曲评论工作,虽不是演员不必上台演戏,但是也经常深入剧团排戏活动中,与导演、演员、乐队、舞美人员相互交流,并且还创作剧本,这样在写评论的时候有助于更深入立体地分析作品。
评论也是一种创作,其职能的真正完成还必须实现受众的有效阅读和广泛交流,这才是对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有益的评论。既然评论也是一种创作,那么评论文章写给谁看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否则评论家的创作活动就沦为自娱自乐的消遣。我们说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且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那么评论就必须直接指向实践,指向创作者。评论文章的读者到底有哪些呢?理论家?评论家?创作者?行政领导,还是普通受众?我想这些人群都有可能成为读者,可能指向一部分人,甚至是全部,但绝不能自闭地囿于某一个圈子而失去互动交流。要想指导实践,评论家就必须深入了解创作的过程,如能进行相关的创作更好。要想与理论家、评论家形成交流,理论辨析不一定非要高深、玄奥,深入浅出、言之有物、具体形象、通俗晓畅的文章,更能博得普通读者的欢迎,同时也实现了对广大受众群体的有效引导。笔者发表在《中国艺术报》的一篇评论文章《苏剧<柳如是>:本色自然之佳作》 ,从戏剧结构、演员表演、舞台美术、剧种风格等方面论述,文章发表后得到普遍欢迎,各大网站大量转载,较好地实现了交流。
评论是一种创作,好的评论必然会与读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对文艺的指导作用。涉及到评论所使用的语言或理论,笔者认为不必排斥西方语言、刻意追求建立所谓中国理论体系或反过来,正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国外引进的食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我们无法剥离,也无需剥离西方理论,关键要化为己有、为我所用。寻找普遍性价值的评论是枉然的,百花齐放的评论更加绚丽多彩、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