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皮力:M+博物馆要比其他博物馆要多一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02 16:31:49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今年3月末,香港西九龙文化区M+博物馆宣布委任中央美术学院的皮力博士为高级策划人,已身兼批评家、策展人、画廊负责人、央美教育工作者的皮力,如今又顶上一个重磅头衔。日前,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又宣布,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获赠收藏家乌利-希克的1463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这批价值13亿港元藏品,几乎囊括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线索,在未来,这些藏品与香港M+、与策展人皮力将会制造怎样的艺术轨迹,值得期待。今年6月,与皮力相遇在巴塞尔艺博会,并带来了他的独家专访。

皮力谈希克捐赠:只有在香港,才会被尊重

记者:收藏家希克先生刚刚向M+视觉博物馆捐赠了一大批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品,您觉得他为什么会选择M+?

皮力:首先值得庆幸的是这批重要的藏品没有在希克先生这里被打散,我跟希克先生认识很多年了,我们还一起做了“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他一直梦想这批作品能够留在中国。另一方面,我跟希克先生多次讨论过,可能只有在香港这批作品才会被尊重、不被拆散,而且能够得到很好的展示和陈列,香港比大陆相对自由一点,这之中还包括政治上的敏感因素。

皮力谈新工作:用五到七年的时间见证一个美术馆从无到有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已经担任M+视觉博物馆的策展人,您怎么理解“M+”?

皮力:我理解的“M+”是“比博物馆多一点”的意思,它将是一个新形态的美术馆,而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博物馆,跟艺术中心相比,它有收藏,跟博物馆相比,它的门类又更多元,未来的M+谈论的是高雅,人们将会在这里看到所谓文化创造是如何影响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将来M+策划人队伍也会不断壮大,我们现在有主要做国际和香港展览的策展人托巴亚斯,马上艾瑞克,“北京设计周”的发起人艾瑞克将会做我们设计和建筑方面的策划人,还将会有一个关于电影和录像的策展人。

记者:介绍一下您在香港M+的工作计划吧。

皮力:第一步工作计划是建立藏品框架和收藏制度。除了希克先生捐赠的1463件大量藏品,陆续还会有新的藏品进来,除了接受捐赠,我们还会考虑购买和租借作品的方式,把藏品框架建构起来以后,就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此外还有收藏制度的建立,比如每年的预算、委员会的建立和决策等都需设计。

第二个工作,因为M+视觉博物馆的建筑还在投标的过程中,所以我们还要对于建筑的功能做构想。

第三个工作,在2017年以前,我们还会租赁其他的场地做一些常规性的展览。

最后的一项工作就是我们的藏品要在2017年开始的三年之内做两个陈列。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个能够长期集中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方,所以说如何策划一个相对常规的固定陈列展示很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去M+的一个原因,我觉得这里的工作很有挑战性,用五到七年的时间见证一个美术馆是如何“从无到有”,是挺值得的。

记者:对您来说,这项工作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在哪个方面?

皮力:这是一个好问题。总体而言香港M+还是一个以外国人为主的机构,我是唯一的一个大陆人,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文化差异的问题,以及对作品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对与我个人是比较大的一个挑战。另一方面,我没有在国外机构长时间工作的经验,所以来到M+以后还需要一个适应与磨合的过程,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M+的,如果能学会一些东西带到国内,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皮力谈巴塞尔:我们最近会侧重做年纪大一点的艺术家

记者:这次巴塞尔艺博会,博而励画廊为什么只选择了张培力的作品来参加?

皮力:前几年我们画廊给别人的感觉是一直在做年轻艺术家,其实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关注年纪大一点的艺术家,像张培力、张伟以及无名画会的一些艺术家。按照本届巴塞尔艺博会的相关规定,博而励画廊只能展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Art Feature项目的规定),于是我们带来了张培力的个案,这个展览展示了他从1986年到2012年26年跨度的7件作品,作品类别涵盖他的绘画、观念、录像以及后来新媒体作品,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从这个展览看到一个艺术家长时间地积累和变化。

记者:您整体感觉这一届巴塞尔艺博会怎么样?

皮力:整体感觉还不错,很多藏家都来了,主办方也做出了一些调整,比如昨天和今天他们把VIP分流了,否则展商会太忙碌。博而励画廊的展位也很受欢迎,大家都觉得不像画廊而更像一个博物馆的展览,可能是因为我们选择了瓦利这位非常有经验的老策划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