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的“笔墨尘缘——冯远中国画作品展”展示了其30多年来的美术创作工程,从多个侧面展示了冯远在中国画艺术传承与发展和在意思技巧方面孜孜不倦的探索。
冯远,1952年生于上海。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其作品多以反映历史题材和现实生活为主,造型严谨生动,生活气息浓郁,绘画形式新颖,尤其擅长创作大型史诗性作品和古典诗词画意作品。代表作有《秦隶筑城图》、《星火》、《历史》、《世纪智者》、《今生来世》、《逐日图》等。
记者:冯老师,您好!您创作中国画有哪些技巧和心得提高?
冯远:我的知青经历决定了我可以摆正个人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在艰难的环境中,被师长朋友推荐下,才有了上学的机会。毕业后,我留校任教,感觉有责任来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作为人物画家,最直接的责任是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在人改变自身的过程中,如何来“主宰”自身命运,我凭借奋斗的精力,表达中华民族在百年屈辱下的“交响诗”如:《保卫黄河三部曲》、《星火》等。作为画家回报社会时,身无长物,就是要把这段历史通过热情的方式表现出来,是我对社会能够做的最基本的回报。艺术不能解决直接的温饱问题,但是艺术作品能够涂写历史。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我画着这批历史画时,我是走在艺术发展的前面。而且我还画过一张《历史》的作品,当时画这件作品时,有人说我把蒋介石画进去不合适,但是我是用一种历史的眼光来看到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我当时觉得我自己有担当意识。以后我就开始在创作中做了转型,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如《世纪智者》、《今生来世》、《逐日图》、《苍生》、《香格里拉远眺》等,在完成历史画中,我投入的是对历史的价值判断和给予对精神理想,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中,表达了另外一种感情。我没想到在我的后半生,还能感受到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好光景,国家的变化之大、之深刻,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我有一种感恩的心态,应该画这些最普通的人。
我看到了太多的艰难,下岗职工、弱势群体。在社会的转型中,是普通人民付出了代价,付出了牺牲。虽然现在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如意之处,但也应该看到了它的进步,这个进步是超乎了中国人的预想,也超乎了全世界人的想象。所以我有无限兴趣来表现普通人,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油盐酱醋的平凡,以及朴实憨厚的微笑甚至有愚昧的表情。
在技术上,我首先掌握了中国画最基本的技巧,然后来表现现代人物。但传统的水墨已经不够用了,我们不可能都用线描、大写意来表现。技术与主题常常会打架。传统文人画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属于没用功力,完全属于文人士大夫寓情于乐的功能,那时候完全不受市场的干扰。
原有的技术不够用,怎么办?高等院校在从事人物造型基础的时候,引进了西方写实技巧,从此,素描改变了中国人物画,几十年的发展让人物画优于山水花鸟画。如何用中国的技法来表现中国的现代人,这是艺术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我把我所学到的本领在多大的空间可以恰当的运用,取决于是我才能智慧的高低。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在我这一代人解决的,而是需要有使命感的几代人继续做。去画一些宏大叙事的作品,为这个时代做一些积累,这才是有意义的。
记者:中国画的创作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创造人物性格?
冯远:作为人物画家,了解人、认识人,与人交朋友,并移情到作品中,选择形象,改造形象,创作新形象是人物画家必须做的事。它与文学作品、电影戏剧最大的不同是,文学作品通过虚拟的描述让观众想象形象,戏剧电影通过剧场的演出,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形象,而绘画是通过静止的画面来凝聚瞬间的形象。所以人物的结构特征成为最重要的环节。人物的性格形象特征成为人物刻画的第二要素,然后才是表情特征等。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三要素”。
放眼望去看很多展览,里面都是正面的肖像和几乎千篇一律的神态,这实际不是我们艺术才能的体现,是我们人物画家缺乏独特创意和缺乏驾驭人物的才能,以及赋予人物画对象能力的体现。所以我们常常看很多展览,却很少有作品能吸引我们观看很久。但凡一件作品能吸引你,停留三十秒这件作品便成功了,它需要视觉效果在众多作品中跳出来,进而让观众读懂作品表现的内容和可能存在的背后的故事情节。一个好的作品在观看时先跳跃出来,首先是视觉仰视,其次是精彩的人物造型,再次是人物的丰富性,让观众对其展开丰富的联系。因此,增强人物的丰富性和艺术家笔下的独特性成为艺术家挥之不去的一个永久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