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洋画家表现中国山水,一个中国画家画的西洋水彩写生。”刘大为先生和西班牙艺术家林德的联展“中西之美”近日在西安开幕。与以往的联展不同,两人在艺术语言上实现了一次“交互”,正是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为中西艺术的交流与对话打开了一种新的方式。也对中国艺术如何认识世界的多元化格局、建立属于自己的评判体系有重要作用。而针对这一场对话中的东西方文化美的“互换”、艺术在文化复苏中的角色建立等话题,雅昌艺术网总编朱文轶与展览的主角、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艺术语言的“互换”
朱文轶:这次展览的题目我很感兴趣,“中西之美”。这是一个怎样的中西对话?
刘大为:“中西之美”是我和一个西班牙艺术家林德的联展。展览起因很偶然。今年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了我的一个小型个展。西班牙艺术家林德看了展览,据主办方讲他对展览非常有兴趣,提出来能不能认识我,或者是跟我学水墨画。后来,主办方通过西班牙驻中国使馆,找到我,提出2013年是中国和西班牙建交40周年,何不举办二人的画展,作为中西建交的首个文化交流项目。并建议展览放在中国文化重镇-西安来举办。他提出的创意很有意思,一个西洋画家表现中国山水,一个中国画家画的西洋水彩写生,相互对照。林德来过几次黄山,非常喜欢登临其中的意境,他的油画作品表现黄山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并给很多艺术家带来灵感的山;参展的是数十年来赴欧洲各国采风写生,表现不同人文自然环境的水彩作品。
朱文轶:您的作品里边什么打动了他?
刘大为:他喜欢我展出的水彩画,觉得看起来是西洋水彩画,却很有中国水墨的韵味。他还对一幅较大尺寸的中国画《雪域生灵》极有兴趣,是以写实与写意之间的水墨手法表现风雪状态下的牦牛群。这幅画大面积的白,极少的黑灰,只在一匹牦牛尾上有一抹色彩。据说他看了这幅画很长时间。他说很佩服中国画只有黑白,却能表现很丰富的主题和情感。
朱文轶:这个展览的主题在您的过去创作经验里是不是很特殊的?
刘大为:参加过很多中外交流的展览,但像这样的二人联展没有过,筹备时间比较仓促。所以这次展览林德基本没有拿他新的作品,而是他2009年画的黄山,我的作品是按照丝绸之路的思路来呈现的。从东方到西方的游历,从历史文化古都长安出发,经由中国新疆、中亚、中东、东欧、西欧,甚至北非,最后到葡萄牙、西班牙-这样一条“丝绸之路”的旅程。这是一次中西艺术的交流、对比,展示我们中西文化各自的魅力,与相互的影响。当然这是一个小型展览,共八十几张作品,主题很突出,很有创意。朱文轶:也是这个主题让我们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关于中西文化对话的话题上面,我们这些年很清晰地看到了有这样一个断层,首先在文化输出的影响力上断层表现在国外对中国艺术的认知,要么停留在古代艺术上,要么受到西方价值体系影响的当代艺术作品,其实中间的一块缺失了,或者说本来应该是主流艺术的这一块怎么去呈现它应该有的影响力?我想,这个也是您在做美协主席的这么多年一直在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刘大为:好的,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在很多文章里提到,在很多场合也讲到,这就是东西方艺术的相互认知方面,了解方面的一个差距,这应该说跟我们大的背景有关系。近百年来,我们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甚至文化,我们是一种吸收的状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的都是西方的东西。
因为我们一度落后,你的东西又拿不出去,来中国的懂文化的外国人呢是少之又少。所以中国近现代对西方的了解比较多,西方对中国了解并不多,尤其是文化艺术。我给他们举过一个例子,我到西方去,因为我在美协工作,近些年来有一些国外交流的机会,跟国外一些艺术家、著名的艺术家,甚至是一些艺术单位的负责人交谈起来,中国近现代的著名的、顶级的艺术家,他们一无所知齐白石、徐悲鸿都不了解。这个也不能怨他们,因为我们介绍得很少,他们可能对唐代的工笔、唐三彩、宋代的山水、元青花等有一些了解,因为作品大多藏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且因为古代中国很强大,输出得很多,所以他们了解,现在他们则知之甚少。
而我们对西方艺术的了解,中国的艺术家自不用说,一个高中生你问他文艺复兴三杰都背得滚瓜烂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初中生可能都知道印象派,甚至连后期印象派,毕加索、梵高,前卫艺术都知道。国外的艺术家大多都不了解中国近现代的顶级的艺术家,中国一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欧美的著名艺术家,甚至现当代的艺术家,这差距就太大了,什么原因呢?这是过去一段时间,西方是处于一种经济的强势,我们是一种弱势。
你没有机会把你的东西介绍出去,反而大量的西方的东西涌进来,这也不怨国外的艺术家,也不能怨我们的年轻人学习模仿西方艺术。因为我们接受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这就是一个差距,当然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力逐渐地强盛,现在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强大起来的一个新中国,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成就,开始在世界上占有一种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都感觉到经济的强大,国力的强大也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影响力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
朱文轶:艺术是苏醒里边的一个部分。
刘大为:像现在为什么很多欧美青年人要学习中文,要学习京剧,甚至学习我们的相声,就是他开始关注中国文化了。包括莫言的作品非常优秀,得诺贝尔奖,这就说明他们关注中国,我们优秀的作品能够得到国际学术机构的认可,甚至获奖。他本人作品固然优秀,国力的强盛,中国成为世界的热点,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想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像这样的展览,东方、西方的艺术交流放到一起,我们共同面对这个时代,我们展示我们自己的优秀文化,同时展示我们的世界观。中国的艺术家在学习传统当中也逐渐地学习融汇西方的艺术。如果把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作品介绍出去,能够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艺术、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一种责任,我们要有对我们文化的自信。所以你这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艺术在文化复苏中角色是什么?
朱文轶:您说得非常重要。我有一个问题,这种介绍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因为看起来艺术的繁荣也好或者它的输出影响力,它是一个经济影响力的结果,我们现在正处于经济崛起时期,文化复苏的过程中间,艺术在里边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艺术家应该在里边扮演什么?政府应该扮演什么?
刘大为:你这个问题也很重要,我们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这是一个大趋势,在这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各方面的交流都会频繁,包括文化,相互的影响、渗透、融汇会越来越摆到我们的面前,但是这个时候更应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示到全世界的面前,我们也要自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从政府有关部门,艺术家,民间团体和整个社会都要努力。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形势,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大支持,艺术家也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具体到我们美协,也要在当前世界文化的频繁的交流当中,尽可能的努力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展示到世界各国人民面前,让大家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经过各种努力把我们的好东西拿到世界各国去展示,让他们更了解中国的艺术和艺术家。
就像你刚才说的,为什么对中国古代的了解比较多,对特别前卫的东西了解也多,对我们国内的主流或架上美术知之甚少。比如我们有一年全国美展在日本展出,中国画表现的一个人物画题材,日本的很多艺术家都叹为观止。中国画的表现能力并不差,很多一些细微的刻画不比一些油画表现能力差,他们都很惊叹,但是这些作品就是在日本的一个城市大家看到了,其他的世界各地的观众都没有看到,缺少一种展示的机会。
当然现在世界上进入一种当代艺术的状态,对现当代艺术大家的认知各自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的把好的作品都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去认识、了解。因为当代是一种世界各国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对艺术的看法、评判有各自的标准,这个时候或许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能跟着别人后面说。建立我们自己的评判标准,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用传统表达开放的世界
朱文轶:您说的很重要,整个文化影响力会包括两个动作:一个是要更加走出去;第二要回到艺术本体确立我们的标准,我们的艺术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我们怎么用中国传统的东西表达更开放的一个世界?更开放的观念?
我们也看到从20世纪开始,中国美术有几个比较大的趋势。以徐悲鸿和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论”,以齐白石和黄宾虹为代表的坚持中国传统美术的道路,潘天寿又提出“中西美术要拉开距离”。而这些“融合”大体上都还是指把西方绘画的技术技巧融合进来,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际上因为市场发育,西方标准的输入,中国艺术大多则追求的是“被融合”了。这些分野和不同的取向,您怎么看?怎么来看这样的融合和我们文明自主性的东西?
刘大为:任何国家先进的东西,好的东西都值得其他民族相互学习,我们实际上从西方的科学技术甚至文化借鉴不少好的东西,才使我们的经济得以发展。科学技术的某些进步这是不容否认的,包括文化艺术,现在各种文化创新的观念,各种艺术形式的探索,我们都从国外吸收不少非常好的东西。而且我们中国文化正是在汉代融汇佛教艺术,南北朝结合各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唐代吸纳西域文化,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的融汇贯通之后的集合。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更掀中西文化通汇之高潮,我们在不断地吸收,丰富我们自己。直至文革出现文化的断层,割裂了我们的传统,也阻碍了对外文化的交流。到80年代以来的一二十年我们经历了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世纪,各种思潮各种风格各种观念如潮水般涌入,冲击着也丰富着我们的艺术。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充实。我的绘画也是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加强了如色彩、造型、当代的构成,使其更具有时代性,我也会从西方的很多现代艺术当中吸收有价值的东西。
各国艺术,现当代艺术都有它非常优秀的东西,我曾讲过,对外来艺术不是一味地去照搬,也不是一味地否定,我们一定要学习各种文化中最好的东西,优长的东西,来丰富、充实我们自己,这才能致力于世界艺术之林,才能使你的文化不断地丰盛,我始终是这种观点。
这是非常好的一种现象,借鉴各国优秀的文化,但是关键是要继承并创造我们的艺术文化,使我们的传统艺术能够适应时代的审美,能够在新时代创造出好东西,这是应该提倡的。
朱文轶:我们有一个文明的主体,在这个上面不断地吸收。现在恰恰有一个现象实际上有一些割裂,每一个形成了很多体系,过去说市场体制、市场标准形成的观念,以一个标准在创作,可能传统的体系在创作,西方话语权又是一个体系,这几个体系很难融合。
刘大为:这个是正常的,每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他对文化艺术的认知,跟他自己的修养、境界不同。这都允许,现在是很开放的一种艺术创作环境,我的观点是不断地继承和吸收、开拓和创新。
因为我年轻的时候是学西画的,研究生又学国画,自然而然的会接受中西的交融。有的艺术家主张要坚守传统当然很好,我认为坚守的同时要不断地丰富。有的人完全愿意学习一些现代的东西,我觉得也可以,尤其是年轻人,他对新的事物很敏感,很愿意吸收一些新的东西。但是有一点要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个不能丢,要在世界的进步当中,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当中体现我们中国的文化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是我作为一个艺术家,以我自己的艺术创作、对艺术发展的认知,所谈的一些感受。
朱文轶:美协能不能让所谓体制外、体制内的力量更好地资源整合?
刘大为:这个很重要,这也是我在美协这么多年工作的目标之一。我们始终坚持为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服务,将各种资源整合并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和文化氛围。全国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兼容并蓄,各个流派、各种创作风格的艺术家相互借鉴,相互理解,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的格局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不断地认知自己的民族文化,也不断地认识世界文化。
朱文轶:最后一个问题,您最近有一段话在微博上被转得非常多,几千次,您说“艺术品是要给大多数人民群众看的,这个原话是不是这样的?不是艺术家挂到自己画室自己看,作品是要跟人民大众见面的,如果你画的东西谁都看不懂还强词夺理说这个是给少数人看的,实际上是反艺术、反社会的?”
刘大为:后半段没有说过,不是我的讲话。我是这样讲的,我说:“社会分工不同,艺术家是用艺术创作,用艺术服务于社会,就像农民种粮食给大家来解决吃的问题,工人生产的服装给别人穿、工人生产汽车给大家开……艺术家干什么?你的艺术品也要为社会服务。艺术家的责任就是你生产的艺术品也要为社会服务,要求别人为你服务,你也要为他们服务。” 艺术家的作用可能没有那么直接,但终归你创作的作品是要面向公众走向社会的。当然如果有的艺术家坚持说是为了自己创作,或只是给少数人看的,那是他个人的自由。
朱文轶: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