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金棕榈+金酸莓”何以掷地无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22 09:29:42 | 文章来源: 艺术圈网

当代艺术“金棕榈+金酸莓”奖至此第三届有了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在于评委不再只关注上一年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而把视角放眼到艺术活动、艺术展览甚至是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比如杜曦云提名的“金酸梅”就有“艺术长沙艺术家走红地毯事件”,付晓东提名的“金酸梅”有“村上隆高校巡讲”和“范曾与郭庆祥案”,这也是今年大家对“双金奖”最为热议的地方。这样的转变,主办方或组委会在事前没有对公众进行说明,在事后也没有相关的解释,那么,很多人就会想要再度追问这个奖的初衷,这个奖设置的宗旨,它的评选标准是什么,规则又是什么。

关注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还是将视角放大到艺术展览、活动甚至社会文化事件,本来是主办方及其组委会早就应该明确的事,即使对本届“双金奖”作出调整也应该有所说明,但是评奖之前没有说明,评奖之后也没有说明,大家看到的情况却是评委们在个人微博回应质疑者。如果,我们将“双金奖”作为一个公共平台来看待,那么就应该有更多公共的立场,对于质疑者和反对者声音都应该从这个奖作为一个公共平台的角度进行选择性的回应,评委们在微博上回应质疑者,恰恰解构了这个奖的公共性,也解构了它自身可能的公信力,因为,奖项引发的争议变成了评委个人的视角、个人的选择和立场,“双金奖”本身变得无关痛痒。

实际上,对于“双金奖”如何评选,评委们之间也没有共有的评选标准,比如鲁明军在微博上对此次主办方公布的评选结果表格转发评论的一句话就是“表格有误导,应该将作者放到最后,甚至以备注的形式,因为评选的是作品,而不是艺术家。”但是,许多评委在此次评选非常明确提名的就是展览或事件。再如,我在微博上说,如果按照作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来解读此次展览,“村上隆高校巡讲”的作者应该是时尚集团,而“通告展”在主办方公布评选结果标注的作者是顾振清和梁克刚,这样一来展览成了作品,策展人成为作者。鲍栋微博上对我的回应是“这是每个提名者的提名原则与其理解的问题,你看看艺术时代昨天的微博,每个人的提名都很清楚,可以问问具体提名人的解释。”并说:“愚以为初衷与宗旨最核心的为实名承担言论责任,民主提名投票与表决,其他的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问题,我们不想搞出‘党纲’”。如果这样,只是实名制承担言论责任,而一个作为公共平台的奖项没有鲜明的价值立场,那么这个奖是否还要对当代艺术进行价值批判,是否还要建构一个公共平台的公信力?既然鲍栋用了“我们”这个词,“我们”所指是批评家个人还是“双金奖”,评选的规则究竟由谁说了算?是组委会,是个体评委,还是主办方?没有人对此负责,也没有人会真正对公众的质疑负责。

然而,此次有些提名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比如在主办方《艺术时代》的官方微博上评委朱小钧的“金棕榈”提名就有“刘伯骏 的《十指禅机》”,我并不知道这和一个当代艺术奖的评选有什么关系?按前两届“双金奖”的规则,主办方都会公布各评委提名和评选的理由,目前虽然还没有看到,但是如果是以批评家的身份提名,做一个批评类的公共奖项本身就有点轻率。对于每一届提名和评选,批评家们如果只是在当天才组织讨论,简单的公布提名和评选理由,之前没有比较深入的文本讨论和调查,不能提交相对学术规范的批评文本,都是一言蔽之来概括,其评选理由又如何让人信服?

再者,虽然“双金奖”的评委都是以青年批评家的身份提名,但是这些评委们本身就具有多重身份,比如同时兼任媒体负责人或策展人,这样一来大家都是艺术圈的利益攸关方,凭什么自己策划的展览就高级,别人的展览就恶俗呢?反过来说,以批评家的身份,基于对这个奖和公众负责的态度,提交批评文本本身就关乎这个奖自身的学术规范的建设。

既然此次“双金奖”评委的视角已经进入到更大的领域,何以去年争议较多的威尼斯双年展的“弥漫”、靳尚谊的“维米尔”、吴为山的“孔子” 雕塑、向京的“这个世界会好吗”都没有进入评委们的视野,这正是需要批评家们的批评奖建构当代艺术价值判断的时候是否有意选择规避了某些问题?不得而知,而真正到了某一天,“双金奖”的评委是否有魄力将这个奖颁给这个活动自身呢?所有的追问都始终关系到,“双金奖”作为一个批评家发起的奖项,作为一个批判性的公共平台,是否有公共立场,对公众负责的批评诚意,而不是一看到有人质疑就“佩服”别人的“文风真好”。

对于这样一个由青年批评家发起的奖项,从一开始就广受关注,也许是公众依然对批评家们抱有期待,但是这样一个奖项,从组委会到评委,似乎一切都是“临时工”,评委可以在对公众毫无说明的情况下大增大减,评委的去留原因是什么,评委的准入机制又是什么,没有人也没有组织对公众负责,那么这样一个奖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何以体现出批评者自身的诚意?

蒲鸿在与王墒的微博争论中有一句话:“明确地告诉你,双金奖虽小,十年后它同样会掷地有声。”“双金奖”目前实际也不小,因为它一开始就集中了当下最活跃和最为瞩目的青年批评家,这些人都会在将来成为艺术批评力量的主体部分,这不可否认。但是如果“双金奖”真正要做到“掷地有声”的影响力,不是看十年后,而是看现在,看一开始,作为一个批评奖,如何保持对公众的诚意,如何体现批评者自身的诚意,其明确的宗旨和价值立场,如果没有,下一年,也许大家不必关注这个奖的评选,只关注评委们事后的微博言论就够了,因为后者实在比这个奖本身要精彩许多。

作者:徐家玲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