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高校博物馆,应寻找“出路”走出“夹缝”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9 10:05:58 | 文章来源: 北京晚报

 

困境

有名气的日子也不好过

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算是高校博物馆中的“知名大馆”,陈列着旧石器、新石器、夏商周等时段反映中华文明史的各种考古标本,从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到商代的青铜兵器,再到各时期的陶器、钱币、封泥和民俗文物等等,每件文物都有说明牌,标明了文物的学名和出土年代。

来自河北的小林觉得,比起故宫、首都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这些社会博物馆,这儿规模虽小却清静,藏品也不少。但参观时没有讲解员,了解不到更多内容,多少让他有点遗憾。

“请讲解员要提前2天预约,老师会安排学生来担任,每次收费100元。”对他的要求,一名保安这样解释。

北大这家博物馆除了春节,全年对外免费开放,一年能接待几万人。在北京,这种有一定知名度,也有些人气的高校博物馆有几家,如北京航空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等,但为数不多。

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博物馆建设,使其得到发展。如地大(北京)博物馆还获得教育部1000万元修复专项拨款和学校近400万元配套资金,使去年落成的新馆面积扩至三层楼近1400平方米。

然而一些主持管理博物馆的校方人士坦言,人气和知名度表明人们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求知需要,高校博物馆在自身发展中实际上面临不少制约。

仍以北大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为例,目前数万多件藏品中,大多来自上世纪20年代、50年代的考古发掘,近年新增馆藏数量不多,花钱收购的高端藏品更少。这种状况与北大考古学系在中国考古界中的地位不相称。除此,博物馆展厅和库房面积已经十多年没有扩展,场地限制很难使考古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由于普遍缺乏经费,博物馆无力增加更多的服务项目,工作人员都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或学生兼职,“哪里配备得起专职讲解员呢?”

宋向光认为,很多学校对博物馆的定位存在偏颇。一些高校仅将博物馆作为科研、教学的载体,忽略了它的社会属性,忽略了它是对外进行科普宣传的窗口和加强学校与社会交流的平台。这也是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