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伍劲:年轻艺术家遭遇成长瓶颈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3 14:56:07 | 文章来源: 北京商报

 

伍劲  1971年生于重庆,中国新锐绘画奖策划人。199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

王光乐、韦嘉等从中国新锐绘画奖中走出来的艺术家,目前在中国年轻艺术家中已经成为领军人物,但在该奖项策划人伍劲看来,他们离成功还很远。他认为,由于“造星”机制的混乱与不完备,目前他们正在经历成长瓶颈。

商报:您策划了几届中国新锐绘画奖,对于目前年轻艺术家的发展您如何看待?

伍劲:在近10年的时间中,我的想法有一些改变。我认为,如果年轻艺术家需要成功的话,在纵深上还需要进行很大投入。中国新锐绘画奖的选秀模式是横向的,但此后艺术家在创作中并没有进行纵深跟进,我们总是在选秀时来一批新面孔,但后续画廊和艺术机构并没有很好地对艺术家的发展进行考量,其实艺术机构可以借鉴“超级女声”的运作模式,艺术明星也应该这样被造就出来。

但是,目前艺术界在“造星”环节中的力量还很欠缺,此前造就的中国当代艺术明星基本是由海外资本运作的,从商业机构“造星”的历程上看,由中国本土塑造出的艺术明星很少。因此,我将“70后”艺术家作为切入点,尝试用本土力量塑造他们,但是经过10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了一点儿成绩,但依然显得很苍白。

商报:您认为相对于海外资本,中国本土资本是否已经有能力打造自己的艺术明星?

伍劲:中国现在完全有塑造艺术明星的实力,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这一点应该是艺术机构所思考的。此前,我在巴塞尔博览会参观时发现,我们与西方的差距很大,他们在推广艺术家时非常专业,虽然中国艺术家目前创造出了高的作品价格,但我们是从“零”建立起来的,目前欧洲市场艺术价格只能说明他们是在一定价格高度上的平稳运行。

最近,我看了艺术家村上隆对于自己艺术创业的描述,我认为他的想法代表了亚洲艺术家自身发展的方向之一。艺术家应该思考如何塑造自己,并在欧美艺术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要有步骤地去执行。

商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界来说,“造星”似乎是个贬义词。

伍劲:我们可以将“造星”换为“奋斗”,中国年轻艺术家在奋斗上缺乏持久的方法和推动他们发展的机制。我认为,即便目前国内最专业的艺术机构也不够专业,而且对于发展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也是中国艺术家至今没有得到很高国际影响力的根源之一。

商报:王光乐、韦嘉等比较成功的年轻艺术家都是从新锐绘画奖中走出的,您认为他们现在能够代表年轻艺术家的全貌吗?

伍劲:他们是年轻艺术家的一个缩影,记得王光乐参加的那届新锐绘画奖走出了很多现在比较成功的艺术家,目前他们已经涉足了不同的门类,但目前他们也没有太大的转变。我认为,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遭遇了瓶颈,而且也不会达到新的局面。因为创作环境和意识没有为他们提供改变,当年他们在参加新锐绘画奖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与当时相比,现在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改变,包括他们的意识,他们需要外围环境进行帮助,例如在国际知名艺术机构举办展览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