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届(2011)威尼斯双年展将于6月4日拉开大幕,近日,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已携五位代表艺术家飞往威尼斯进入最后的紧张布展工作。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方案主题为“弥漫”,以花、茶、香、酒、药五种气味为线索,既代表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几个方面,同时“味道”的表达也更符合中国美学特征,让威尼斯弥漫中国味。
杨茂源的作品呼应为中药,他把药装进手拉坯的小陶罐,这些圆形的陶罐将自由堆放在场馆的任何地方。策展人和艺术家希望这个散发着“药味”的小器物将被由观众携带至威尼斯的各个地方……
杨茂源的“秘密”
我觉得展览的这个整体思路挺有意思,而“弥漫”这个主题和我的作品的关系,我曾经和彭锋反复讨论过几个方案,后来逐渐地修正,慢慢地就到了现在这个状态。比如他最先跟我说,要通过“中药”这个切入点着手创作。我的理解在于,“中药”并不仅仅局限于治病救人层面的“药”的层面,它更是中国人对于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因为中药与西药关于治病的概念不一样,中药的精髓在于疏通与调理,这是一种基于特殊文化背景下的具体差异。
它其实代表着东方式的思维和看待事物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也避免直接切入“中药”这个具体的概念来构思和创作,而是索性就从“药”这个指向性没有那么明确的对象入手。
最后成型的作品是一个很小的手拉坯的陶罐,口非常小,这个小“器物”没有任何的特征和线索,当我们去表述它的时候,我可能用“陶罐”、“器物”、“埙”(因为它可以吹,并且发出声音)来形容它,但是在制作的时候,我反复跟那些师傅说:做完之后,让人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因为它没有一个具体的用途,比如说像花瓶,或者能装水,其实它本身什么都不是。在展览现场,我会将它们堆放在地上,如果有人感兴趣就可以拿走,他可以吹着玩或者什么也不做,仅仅作为一种纪念。这个东西就会通过不同的人被传播,你也不知道它们最终会在什么地方,有的人可能就给砸碎了,有的人或许当纪念品一直留着,那么味道就一直在里面。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这件作品又和“弥漫”的主题和“药”有什么关系呢?其中的联系就在于这件小器物会散发出一种味道,正是这种能够清楚地被感知,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的味道让它变得有意思。玄机就在于我在制作的时候加入了一些让它产生气味的材料,于是,这种让人闻起来很舒服的味道如同一个秘密一样,从这个其貌不扬的物件中透了出来。当你从小口透进去看,里面的空间里空无一物,如果你非要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味道,你可以把它砸碎,但是砸碎之后,这个器物本身就没有了,我的这个作品也就消失了。这里面实际包含着一种东方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态度。我之所以选择用这个作品跟观众进行交流,实际是想最大限度地去呈现我们自身的一种经验。另外,我给它赋予最朴素的外观,就是一个粗陶制品,而且如果发声,也带有埙的那种古朴浑厚的特质。
我把这个作品的中文名字叫作“器”,就是陶器和器皿的“器”。我们觉得就是任何事情都包含着“器”的概念,它都有一个壳和里面内容的关系,也就是事情的两个方面。这次英文标题的翻译也很有意思,我并没有取“器”的直译,而是称作“没有事情是看不见的”(All things are visible),因为汉字的可解读和阐释的空间太大了。相比较宽泛的有些不着边际的“虚”,我反而更喜欢这种特别实的东西,比如一个杯子,我宁愿它呈现出来就是一个杯子,但这并不妨碍杯子可以包含其他的意义。因此我采用这种翻译,也是希望通过它来揭示这个作品本身的一个意思,并且让见到这件作品的人,和拿走“作品”的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用心。
“没有事情是看不见的”,这实际在说隐藏在陶罐里的秘密。另一方面,这个英文名字几乎代我阐明了我作品的一个意图,即:世界上并不存在秘密。为什么这么讲?这种气味好像一个秘密一样隐藏在器物内部,但是通过它散发的气味我们又明确地感知到了它,并且这种作用于嗅觉的气味和可视可触摸的器物融会,他们于是实现了混杂而难以拆分。(采编/杨涓)
|